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使人际关系更疏远问题
① 微信是让人更亲密还是疏远
微信沟通的模式代表了亲密的深度。文字边界感更清晰,语音通话是一种更深的连接,而视频基本进入了一种融合的状态。
文字,可以思考后发出,一般会经历一个检查,错误的几率大大降低。当然现在还有一个撤销功能,一般人在发出后会很关注别人对此的反应,本能地还会重新阅读一遍自己发出的内容,这时可能会发现错误,包括错别字或者表述模糊的地方,而选择纠正或者撤回。
语音,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所处的环境,是嘈杂,是安静;你的心境,是平和,是焦躁,是愤怒,是悲伤,是无力;你的沟通愿意,是宣泄,不需要指导与太多的回应,还是需要听取意见与建议。
但这两种方式,会让人有一种中断的感觉。
不 回 应
假如发出一段文字或语音后,你伸长脖子等着对方回应,但对方保持了沉默,不回应。
对于早年未得到及时满足的婴儿,他会在所有的关系中去寻找确认感,也就是你必须要给我及时的回应,否则,我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这在与重要客体建立依恋关系时,或许是被忽略,或许是没有给予稳定的回应,成年后就形成了焦虑-矛盾型的依恋关系。
我想靠近你,粘着你,你必需要满足我,一旦没有及时满足,我就会想远离你,逃避你。但回头发现没你不行,我再开始粘着你,你不回应,我就不停地发信息给你,就像一个拿着脐带找妈妈的婴儿,想要再重新回到母婴关系。
男人天生是收缩型的,他只能集中关注某一个事件。当他追求女人时,他会集中去把这个女人的堡垒攻下,越是难攻,越会让他兴奋,他天然的征服欲被激活。他会在征服女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创造浪漫的环境,微信秒回并且经常妙语连珠,女人的要求总是及时满足。
但当女人开始陷入情网,男人认为感情已经稳固,他已在关系中处于安全或者掌控地位时,他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更广阔的世界:比如事业、权力、金钱,那是能给他带来更大兴奋的东西。
一旦男人关注点转移,敏感的女人马上感知到,微信回复的时间开始变慢了,过去是秒回,现在要等个十多分钟,有时一两个小时才回复。
现代人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非常高,两个小时不看手机的机会其实很少。如果这么长的时间不回复,一方面,可能是觉得没必要回复,内容不重要,不值得讨论;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回复,拖一拖可能就没事了;还有一种可能,男人是比较懒的动物,你的信息可能要让他耗费好多脑力,他的CPU现在暂时不够用了,所以就不回复了。当然,最后一种可能是,女人的信息会让男人落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就是无论他如何回复,都可能会导致女人的不满意,所以他逃了。
回 应 中 断
在前面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交流中,你的话题,产生一个回应,你可能针对TA这个回应,再给出回应,循环往复。
但当你的输入速度很慢时,对方已经给了两个不同的回应,已经说出了你想说的,而你还停留在前一个话题中,你发现你打完的这段文字在此时再发出去已经没有了意义,你选择了删除。
此时,你需要对对方的部分回应,这时,由你主导的对话,就这么发生了微妙的转化,变成了以他为主导,并且偏离了你原来真正想讨论的方向。
另外,某些人在语言表述中会有些问题,也就是他缺乏用文字表达的能力。他发出的文字,别人看不懂,上下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顺,或者中间的错别字影晌理解,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误解。
有些人在微信中擅长于三五个字发一段,没有连贯性。这个人在人格上或许缺乏完整性,他用破碎的思维方式与人沟通,破碎,让对方有缝隙可以插入。换句话说,他留出了很多空间,给对方连接。他不清楚,对方会对哪个点感兴趣。
而喜欢发长篇的,可能是追求一种完整感、完美感。他非常害怕自己的思维被打断,被人攻击,所以在发出时倾向于处理的滴水不漏,不留给对方任何破绽。而接收方可能觉得,你都说完了,好像没有我啥事了,我只能说一个字,好,或者嗯来回应了,有种我竟无言以对的感觉。
假如微信互动的两个人没有处于同一频道,就会出现时常“掉线”的状态,这个“掉线”并不是网络掉线,而是思维掉线,大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不在同一个点上沟通,结果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语音通话,会把两个人拉回到同一时空。那些用文字几十个回合都说不清楚的事情,可能用语音通话模式几分钟就搞定了。这在处理事情上的确高效。
但人的情感可能需要时间去验证。有句话说,你爱我,是你愿意在我身上投资你最宝贵的东西。金钱对你重要,你在我身上投资金钱;时间对你重要,你在我身上投资时间。所以对于一个时间缺乏的人,愿意在微信上与你聊天,无论是用文字还是语音,女人都会觉得这是在乎,而不是三言两语找个办法就打发了。
比如,女人说今天中午想吃什么,她表达的并不是真正让你告诉他要吃什么,而是向你表达关系,或者这仅仅是展开你们亲密对话的引子。而男人如果只是三言两语给个建议就把女人打发了,其实她背后的期待完全没有满足。
视频通话就更进一步了。我不仅想听到你的声音,我还想见见你的人。这会让两个人有亲近感,就如在身边一样。不过对于异地恋的两个,线上可以隔空恩受,断线那一刻就马上被拉回到孤独的现实,还带着刚才甜蜜的余温。
科技的发达,似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成为了人控制人的工具。老婆不放心老公,询问老公在哪,不信任时就要求视频聊天,确定真实的环境,如果老公配合,这就形成了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微信中的确可以读出许多的东西:比如头像是风景还是人物,是自己的头像还是与家人一起的头像,自己的是艺术照、生活照,还是漫画像,是频繁更换头像,还是始终用同一张头像。朋友圈转发的内容是经常跟风跟热点,还是有一些独立思考的内容;是经常无病呻吟,还是总是充满了“正能量”;是经常晒书,还是经常晒美食,是更愿意暴露自己的内在感悟,还是隐藏,从来不发朋友圈;是愿意给别人点赞,还是从不点赞……
