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微信朋友圈的十大谣言
1. 2020年朋友圈十大谣言有哪些
1、粮食短缺,赶紧屯米抢油
传言称:“受疫情影响,国内粮食短缺,要赶紧囤米抢油。”
真相:对此,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回应:“我国粮食产量和库存充足,市场上货足价稳,米面供给充裕,无需抢购囤积”。因此大家尽可放心。
2、大蒜水、白酒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期间,网上流传一则“偏方”:“吃大蒜、喝高度白酒可以消灭新冠病毒,效果胜过其他防疫用品。”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特定食品能帮人抵抗新冠病毒。因此无论是大蒜还是白酒都杀不死新冠病毒。我们常说的酒精消毒指的并非饮用酒精饮品。喝到胃里的酒进入的是消化系统,而新冠病毒感染的是呼吸系统。
3、钟南山院士前往某地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随着疫情进展,“钟南山院士落地成都”、“钟南山已抵新疆乌鲁木齐抗击疫情”、“钟南山前往欧洲指导他国抗疫”等消息在网上相继涌现。
真相:传闻所述的终南山院士行程皆是凭空捏造,每当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类似的不实传言就会同步更新。
4、全国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出炉
真相:经查证,相关部门及媒体都没有“可以摘下口罩”的说法。
专家分析认为,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即将进入流行季节,加上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都将进一步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
5、蚊蝇可以传播新冠病毒
有传闻称,蚊蝇可以通过叮咬人类或其他动物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根据目前研究,蚊蝇不具备传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学基础。目前全球也没有发现因为蚊蝇等媒介生物导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报道。新冠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或是通过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后经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等传播、感染。
6、2020庚子年之灾
网传庚子年多灾多难,“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地质/气候大灾难”等言论在各大平台频刷存在感。
真相:所谓“近期地球引力场、磁场发生紊乱”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据我国在轨风云卫星对太阳总辐射量、太阳活动、地球磁场等的长期观测业务,目前未发现有任何异常。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谣言所讲的问题跟南方的强降水和今年的灾害有关系。
7、香油滴在鼻孔,可以阻断一切流感和瘟疫传染
“每天出门前用棉签蘸点小磨香油,滴进两个鼻孔内,轻捏几下即可”,网传这种做法可以阻断一切流感和瘟疫的传播,被大量转发。
真相: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指出,流感和瘟疫由病毒侵染所致。鼻孔里涂香油既阻止不了病毒进入人体,也影响不了病毒复制增殖,因而对流感和瘟疫起不了任何防御作用。
8、出现流鼻涕和咳痰,不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今年夏季,不少微信群都在扩散这样的消息:“新冠肺炎的病征是干咳无鼻涕,所以出现咳痰、流涕症状的就不是新冠肺炎”。
真相: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所以,根据是否流鼻涕和咳痰来判定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是不准确的。
9、电吹风强档对面罩、面部和手部吹30秒就能消毒
“用电吹风吹口罩、面部和手部30秒钟就可以消毒”的说法一度霸屏朋友圈,更有升级版称“此法可让口罩反复使用”。
真相:新冠病毒确实对高温敏感,在56℃以上30分钟环境中确实可以自行消亡。但传言所说使用电吹风的方法无法达到这一条件,非但不能杀灭病毒,还很可能因此损伤面部和手部皮肤。
10、大盘鸡、烧烤、凉拌菜被艾滋病毒感染
网上的一则“紧急通知”称:“近期有人在恐怖势力的指挥下,涌进全国各个城市,把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里。”
真相: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郭彩萍解释,艾滋病不会通过食物感染。艾滋病病毒一旦脱离体液环境,存活性和致病能力都会下降。离开活体血液的艾滋病病毒随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死亡会失去增殖能力,继而死亡。
2. 2016年度十大网络谣言你知道吗
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网民举报,筛选出了2016年度十大网络谣言。让我们一起一一破解,不要让这些谣言在新的一年继续招摇撞骗。
1.难忍男友家贫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
谣言:2016年2月6日,一位自称上海女孩的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因一顿年夜饭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落后,连夜赶回上海。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真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江西网信办公开辟谣,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某女网民,因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纯属虚构。此事起源于个人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2.公交车、银行营业点、顺丰快递门店等成失联儿童守护点
