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挂耳咖啡文案
Ⅰ 关于挂耳咖啡
1.不需要什么,一个杯子就够了,如果用那么多器具就没必要用挂耳了,挂耳是咖啡粉装到一个袋子里面。聪明杯滤网都是做咖啡豆的器具。
2壶随便没要求,温度计要是有最好,没有就把烧开的水放一分钟再用。
3挂耳里面就是咖啡粉,需要买新鲜烘焙的,毕竟是磨好的粉跟现磨比差点,但这个东西就是为了方便才用的,谁也不能拿一箱子器具或者机器去办公室,去旅游,去玩吧?用途不一样
4咖啡豆烘焙以后味道逐渐散失,30天就不好了,还有说45天的,也差不多这个时间。咖啡粉的速度更快,当时不用就废了,密封能慢很多,挂耳也就能放个十几二十天吧,味道不好了自己也能喝出来,一年是不可能的,味道早没了,放一年能喝但是不好喝,不值得喝。
咖啡是小众的东西,喝咖啡的很少,懂的就更少了,并且这行骗人的商家多,各种说法也就多,建议你自己学习下咖啡知识。不会被骗,想要做的咖啡好喝也必须要学习,可以去贴吧咖啡吧学习下,精品区有基础知识,先看精品区帖子
Ⅱ 挂耳咖啡是什么意思跟袋装速溶咖啡有什么区别吗
挂耳咖啡需要隔离咖啡渣,速溶不需要;挂耳咖啡是咖啡豆磨成粉再装袋,速溶是经过加工制成的。
Ⅲ 喝挂耳咖啡的好处
挂耳咖啡和现磨咖啡差不多,好处在于便于携带!我在朋友家喝过一个挂耳咖啡,是巴得挂耳咖啡,你可以试试,加点牛奶或者咖啡办理口感很好!
Ⅳ 什么是挂耳咖啡 为什么挂耳咖啡好
先跟大家介绍什么是随身挂耳包:随身挂耳包是日本人研发出来的专利设计,里头的咖啡粉装在滤包里,两侧纸板制作的夹板,可以挂在杯子上,冲完后即可丢掉,让你可以喝到犹如滤滴冲泡式的研磨咖啡。 雕刻时光推出的挂耳包,与市面上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只注重咖啡生豆品质的控制,不只新鲜烘焙,还特别讲究研磨的均匀度,让咖啡的每个颗粒都能够保留他最丰富的味道。 同时,我们的每个挂耳包都是独立包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挂耳包,口感永远比外头所谓采购后才新鲜包装的挂耳包要丰富和细腻.要喝一杯好咖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包好的咖啡挂耳包也不是那么随意就能得到的也许朋友们并不知道制作一杯好咖啡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Ⅳ 和外面costa星巴克相比,柯林的挂耳咖啡口感如何
挂耳咖啡是个很奇妙的咖啡品种,感觉挺像现磨的,又不用现磨咖啡那么复杂的过程,你尝一口会感觉比外卖送到手里已经快冷的咖啡是不一样的感觉。但是不如现磨,现磨的由于新鲜度往往比挂耳好,所以口味评分大概是挂耳的2倍好,而挂耳的口味评分则大概是速溶的10倍好。
Ⅵ “挂耳咖啡”是什么意思
“挂耳咖啡”是咖啡豆磨粉后装滤袋密封的便携式咖啡。
Ⅶ 大家对挂耳咖啡有什么看法
省事,方便,适合旅游和外出携带,比如说我自驾游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不少的挂耳咖啡。在服务区找点热水,拿个杯子就能直接喝咖啡了,到时候省得开车犯困。不过我在家,一般用蒸汽咖啡壶以及塞风壶。毕竟话又说回来了,咖啡挂耳包挺贵的,算起来一个成本两块多呢!这还是自己做的,如果你买现成的,那个更贵!
Ⅷ 挂耳咖啡是什么
2001年,日本 UCC 上岛咖啡发明了挂耳包咖啡并注册了专利,随后推向市场。在日语里,它被称为“一杯抽出型咖啡”。这是因为它的原理是将咖啡粉装在无纺布或棉纸的滤包里,外侧是两片纸质的夹板,打开便可以挂在窄口的杯子上,冲泡后直接抽出就能喝到香浓的黑咖啡了。
而那两片架在杯口像“耳朵”一样的纸片,就是“挂耳包”这个名字的由来。由于操作简单又便携,冲泡出来的咖啡口感也比速溶咖啡纯正香浓许多,如今,挂耳包咖啡已经占据日本普通咖啡 15% 的市场份额。
但在国内,即便到了 2010 年,听说过“挂耳包”这个名字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至今它在中国也算不上是广泛流行。在淘宝上搜索“咖啡”,宝贝数字显示为151.75 万个,而如果把关键词缩小成“挂耳咖啡”,宝贝数就只有 5455,品牌也集中在柯林、UCC、Brook’s 等国外厂商。
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一杯咖啡往往是从速溶咖啡开始的。1930 年由雀巢公司研制的速溶咖啡,现在依然是咖啡消费的“主流形式”。但对于那些将喝咖啡当作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的人来说,“速溶咖啡怎么能叫咖啡呢”这样的观念已经非常普遍。
大部分购买挂耳咖啡的顾客同样也是那些会购买咖啡豆的人。这群人的年龄在 25 到 35 岁左右,需要应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对现磨咖啡有固定的需求,但在出差、旅行等场合需要更方便的替代品。另外,毕竟从磨豆开始手冲一杯新鲜咖啡需要的是足够的财力(购置咖啡机和各种其他设备)以及学习热情还有足够的时间。然而速溶咖啡显然无法满足这些人对口感的要求,因而冲泡一次只需要不到 3 分钟的挂耳包就成了最佳选择。
一包挂耳的价格通常在 7 - 10 元左右,比同等克数的咖啡豆略贵一些,因为要算上人工成本。目前,中国人每年花在咖啡上的消费大约为 700 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还会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长。
但空间虽大,想要进入却也并不那么容易。你需要有长期稳定、有品质保证的咖啡豆供应商。这些供应商通常遍布世界各地,需要你根据顾客的口味区别进行合理采购。难怪挂耳通常作为那些原本就长期经营精品咖啡豆生意的店铺的衍生产品进行售卖,要从零开始专卖挂耳难度还真有点大。
即便解决了咖啡粉的问题,挂耳滤包本身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这项产品在日本拥有专利权,而且工艺相对复杂,在日本也只有少数厂家生产。
在省去了所有需要添置的设备的情况下,多花几块钱买一只挂耳包可能已经是最接近手冲咖啡的真实体验了。这样的“小而美”大概也是挂耳包流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