微信,已经成为通向另一个人潜意识的大门,不知道看到这篇文,我会被会被朋友给屏蔽了?这或许只是自己自恋式的一种担心罢了。
② 社交媒介使人际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辩论赛,我是更亲近的那方,大家帮我想下如何盘问对方
请问对方是认为社交媒介使人际关系更疏远吗?(是)请问对方社交媒介是如何让人疏远的呢?(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只顾玩手机等等等等)那请问对方是社交媒介强制人们必须在一起的时候必须要玩手机的吗?(不是)那社交媒介又是怎样强制大家疏远彼此的呢?
③ 微信对人际关系是促进还是疏远
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问题,从疏远的角度来说,虽然微信,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聊天通话,但同时也因为便捷而不在去注意周围的人,总是低头发微信成了低头族,人与人之间多了一层隔阂,总是低头玩手机发微信,不在乎周围人。从拉进的角度来说,因为方便快捷,人人之间不管路途再远但总是能及时得到对方的回信,总是能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对方
④ 微信对人际交流的利弊
有利则有弊,虽然微信对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网络成瘾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一些人因为使用微信朋友圈,而冷落了现实中的亲人,朋友。甚至发生家庭矛盾。微信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比如部分微信用户使用虚假信息与他人交往,使得微信交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微信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微信确实是方便了人与人间的联系,这点不可否认。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疏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是事实。人世间的情感与沟通,我们还需要在现实中表达与抒发,面对着冰冷的屏幕,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感受人世间一切感情。
大部分微信用户不乐意使用微信与陌生人交流,原因是微信所提供的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对于现实环境来说,微信虽然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交友方式,但是虚拟网络环境容易存在信息虚假的问题。因此导致了众多微信用户对微信交友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令无数的微信用户深陷其中,但有不少人因为上网造成自己与周围的人关系淡化,甚至造成紧张气氛。总的来说,网络现已和我们形影不离了。但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微信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未必能使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因此利用微信扩大我们的人际关系时,也不要忘了和自己身边的人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这样才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才可以更加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⑤ 微信朋友圈对你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带来了哪些改善
朋友圈里有许多朋友和陌生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智慧以及见解 可以让我增加阅历 提升自我
⑥ 微信对人际关系是促进还是疏远
微信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对于相距较远的人是拉进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子距离较近的反而会疏远彼此的距离!
⑦ 有哪些被微信毁了的人际关系
我的朋友圈一直设置的是三天可见,当有一天突然我的朋友跑来跟我说我怎么看不了你的朋友圈,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也是一个挺重要的朋友,他这样说我就觉得既然加朋友那就说明愿意分享自己生活给对方的,于是我又改回来之前的。
⑧ .微信对人际关系的距离是拉近3还是疏远了你在微信中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个人觉得微信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以前没有微信的时候,一般打电话都是打给最好的朋友,普通朋友不怎么会联系,慢慢的,渐渐的也就变淡了,微信不同,每天首朋友圈,就知道朋友们的各种生活信息啊!
⑨ 微信朋友圈里的隐私设置和人际关系有什么逻辑关系吗
有一定关系,朋友圈可对亲人、朋友、同事以及师生或同学等分类别设置,而人际关系里也正好有这种分类之一。
⑩ 攻辩技巧,辩题:社交网络使人际关系亲近/疏远
现在有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就是大学生或者说年轻人过分迷恋网络,以至于缺少了人际交流,不利于成长或发展。。。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