谣言:5月初,朋友圈、微博陆续流传“5月1日起,顺丰全国38万员工包括顺丰门店及嘿客门店将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7月、9月又陆续有“公交车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中国银行营业点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等类似网络谣言,引发网民大量转发。
真相:各地警方、公交集团、银监部门、顺丰快递公司等分别对公交车、中国银行营业点、快递门店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的说法进行了辟谣,并提醒广大网民如有儿童走失应第一时间报警,以免影响案件侦办。
3.“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某地已决堤”“抗洪官兵饮食供应不足”等涉雨情汛情网络谣言
谣言:7月份,全国普降暴雨,多地汛情严峻,防汛救灾任务艰巨。然而,个别网民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汤逊湖大堤决堤”“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急需抗洪志愿者”“抗洪官兵饮食供应不足”等谣言大行其道,令灾情雪上加霜。
真相:针对以上谣言,各地网信、公安、水务、防汛等部门分别第一时间展开辟谣,保障防汛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在同舟共济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大家应对网上传言多加甄别,对不明来源的信息在权威部门发布前不转发、不传播,让网络谣言无处容身。
4.“G20峰会期间杭州城区大部分加油站将被关闭”“安保警察每人补贴10万元”“G20杭州峰会预算1600亿元”等涉G20峰会网络谣言
谣言:8月中旬,G20峰会召开前夕,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流传“G20期间杭州不能寄快递”“杭州周边300公里内,含有液体、粉末的快递不得进出”“G20峰会期间杭州城区大部分加油站将被关闭”“安保警察每人补贴10万元”“G20杭州峰会预算1600亿元”“西湖景区不准明火做饭,一律由公安配送”等围绕G20峰会的各类不实信息增多。
真相:浙江省、杭州市相关部门以及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浙江发布”已对上述传言逐一辟谣。G20峰会是举世关注的一大盛事,不法分子借机造谣,妄图扰乱民心和舆论。举报中心提醒大家,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消息,不靠谱的消息莫轻信。
5.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事故原因系“两架表演机空中相撞”“余旭歼-10只飞80个小时”
谣言:11月12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事故初期,各种猜测性信息流传,以至于以讹传讹,由此产生了诸如“两架表演机空中相撞”“余旭歼-10只飞80个小时”等众多谣言。
真相:飞行事故的认定是一门科学,要用事实、数据说话,而不是靠脑袋猜测!据后来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两架表演机空中并未发生相撞;余旭不幸牺牲前,歼-10总飞行时间已接近500小时,飞行表演超过300小时。无论技术还是经验,余旭早就不是菜鸟飞行员。
6.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谣言:10月23日,一则“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的消息在多个公众号和朋友圈广泛流传,除了对加税的不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这一标准,也引发各种吐槽。
真相: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10月24日回应表示,这一观点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万元为分界加税的情况。
7.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没有行业领袖
谣言:2016年高考后,一则很老的谣言又在网络上冒了出来,标题耸人听闻:《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没有行业领袖》。声称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发现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抽查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真相:6月29日,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再次辟谣:“截图内容不实,此前我们曾多次辟谣。”更有甚者,将所谓的“中央科教院”说成是中科院。这些所谓调查都没有公布详实的数据,“下场悲惨”的说法更是毫无逻辑。
8.“北京雾霾中检测出60余种耐药菌,抗生素对其无效”“此次雾霾特殊可致人死亡”“微距镜头下的北京雾霾”等有关雾霾的网络谣言
谣言:12月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此次雾霾含有硫酸铵、可以致人死亡”“在4000流明灯光下用微距镜头拍摄的北京雾霾”“北京雾霾中检测出60余种耐药菌,抗生素对其无效”等围绕雾霾对网络谣言也在网上大肆传播。这些谣言伪装成科普文章,只告诉人们部分事实,却遮蔽了更多真相,危言耸听、流毒不浅。
真相: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果壳网等科普机构、专家分别对以上谣言进行科普辟谣。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论证,网络谣言只会扰乱人心
9.“引力波”引发宇宙射线 靠近手机可能造成伤亡
谣言:2月16日,一则“宇宙射线将贴近地球通过,可能对身体有害”的传言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传言称:“今天晚上12时30分到凌晨3时30分,请务必关手机,危险的、高辐射的宇宙射线将贴近地球通过。所以,不要让你的手机靠近你的身体,可能造成伤亡或者损坏。”适逢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许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一时人心惶惶。
