公职人员做微商损害政府形象
⑴ 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什么根据情节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第八条规定,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1、警告,六个月;
2、记过,十二个月;
3、记大过,十八个月;
4、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1)公职人员做微商损害政府形象扩展阅读:
《政务处分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其中,《政务处分法》明确: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即:
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⑵ 法律规定在职人员可以做微商吗
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职不能做微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九章 惩 戒 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 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十四条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以下统称处分决定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第五十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违纪的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处分决定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属于国家财产以及不应当退还或者无法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上缴国库。
⑶ 教师在任职期间做过微商现在退休了有人举报有影响吗
影响会有一点儿!但不会太多!因为以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没规定公职人员不能做微商,是近两年才有的规定,所以问题不是很大,不需太担心,更不会影响退休工资的发放!
⑷ 某些政府公职人员滥用权利有什么危害
你好,1)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差,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这是某些政府公职人员滋生腐败的思想根源。除此之外,还有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完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这些是滥用职权、滋生腐败的客观原因。
(2)滥用权力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形象,影响政府的权威,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国家造成损失。同时也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家庭的幸福与美满,影响个人的事业和前途,甚至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①政府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诫实守信、权责统一。②政府公职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③政府公职人员要置身于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⑸ 失信公务人员承担什么责任
言必信,行必果。古人对诚信都十分看重。在现代,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应该更加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主动履行法律责任。
那么,为什么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应该更加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主动履行法律责任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如果公职人员都不履行法律责任,就会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公职人员执行的是国家公务,代表国家形象。如果公职人员不履行法律责任,民众就会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心,这样很大程度上就会损害政府的正面公众形象,这对政府是十分不利的。二是如果公职人员都不履行法律责任,就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国家法律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作为公职人员就更应该遵守,但如果不履行法律,就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是对法律权威性的一种挑衅。三是对公职人员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从济源和登封市大抓公职人员失信的情况来看,以后政府还会更加加强对公职人员失信的处罚力度,作为公职人员,受到处罚,被纪委约谈,这对本人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⑹ 公务员能不能做微商
成为公务员前,您可以从事微商,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过,如果您考上了公务员的话,就不能继续做了。
因为公务员是不能从事任何营利性质的活动的,包括微商。
⑺ 公务员能做微商吗有人说公务员做微商是违法的,对吗
公务员不可以做微商,公务员作微商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三)挑拨、破坏民族关系,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五)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7)公职人员做微商损害政府形象扩展阅读
公务员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或者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对同一违纪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已经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公务员所在机关不再给予处分。
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⑻ 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做微商吗
薇商人人可以做,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好,刚开始还是要坚持吧。不能操之过急。前期还是新手的情况下,建议多学习学习。。向行业的一些精英学习!只要掌握了芳法和技巧。才能在薇商里生存了!
⑼ 在编教师做微商违法吗
各地不同规定,例如在晋江市就是被禁止的。
建晋江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违规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的教职员工及时纠正整改,对于未整改的将调查处理。
教师做微商有以下影响:
1、是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微商的特点之一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只要有部手机就行,所以,教师做微商不大可能只是“利用业余时间”,上班时间只要不是站在讲台上,便可以随时掏出手机上微信做生意,而且这种事情几乎没法管。
2、是有瓜田李下之嫌并可能导致权力寻租。教师手中也是握有权力的,这种权力看似不大,但让家长们相当敬畏。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照顾,有些家长平时挖空心思讨好老师,老师一旦做了微商,就等于让家长们多了一个讨好的机会。
实际上,任何手中有权的公职人员做生意,都可能出现以上两个问题,所以,公职人员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一直为法纪所明令禁止。
(9)公职人员做微商损害政府形象扩展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学校,教师和家长经常处于不对等的关系中,一些家长希望教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更多课堂发言的机会,于是借各种节日给教师送礼已成为“潜规则”,教育管理部门对此也下了大功夫加以整肃。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购买教师在朋友圈发布或出售的商品,无疑是讨好老师更“合理”且更隐蔽的方式。以“正需要这个商品”为由帮衬教师的“生意”,希望老师对自己孩子更照顾些,这样的微商已经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是给权力寻租创造了便利条件。
长此以往,会影响师道尊严,制造不公平。往大里说,这跟官场中“麻将桌上的腐败”异曲同工。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虽然规定中没有明确教师不能做微商,但做微商确有利用职务谋取利益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