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商世界 » 微商屬於社交電商嗎

微商屬於社交電商嗎

發布時間: 2021-07-27 16:56:24

❶ 什麼是社交電商

所謂的社交電商,其實就是電子商務在社交媒體環境下的一種衍生模式,也是區別於傳統電商的一點,就是社交信任,我們知道,信任二字對於用戶來說無比重要,它是你轉化的關鍵點,而社交電商在這種模式先天建立在社交和熟人的信任基礎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的社區團購模式就是社交電商的應用,做社區團購有以下優勢:
1、有鄰里信任感推動,客源穩定;通過鄰里關系建立起社區團購微信群,信任感強、售後無憂,且群內都是有消費能力的居民,客源穩定且持續消費。

2、群內互動+快速分享,復購率高;商品線上圖文展示,從產地到規格,內容應有盡有,快速分享至群內居民,在社區團購群中邊聊天邊購物,復購率更高。
3、無中間損耗、抬價,利潤更高;商品從供貨源頭直采,通過團長分享賣給居民,沒有過多中間環節損耗與抬價,無需囤貨空間,利潤更高。
4、以預售+團購形式,0風險盈利;先收款再進貨的業務模式,讓社區團購企業毫無資金周轉的壓力,更沒有庫存積壓的風險。

❷ 社交電商到底是不是微商

社交電商將成為未來零售的重要通道,社交電商所帶來的巨大流量也將轉變為電商的銷量,人們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還可以更好的享受購物帶來的樂趣,社交電商將成為未來電商發展的新方向。

有別於在過去的傳統電商模式,社交電商基於新零售的概念。

  • 在銷售主體行:不僅出售商品本身,同時也包括相關的服務;

  • 在銷售場景上:銷售場景不一定在商店中,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如網購、自動售貨機等;

  • 在銷售對象上:消費者不一定是個人,也可能是團體,維度更加豐富;

    社交電商將會是一種創新和顛覆的新物種。

❸ 社交新零售和微商,電商有什麼區別

1、 操作模式不同:
傳統微商:傳統的買賣方式,即上級向下級壓貨,每一級進行囤貨並向下一級銷售,是一種重資產模式的買賣關系;
社交電商:而社交電商沒有囤貨的壓力,負責平台的分享和推薦,就能獲取銷售傭金,是輕資產模式的分銷模式。
2、分級模式不同:
傳統微商:多級銷售,5-6級模式很常見,通過上級對下級銷售賺取價差;
社交電商:一般為2級模式,少數為3級,通過完成對用戶的銷售賺取各級別傭金。
3、獲利模式不同:
傳統微商:通過上級發展下級的人頭費,以及上級銷售給下級的商品價差而獲利,以發展更多的下級為業務目標;
社交電商:通過與用戶的互動和服務,實現用戶的持續復購來盈利。而良好的服務又能給自己帶來口碑,通過老用戶的轉介紹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用戶,繼而再完成銷售從而獲得利潤。
4、思維模式不同:
傳統微商:賣貨思維,通過各種手段招聘代理發展下級,並不斷地向下級壓貨,在終端上不斷地通過病毒式傳播加粉,思維簡單粗暴;
社交電商:用戶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用戶為中心,加強與用戶的持續互動,重視用戶的體驗和評價,知道通過服務完善用戶的復購。
5、產品模式不同:
傳統微商:一般以單個品牌或產品為主,通過多級分銷囤貨的模式,完成上級對下級的銷售,注重對單一品牌或產品的爆款推送,是將一個產品賣給更多人的模式;
社交電商:打造綜合供應鏈,產品涵蓋范圍廣,母嬰、美妝、食品、服裝等幾乎全部包含,關注產品本身質量和豐富度,是將很多產品賣給一個人的模式。
6、裂變方式不同:
傳統微商:利用熟人關系進行裂變加粉,熟練使用各類加粉軟體,不停地加粉裂變,招募代理,習慣在網路、貼吧、QQ群、微信群里實行霸屏策略;
社交電商:基於自有平台粉絲進行宣傳、培訓,進而轉化,注重與自帶流量的網紅IP、自媒體大V、微博大咖、直播網紅等的合作,著重培養自己的關鍵意見領袖(KOL),發展大V店主。
7、激勵方式不同:
傳統微商:一般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辦法,獎勵主要停留在內部層級之間,很少與終端用戶做互動和激勵,其目的還是為了用激勵方式促使下級進貨,而不是形成最終銷售,一般缺少持續動力;
社交電商:平台電商注重對分銷店主的榮譽獎勵,會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對分銷店主提供各類培訓。同時通過與用戶不停的互動,來實現用戶的復購繼而獲得利潤,具有相對較強的持續性。
8、傳播方式不同:
傳統微商:傳統病毒式的傳播模式,主要以向陌生人傳播為主,相對簡單粗暴,幾乎不考慮互動工作;
社交電商:向朋友、熟人進行精準投放;或者通過簽約店主和網紅IP利用公眾號、自媒體、直播等社交工具進行傳播。
9、獲客方式不同:
傳統微商:一般發展陌生人,通過各類軟體加粉獲客;
社交電商:一般是寶媽、學生、上班族、代購,注重從自身粉絲和用戶進行轉化。
10、成本構成不同:
傳統微商:一般講求1:5原則 ,即零售價格是產品成本的5倍原則,甚至1折拿貨也有很多,各環節利潤較高;
社交電商:零售價格的6-9折不等,基本上沒有暴利環節,結構扁平化,追求細水長流。
11、 銷售結果不同:
傳統微商:一般都是一次性購買,很多消費者買完一次幾乎很少有回購的,用戶粘度太低,終端轉化效率低,一錘子買賣的居多;
社交電商:社交電商平台商品多樣化,從美食、旅遊、娛樂等生活消費都有,可以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可持續性發展性較高,平台可以跟用戶綁定關系。