真相:北京师范大学“引力波天文学”教授张帆介绍,该传言“完全是无稽之谈”。宇宙射线指的是来自于宇宙中一种具有相当大能量的带电粒子流,这与“引力波”是两码事。而“监测到引力波”是指两个黑洞约13亿年前碰撞,两个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并被侦测到。中国电信客服人员表示,这类耸人听闻的传言有诈骗嫌疑,此前曾发生多起因为被骗关机导致亲友被人诈骗钱财的案例。
10. 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
谣言:8月中旬,一段指称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出来的视频在朋友圈疯传,视频中一位“无名水果店”水果商贩在车内与人对话,称无籽葡萄都“沾了避孕药”不能给孩子吃,导致山东无籽葡萄大量滞销,愁坏了广大果农。
真相:对此,葡萄园主和农业专家均表示,葡萄无籽化栽培最常用的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赤霉素,与避孕药无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农业部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葡萄栽培时使用赤霉素浓度极低,且从花期施用至葡萄采收要经历两三个月,先前喷施的赤霉素已基本降解。
尽管这些网络谣言已被相继澄清,但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干扰、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举报中心在此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网络谣言,应当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情绪发泄,多一些较真拷问,少一些盲目转发。只有积极参与辟谣的人越来越多,阻挡网络谣言传播的防火墙才越来越牢固。
2017年,让我们共同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欢迎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络谣言等网上有害信息。
以上信息来源——新华网
3. 朋友圈的十大谣言都有些什么
1、“葡萄无籽是用避孕药培育的?”事实上,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作用。
2、“肉鸭生长过快是注射激素?”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打激素并不划算,肉鸭生长快是科学育种的结果。
3、“维生素A伤害婴儿大脑?”其实,有充足证据证明额定计量补充维生素A是安全的。
4、“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这类“食物相克论”造成过无数“冤案”,上没有证据表明西瓜和桃同时食用会致命。
5、“猪肉生了无敌钩虫?”经鉴定,网传的钩虫照片,是猪的淋巴、血管等组织,猪肉中没有钩虫的说法。
6、“小龙虾浑身是虫?”传播量最高,达5400多万,专家提醒,该说法夸大其词,虾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龙虾可放心食用。
7、“方便面含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甚至致癌?”专家认为,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配些肉、菜更营养。
8、“美国政府说胆固醇有益无害?”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确取消了限制胆固醇摄入的建议,但也强调不代表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时注意胆固醇不再重要。
9、“吃樱桃感染H7N9病毒?”类似“吃猪肉感染H7N9”“吃麻辣烫感染H7N9”等谣言不断变种,专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谣言在“乱扣帽子”。
10、“美国人民又不吃转基因了?”事实上,美国是转基因研发和消费大国,已经吃了20多年转基因食品。
4. 朋友圈十大谣言
1、全国银行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
谣言内容:“10月1日起,全国银行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银行就是失散儿童守护人。只要孩子进了银行,即便暂时与家长失去联系,孩子也不会被拐卖或出现意外。真要都接力起来能帮助多少走丢的孩子......”
真相:全国银行系统近期并未发布此类通知,银行网点也没有能力提供相关服务,上述信息为谣言。在儿童走失之后,最可靠的力量就是警方。教孩子记熟亲人的名字和电话,并学会报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2、国庆期间日系车通行正常收费
谣言内容:“近日,网上一则关于国庆高速收费的传言也在网络上悄然扩散:国庆期间日系车上高速正常收费,有图有真相。”
真相:经过媒体记者联系交通部门得知:从未有关于日系车和其他车辆区别对待的规定,网上的传言为谣言,当中的图片纯属网友的恶作剧。
3、癌症真正的元凶是塑料
谣言内容:“近日,一张图片被网友热传:图片上是某医院营养科的一则‘重要信息’,上写根据美国医生协会的最新研究,发现癌症的起因是塑料。”
真相:经过媒体调查发现,美国医生协会并不存在,且这样的说法也是无中生有。目前并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塑料加热与致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令人信服的联系。
4、蘑菇不能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食
谣言内容:“今年蘑菇丰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时候放大蒜,如果大蒜变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
真相:经记者向医生求证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食中毒缺乏科学依据。经过上网搜索发现:早在2年前就有一样的传言,当时的结果也是查无此事。
5、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中毒而死
谣言内容:“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虽然很好吃,但是千万不要和酸奶,海鲜,酒一起吃!而且不要空腹吃!
