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经营法律法规
A. 微商国家是怎么规定的
2016年9月,国家工商局正式施行新的广告法;并明确声明对微商做出规范!
要求微商渠道的商家,和其他行业一样,遵守广告法的约束,同时新广告法对个人朋友圈的言论也做出规范要求,如果有人通过微商渠道做违法生意,或虚假宣传,法律一定严惩不贷!
言外之意,认可微商渠道是合法的,并且国家的官方机构也认为微商是合法的!!!
B. 法律上有关于微商的一些明确规定吗
法律对于微商并未专门作出规定,但是经营必须符合其他法律的规定。
C. 微商非法经营行为会面临的几种刑事法律风险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电商,较之于传统电商经营存在诸多监管漏洞,对于销售产品的来源与质量缺乏审查保障机制,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在朋友圈微商销售的产品中,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况经常存在。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满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本罪是典型的数额犯,要求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多次销售未经处理的,数额累计计算。所以,微商经营者销售伪劣产品累计数额达5万元以上,就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涉嫌诈骗罪。由于微商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具有很大的隐秘性。有的微商经营者与客户谈好生意,待客户付款后,便将客户“拉黑”,导致客户再也联系不上微商经营者。对于这种“只收钱、不发货”的微商经营者,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会涉嫌构成诈骗犯罪。
涉嫌虚假广告罪。微商经营者如果为推销商品,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伪造交易记录,欺骗消费者,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第222条规定,将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可能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微商经营者如果明知是侵权复制产品而予以销售的,就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犯罪。根据刑法第218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涉嫌非法经营罪。微商经营者如果未经国家许可,经营销售国家特许经营产品,就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当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新型商业模式,既要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也应看到其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
其一,完善法律法规,坚决惩处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的缺位、执法的不力,违法成本过低,是不少微商经营者敢于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针对新型领域细化立法,明确微信平台对微商运行的监管职责,强化对微商运营审查、监督机制。
其二,强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法治思维方式。有些微商消费者面临侵权时,由于缺乏应有的维权意识,认为损失数额不大,嫌麻烦,不了了之,无形中纵容了不法微商经营者。有的消费者即使想要维权,但苦于证据意识不强,在微信聊天交易时没有保存好相关证据,导致维权困难。因此,应当加强宣传、释法,强化消费者自身的法律意识与证据意识,支持、鼓励消费者维权。
D. 微商如何卖东西有保障吗,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触犯法律
微商卖东西,就像淘宝一样,商家的信誉质量参差不齐,所卖东西很难得到完全的保障!而且微商卖出的东西,出现问题维权也是比较困难的。
微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诈骗等情况下就会构成犯罪。因销售商品不同涉嫌构成的罪名也不相同,介绍几种常见罪名供参考:
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 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 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E. 微信使用中应该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各路谣言不要传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造谣或传谣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传播谣言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违法有害信息不可发
微信平台由于用户基础大,传播面广,违法有害信息一旦传播影响更为恶劣。我国各类法律法规,对禁止利用互联网络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违法有害信息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广大网民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可“越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
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
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第四款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六十六条 单位犯本节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三百六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3非法经营不可为
随着微信的兴起,各种类型的“微商”应运而生。“微商”因为商品渠道不正规、产品品控不严格屡遭诟病。更严重的是,某些特定商品需要销售资质方可销售,擅自利用微信平台销售已涉嫌违法,严重者构成犯罪。
1、擅自发行、销售彩票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经营罪。
2、销售香烟
烟草作为特殊商品,必须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才能进行销售,而且必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微商们千万不要通过微信等互联网形式销售香烟,这是法律法规严厉禁止的。
3、代购医疗物品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根据该条例,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今年2月起,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违法犯罪“净网2018”专项行动,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社会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网络,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同时,广大网民应知法、懂法、守法,时刻谨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
F. 微商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
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微商”所从事的交易行为适用《消法》相关规定,“微商”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办法》使用了“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这一称谓用作与“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进行区分,但是“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属于《消法》所指经营者范围,由此可见,“微商”应属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者,必须承担由法律法规确定的有关经营者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G. 微商有要付的法律法规吗
只要是中国人就应当遵守中国法律,而不论你是什么商,另外,各地商人还定有内部行规,入会者必须自觉遵守,但那不是法律。
H. 法律规定在职人员可以做微商吗
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职不能做微商。
但是微商需要带法律责任;目前关于微商的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微信商业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会受到民商法调整。
市场型经济商业法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立法,传统上称为商法。其特点是:①法律确认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②调整范围相当广泛,凡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 行为人、 行为社团,都在调整范围之内。③凡商业行为中直接、间接涉及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法律都有具体规定。④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以具有平等、自愿、等价、有偿性质的横向经济关系为主。
实行以国营商业为主导, 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这是根据中国1982年宪法精神对商品流通体制所作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主义统一的商品流通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商业,它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负责统一安排全国国内市场,统筹安排各种经济形式的商业在社会商业中的经营比重,并协调它们的相互关系;各种形式的集体商业,包括合作店组、城镇街道组织的知识青年和居民合伙经营的商业以及乡镇其他合作商业,是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在农村是农民的经济联合组织;生产企业和部门的产品自销、农工商联合体及联营商业,是分属于不同所有制的产销紧密结合的新兴商业;城乡个体商业,是社会主义商业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农民自产自销和城乡农贸市场,是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是现阶段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补充渠道。商业法规定各种经济形式的商业在国内统一的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合法地位,使它们有主有从,各得其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共同满足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上日益增长的对商品的需要。
I. 微商代理属于传销范畴吗 为什么。麻烦认真详细解答!
属于传销,采取的手段是夸大宣传、炫耀致富。
微商传销在传销手段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传统传销与网络传销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最新的网络传销形式。在微信、微商平台上从事传销活动,采取的手段是夸大宣传、炫耀致富,如鼓吹一年内可以买宝马,诱骗的都是“朋友圈”里的亲朋好友,这使得很多人坠入传销之网。
微信中传销的营销模式普遍采用分级代理制度:做代理无需加盟费用,直接购买货物就可以成为销售代理;品牌代理有多个层级,拿货越多,层级越高,而最高等级的代理商则需要一次拿货数万元以上等。
(9)微商经营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传销的抵制: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戒除急功近利、投机暴富的心态,立足个人实际,诚信做人,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自觉抵御传销歪理邪说的诱惑。
2、认真学习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对传销本质、形式和欺骗性、危害性、违法性的认识和了解,不断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不学法、不懂法而误入传销陷阱。
3、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尤其是那种夸大其词的话,什么时候都留个心眼,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