朋友圈微商已經人人喊打,為什麼還有人說以後是社交電商的天下

微商興起到至今已經有6個年頭,經歷6年的起起伏伏,模式一直在更新迭代,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人人優品作為國內首家電商平台,人人優品作為國內首家會員制共享電商平台,曾獲得上市公司漢鼎宇佑投資,又最大限度發揮社交力量,賦能中小企業轉型社交電商。

它不同於傳統電商和線下超市,砍掉各級代理、中間環節,節約廣告費、物流費、人員成本等,將優質商品通過社群口碑傳播直達消費者。超高收益,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零碎的時間里,發揮各自特長,引導他人進行理性消費、提高個人收入、個人生活質量,實現自身夢想。

❺ 微商,電商,社交電商,區塊鏈各是什麼意思

微商就是在微信上賣,電商就是在快手抖音直播平台賣。後兩個不知道。

❻ 電商和微商的區別是什麼

微商也屬於電商的一種。
電商和微商的區別
其實不然,微商只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產物,存在於任何一個移動互聯網載體上,它將傳統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的一個資源整合。
只不過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覺移動互聯網載體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這里做個解釋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閉門造車,比如我就有幾個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開了小店,幾個月下來,小生意也是做得紅紅火火。
那麼,微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最根本的區別是購物場景不同。
拿淘寶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個例子。每當我們在登陸淘寶前,每個人心裡往往是抱有一種購物目的。比如天氣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買個禮物諸如此類。而微信購物大多數時候恰恰相反,我們往往是在吃飯休息時間刷個朋友圈,無意看到一件很動心的東西然後才產生的購買動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購買。

嗯,沒錯,微商大多數做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買賣」。而很多人說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買賣」、「社交電商」,我覺得權重並沒有那麼明顯。阿里除了沒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
「社交電商」只是微商的一種運營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為主體模式還是值得我們思考,至少我身邊做起來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傳統的電商運營模式。
在我更多認為,微商之所以在這兩年能夠成為風口上的那頭豬,其實是近年來智能手機的迅速崛起,正好趕上了移動互聯網這股流量的風口而已。當潮水褪去後,最後誰在裸泳自然一目瞭然。
當把微商「社交電商」這件華麗的衣裳脫掉之後,我甚至大膽地認為,微商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不信你看!我給你普及一個驚人的數據。目前為止微商只佔中國電商整體份額1%不到,阿里一家佔了中國電商市場份額80%以上,其他的被京東,唯品會,國美等瓜分掉了。
你肯定會說,「不對啊,你看某某大師可不是經常說他哪個哪個徒弟月入十萬,月流水百萬嗎?」等等,我倒杯水,回來再慢慢跟你說。
我介紹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師」,名字就不公布了,據說是XXX第一人。這年頭,頭銜沒個「第一人」「創始人」之類的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每天他的朋友圈都會發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東西,或者一些成功學的雞湯,偶爾透露一下這個圈那個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實都是轉發另外「大師」的朋友圈信息)總之都是一些正確且沒用的廢話屁話。
他這樣做其實是為了聚集人氣,還真有不少土老闆,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家庭主婦們上鉤。尤其家庭主婦,這是個很特別的群體,他們往往很多本身見識不廣,缺少知識體系,喜歡貪小便宜,往往不甘於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業實現個人價值。
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趙大虎曬了很多誘人的支付寶流水圖後,心裡就呆不住了。這些「大師」把「微商」神話化是正常的事兒,這可是他們的飯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個賺到錢了,他們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這個成功案例。不過現在理性的人越來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萬個「不可能」依然抵不過一個可能性的魅力,這些「微商大師」我更願意稱他們為心理學大師。