今天刚刚发生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请大家转告给更多人知道,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真相:医学专家表示:从未听说过“柿子+酸奶”会中毒的说法,也未遇到这种案例,不要过分担忧,但柿子确实不宜多吃。
6、无核葡萄系避孕药培育
谣言内容:“一段手机拍摄视频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视频中一位疑似‘果农’身份的中年男子称,无核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的,孩子吃了会绝育。这一骇人说法让人们恐慌不已。对无核葡萄望而却步。”
真相: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辟谣,相关农学医学专家也作了专业解释:无核葡萄系避孕药所培育纯属谣言,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7、喝凉白开水等于慢性自杀
谣言内容:“最近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某养生节目现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基础学院副院长贺娟讲了‘喝凉白开等于慢性自杀’,现场大妈表示震惊,鼓掌叫好。”
真相:该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至今科学家并未发现凉白开对人体有威胁的证据。在保证水的卫生的前提下,喝凉水即便对胃有刺激,抑或引起气管收缩,但很快可以恢复,肠胃敏感的人要注意,身体健康的人不必担心。
8、NASA要增加第13星座蛇夫座
谣言内容:“最近,网上大量消息传开,说NASA刚刚在Cosmopolitan英国版上出版了新的星座图,各大媒体纷纷紧跟报道,声称NASA发布了新星座图,增加了第13个星座,并且调整了其他星座的日期。”
真相: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表示:讨论的是天文学,而不是占星学。这些消息均为谣言,而且不应该将天文学和占星算命的星座混为一谈。
9、六小龄童因病去世
谣言内容:“近日,网上热传一则《美猴王——六小龄童,昨天因病去世,送‘猴哥’最后一程》的信息。这条信息称,在83版《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六小龄童(章金莱),9月10日早上八点半病逝于浙江绍兴慈济医院,享年57岁。”
真相:“六小龄童”本人专门发微博进行过辟谣,并表示希望国家网络有关部门能对这类恶意传播谣言的行为查到源头进行严肃处理,也希望各位网民朋友不要轻易信谣传谣,在转发之前请先核实清楚。
10、微信“仰慕的人”链接有病毒
谣言内容:“在咱们群里,有一个人是我最仰慕的。人品高,大家喜欢。颜值超高,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样。这位是谁?请看资料!weixin://dl/profile。就是这个,有报,是病毒!在用户点开时,用户的资料,就有可能被复制了。如果,用户用手机支付过,购物过,微信支付过,相关的密码,也就随之被复制了。”
真相:对此,微信团队已发布声明:此链接是微信和客服网页里,用来协助用户快速进入自己个人页面的快捷链接,除了能直接跳转到用户个人页面外,没有其他作用,网上传播的此链接是病毒、泄露信息等说法不实。
5. 2017微信朋友圈当中常见的谣言种类,急用谢谢
谣言不能说,说多了就是传播谣言,传播谣言违法,请知悉
6. 十大微信谣言是什么内容
一、“小龙虾浑身是虫?”传播量最高,达5400多万,专家提醒,该说法夸大其辞,虾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龙虾可放心食用。
二、“葡萄无籽是用避孕药培育的?”事实上,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作用。
三、“维生素A伤害婴儿大脑?”其实,有充足证据证明额定计量补充维生素A是安全的。
四、“肉鸭生长过快是注射激素?”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打激素并不划算,肉鸭生长快是科学育种的结果。
五、“美国政府说胆固醇有益无害?”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确取消了限制胆固醇摄入的建议,但也强调不代表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时注意胆固醇不再重要。
六、“美国人民又不吃转基因了?”事实上,美国是转基因研发和消费大国,已经吃了20多年转基因食品。
七、“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这类“食物相克论”造成过无数“冤案”,尚没有证据表明西瓜和桃同时食用会致命。
八、“方便面含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甚至致癌?”专家认为,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配些肉、菜更营养。
九、“吃樱桃感染H7N9病毒?”类似“吃猪肉感染H7N9”“吃麻辣烫感染H7N9”等谣言不断变种,专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谣言在“乱扣帽子”。
十、“猪肉生了无敌钩虫?”经鉴定,网传的钩虫照片,是猪的淋巴、血管等组织,猪肉中没有钩虫的说法。
以上信息来自于网易新闻
7. 2018年1月朋友圈有哪十大谣言
春节越来越近,谣言依旧猖獗。快来鉴别1月有哪些谣传在“蛊惑人心”,摆脱谎言,清爽过大年!
TOP10本轮流感堪比SARS
1月,不少人受到了流感“侵袭”,网上也流传出许多相关谣言,比如“此次的流感堪比当年的SARS”等。
辟谣
食品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撰文指出,鸡蛋煮久了变绿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水煮蛋的过程中,蛋清中的硫元素会跟氢元素结合产生硫化氢,而蛋黄中则含有铁元素。当硫化氢遇到蛋黄时就会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硫化亚铁包裹在蛋黄的外层。
硫化亚铁是一种灰绿色物质,因此蛋黄就有了一层淡绿色。
擦亮双眼,远离谣言,快转给身边的人。
8. 这十大谣言不能信吗
不能相信。
9. 这十大谣言都不能信
十大谣言:谣言一:香蕉浸泡不明液体。谣言二: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谣言三:空心草莓用了激素。谣言四: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的。谣言五:顶花带刺的黄瓜是蘸了避孕药。谣言六:蘑菇富含重金属。谣言八:“速生鸡”是激素催大的。谣言九:为了增重出售注水的“针孔螃蟹”。谣言十:养殖黄鳝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养殖黄鳝是用避孕药喂大的?这种黄鳝你敢吃吗?
实验显示,在一个月内,给黄鳝吃避孕药,对于它的生长速度并没有显著效果,反而在一个月后还会造成黄鳝的大批死亡。所以,在黄鳝养殖中添加避孕药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