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商世界 » 和奧巴馬握手的微商

和奧巴馬握手的微商

發布時間: 2021-07-22 10:18:28

Ⅰ 逆天,微商和奧巴馬握手,是假戲還是真做

真的不過要好多錢握一次手

Ⅱ 奧巴馬搞笑握手圖片 出自哪裡

感覺有電腦模擬片段加入

Ⅲ 奧巴馬宣誓就職時說錯了那一句話

新華社上午專電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0日宣誓就職時出現口誤。部分憲法專家據此質疑,奧巴馬事實上還不是美國總統。

英國《每日電訊報》21日報道,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約翰·羅伯茨20日領誓美國《憲法》中規定的總統就職誓詞時出現口誤,奧巴馬跟著「犯錯」。

波士頓大學憲法法律學者傑克·比爾曼認為,那一小失誤或許足以證明奧巴馬宣誓無效,他應重來一次。

比爾曼告訴《聖弗朗西斯科紀事報》:「那可能只佔用他(奧巴馬)30秒的時間,他可以私下去做。那不是大問題,但為保險起見,他應該去做。」

「在正確宣誓之前,他是否為總統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

但其他一些專家認為,依照美國憲法規定,20日當天正午,無論是否宣誓,奧巴馬都自動成為總統,而他宣誓時已過正午。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憲法法律專家傑弗里·羅森說,宣誓出錯「沒有影響」。

「新聞快訊:他已是總統。」他說。

據新華社電 奧巴馬20日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約翰·羅伯茨領誓下就職。美國《憲法》規定這一誓詞共35個單詞,內容包括「我將忠實地履行美國總統職務」。

羅伯茨當時問奧巴馬:「參議員,你做好宣誓准備了么?」在得到這位前伊利諾伊州參議員的肯定後,他開始領誓。

但羅伯茨卻搞混了誓詞中一個單詞的順序,將「忠實地」放在了句尾。當意識到錯誤後,他重復這句誓詞並調整「忠實地」在句中順序。但他再次出現口誤,將這一單詞放在「履行」之後。

奧巴馬明顯意識到羅伯茨的口誤,但卻「照本宣科」,重復羅伯茨第一次領誓的誓詞。

美聯社報道,隨後在國會舉行的午宴上,羅伯茨與奧巴馬握手時有簡短交談,似乎告訴總統「那是我的錯」。

Ⅳ 震撼世界的幾次歷史性握手

1972年 尼克松訪華 周恩來總理和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歷史性握手可謂是震驚世界
標志兩國開啟了新的交往時代
1993年9月13日巴以和談 巴勒斯坦領導人 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的握手

標志兩國向和平邁進一大步
2013年12月10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的握手

結束兩國敵對的歷史 開啟美古兩國正常外交

Ⅳ 微商花20萬就能與奧巴馬合影是真的嗎

英媒12月9日報道稱,11月28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卸任後首次來到中國,前往上海出席第三屆全球中小企業峰會。但是峰會結束後,吸引眾人關注的不是他的演講內容,而是會後跟他進行的一張張合影。

而中國媒體也報道了這場風波,稱一位「堅持要求匿名」的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上海代表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奧巴馬在峰會的演講是受商業贊助的,「此次會議共有數十家企業贊助,贊助費從20萬至400萬元人民幣不等」,而與奧巴馬合影「只是回饋贊助方的方式之一」,是「國際慣例」,說主辦方賣合影「並不屬實」。

這位負責人還稱,不排除有峰會的贊助商將合影名額轉讓給「商業夥伴」的可能性,「這裡面的花費就不清楚了」。

報道稱,像奧巴馬這樣的前政要們退休後經常會選擇來中國活動。他們一般會選擇發表演講、擔任中國公司顧問,或者成立咨詢公司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

此前有中國網站報道過,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卸任後,來中國參加幾場商業活動的收入「比他當首相一年的收入高得多」。

