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微商及其法律監管
⑴ 微商應該有一種什麼樣的監管和引導
第一保證貨品的真實性
還有就是信息的真實性
根據朋友圈的習性
不要頻繁性的去刷朋友圈
⑵ 如何對微商進行法律監管的對策及建議
這個是沒法監管的,除非對每一個微商進行身份備案,國家不會做這事,第三方也不大可能做這事。所以監管是不實際的!
⑶ 微商有市場監管嗎
僑樂雲商通過雲關系綁定,對市場進行穿透式全面監管,徹底杜絕了串貨、低價擾亂市場等不良行為,用心為你的商業經營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⑷ 微商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只要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就受法律保護
⑸ 我國有沒有關於微商、電商的有關法律法規
國家應該整治電商和微商。電商和微商確實帶來個人方便和物流利益觸動全國經濟發展,但是有力必有弊,他們不用納稅沒有店面這讓個體怎麼做,如果以後全靠網路了那個體是不是得停業何況現在有大部分個體是交租子的中國還沒那麼發達。但是發展有點太快了。..............
⑹ 國家法律認定微商合法嗎
國家法律認定微商屬於新型主體,屬於商業,無專門法律,要遵守基本法律。
1、目前階段,沒有法律對微商有明確的規定。
2、只要不涉及違法犯罪,就不能說其違法。
3、微商就沒有健全的制度,主要是依附微信的第三方平台,並且不是微信官方的交易平台,其中太多雜亂的各類微商,良莠不齊。
⑺ 電子商務法草案二審稿審議委員微商應納入監管嗎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信的橫空出世,一些通過微信平台從事商務活動的群體,逐漸發展成為新的行業——微商。而此次公布的電子商務法草案二審稿並未將微商納入到電子商務法的監管范疇。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們做出了「微商應該納入法律監管范圍」的建議。
△資料圖/視覺中國
委員:微商也應納入法律監管范圍
對微商存在的問題,委員們建議,將微商與電商平台內的經營者一樣,也納入到法律監管的范圍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周天鴻:
本法中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自建網站經營的和平台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這就沒有包括我們通常意義上面的微商,而且從本文很多條款來看也是不適合微商的。
微商應該納入電子商務法,否則電子商務法實際上只是個電子商務平台條例。2016年微商從業者已經達到3000萬,品牌銷售額達到5000億,今年會達到8000多億。所以建議還是要考慮電商法能夠包含有促進、規劃微商的法律條款。一句話,就是微商應該納入《電子商務法》。
微商拉入監管很好,就可以防止欺騙行為蔓延。
⑻ 請問:以微信方式層層代理升級,推銷「省電一號」,「襪元素」不收法律監管嗎
當然受法律監管,只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網還是疏的,也就是說,管不過來。監管人員哪裡知道有什麼省電一號,襪元素之類的東西,要不是你說,其實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