潑了這么多冷水,其實微商上確實有幾批人賺了錢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黨。他們打著「月入十萬不是夢」的口號圈地圈人圈錢,但面膜90%都到不了終端客戶手上,全被積壓在代理商這個節點。沒有實現一個流通閉環的買賣註定是一個零和游戲,有人賺錢的同時必然有人虧錢。所以,賺錢的永遠只能賺第一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我重點說一下第二批。
他們是一群實實在在做買賣的人。他們有優勢的貨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運營能力,客戶資源以及其他渠道資源。這種人,其實無論轉移到哪個平台,我相信他們都能把這個買賣做成。
我也屬於這類賺了錢的群體,是做另外的互聯網項目轉行過來的,團隊本身具備一定的推廣渠道(就是大家說的如何加粉絲)才決定投入這個行業。沒有正確的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這是經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個馬雲說,明天看個史玉柱自述後,就全身打滿雞血照葫蘆畫瓢。
我們來看個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次數。如果在四個因素中你一個優勢都不具備,我奉勸一下慎入。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個因素:
第一點,決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沒有一定的推廣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裝實體店,每天進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薦她們加一下你的微信,這就是一種渠道。千萬別相信什麼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傳播這種正確沒用的廢話。我過來人,信我沒錯!
第二點,決定轉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讓別人信任你,信任你產品的能力,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那種整天復制粘貼上家文案,轉賬圖,買家對話圖的請自覺退下。
第三點,客單價與你的產品定位有關。
比如你是做珠寶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學生,那我給你5萬粉絲我也保證你一年也賣不出一件。再有,同類產品決定客單價的是你的產品是否屬於一手、二手還是三手貨源。如果你沒有一手貨源,那你有沒有辦法做出產品溢價?
比如你是賣服裝的,你的雖然不是一手貨源,但你能給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審美建議;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這也屬於你的軟品牌。
第四點,復購率就與太多太多有關了,比如你的產品品質、產品價格,你的售後服務等。
聽了這些,你可能會說,「我雖然這些優勢暫時都沒有,但我願意努力地去學。」嗯,對於真正有夢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說下我讀書時代的一個例子,在初中高中那個年代,身邊同學普遍都有一個清華北大名校夢,每個人都相信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但最終多少人圓了自己的名校夢呢?還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並不是想潑冷水,只是想大家永遠記住的一句話,「成功,永遠只屬於一小部分人。」這是這個社會幾千年形成的叢林法則。
你肯定不耐煩了:瞎扯了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來有沒有前景呢?我先說句題外話,不單單是互聯網行業,整個市場經濟,永遠都是「流量為王」,不信你看為什麼肯德基總要開在人流大的場所而不是開在你家的小區。
「去中心化電商」確實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它不代表著「去流量化」,它只不過是利用微信這樣的社交平台將流量沉澱下來了而已。
「目光聚集之處,必有商機。」微信以5億用戶目穩坐中國最大移動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擁著1億多用戶,這些app裡面肯定潤藏著巨大的商機。現在的市場就像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一樣,百國紛爭,未來幾年,肯定會出現戰國七雄、秦始皇這樣的角色。
就像當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後形成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三大壟斷陣營。又如當年的C2C淘寶,最終會被B2C天貓、京東等漸漸取代一樣。
風停後,一個個被吹上風口的豬也終歸要掉下來。再強的互聯網思維,終要回歸產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滿未知的路上,產品是面對未來一切不確定方向的唯一正確方向。不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夠成功!

❼ 什麼是社交電商、微商、新零售

所謂的社交電商,其實就是電子商務在社交媒體環境下的一種衍生模式,可以說是社交媒體與電子商務的一個結合體,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社交媒體的形式來獲取用戶並且互動,對產品進行展示和分享等。從而引導用戶完成電商購買的一種模式。

這種模式的本質,也是區別於傳統電商的一點,就是社交信任,我們知道,信任二字對於用戶來說無比重要,它是你轉化的關鍵點,而社交電商在這種模式先天建立在社交和熟人的信任基礎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微商一般的情況是指利用微信朋友圈為主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向自己身邊朋友進行商品銷售的個人或者是企業。

新零售,即個人、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❽ 社交電商是什麼

社交電商即社會化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它藉助社交網站、SNS、微博、社交媒介、網路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在Web2.0時代,越來越多的內容和行為是由終端用戶來產生和主導的,比如博客、微博。
社交電商的起源
2013年,以「微信朋友圈」為首的微商日漸興起,微商符合移動互聯和社群經濟的趨勢,雖充滿活力,但發展亂象叢生,充滿挑戰。

據了解,微商是企業或者個人基於社會化媒體開店的新型電商,主要分為兩種: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微商成為B2C微商,基於朋友圈開店的成為C2C微商。微商和淘寶一樣,有天貓平台(B2C微商)也有淘寶集市(C2C微商)。所不同的是微商基於微信「連接一切」的能力,實現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薦與朋友圈展示。

微商是基於微信生態集移動與社交為一體的新型電商模式,主要分為兩個環節:B2C環節、C2C環節。

由於准入門檻低,大部分的微商並沒有經過注冊審核,這也使得微商成為不少假冒偽劣產品的藏身之地,市場亂象逐漸暴露,其亂象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由於種種亂象行為,致使微商行業變革。2015年社交電商開始走向大眾,社交電商的前身就是「微商」,是「微商」的變種。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