Ⅵ 奧巴馬支持來中國訪華握手的小女孩是

中國小美女

Ⅶ 奧巴馬為什麼要向日本天皇鞠躬

奧巴馬是個大個子,他一手握住天皇的手,同時身體幾乎呈九十度角一個深鞠躬——白宮說這是尊重日本的習俗,表示總統的禮貌,共和黨則大呼低三下四,有損國威。
奧巴馬這一舉動,實際上體現了美國自由派的大問題。布希政府八年,美國奉行單邊主義,在國際上傲慢橫行,把人都得罪光了。奧巴馬上台後謙卑些,挽回美國的形象,自然未嘗不可。但是,自由派經常跟著文化相對主義走,覺得對任何文化都應該尊重,反而對西方文化本身缺乏自信。其實,西方文化一些核心價值,比如人人平等的觀念,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有分析家指出,連日本天皇本人也被奧巴馬的「大禮」弄得有些不知所措。由此看來,奧巴馬的「禮貌」是否多此一舉了?
好在日本國力早已經落後美國太多,又一直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美國不把日本視為威脅,故而,向日本天皇行「大禮」也許還不至於引起公憤。日後美國經濟如果順利恢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取得明顯進展,奧巴馬這一大躬則無傷大雅。但是,一旦經濟不能恢復,聯邦赤字攀升,美國不得不進一步向中國、日本等國舉債,美國人的自尊心就會變得格外脆弱。在那種情況下,到2012年大選時,奧巴馬九十度大鞠躬的照片或許就會到處都是,夠他受用的。奧巴馬在才智上有過人之處,但美國國內一直有聲音指出,他似乎還沒有找到當總統的感覺,在人們心目中顯得太軟。若不改變這一印象,奧巴馬今後將承受更多來自國內的壓力。

Ⅷ 幫忙ps一張奧巴馬的照片,隨意ps一個人和他握手就行

網路搜一下很多人和他握手吧為啥要p呢

Ⅸ 布希和奧巴馬各自的性格特點

奧巴馬:
分析人先分析性格,這是慣例。

從大的方面看麥凱恩和奧巴馬的性格。

按內向、外向劃分,麥凱恩是外向型,奧巴馬是內向型。

按活潑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四種類型劃分,麥凱恩是力量型為主,另有較多的活潑型成分;奧巴馬是比較典型的完美型,另有較明顯的力量型成分。

奧巴馬喜歡思考,注重邏輯推理。

麥凱恩具有精明果斷的外表,奧巴馬具有深沉細致的實質。

奧巴馬平和而剛毅,麥凱恩豪爽而耿直。

奧巴馬屬於堅勁之人,本來他的本性是喜歡攻擊社會的弊端,眼睛愛盯著陰暗面,以訐為直,不寬容,但經過自我修養,已經克服了這些缺點,現在的主要標志是追求准確、端正,以有遠見卓識、有所創造、深刻、細致、確切、精當自豪。

麥凱恩經常是感覺緊張的,他要經常保持精力充沛的形象;奧巴馬是持續的不輕松,但不到緊張的程度。只要睜著眼睛,他的大腦就不會休息,他有點分不清工作與休息,似乎工作也是休息。

奧巴馬屬於內向思考型,主意拿得正,別人很難影響他,除非對方有嚴密的邏輯或可靠的證據。

按照S、E、Z、H、N五種類型類型劃分,奧巴馬屬於S型人,又叫內閉性氣質。特點是清楚地區分自己與別人,愛思考,認真,不大寬容。麥凱恩屬於H型人,又叫自我顯示型性格。特點是喜歡盛大的場面和顯赫的氣氛,表情較豐富,能誇張,總想讓別人重視自己,缺乏持久性。

一個人的自尊心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是個十分重要的內容。麥凱恩的自尊心建立在自己勇敢、獨特的基礎上,奧巴馬的自尊心建立在自己善於思考、見解深刻上。

奧巴馬的批判進取心強而情緒克制。麥凱恩的自我放縱心強,總想逞能逞強炫耀於人。
奧巴馬的性格是明顯的內向型。這就是說,他是那種不喜歡暴露真實思想和情感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傾向於自己慢慢消化。許多人以為內向型性格就是不愛說話、不愛交際,其實雖然喜歡說話但從來不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者,不能算是性格外向;而許多性格內向的人的確是善於社交的好推銷員。內向性格的人仍然很可能是能說會道的,伶牙俐齒,也能夠滔滔不絕,也能夠高談闊論。判斷性格外向內向的標准,要看他是主動地暴露思想感情,還是情不自禁地流露思想感情。奧巴馬不管多麼能說會道,善於演講,當他主動展示自己的思想觀點時,宣揚或交流的目的性是很明確的,這與情不自禁地暴露思想感情完全是兩回事兒。
內向型性格的精神動力,一般來源於內心世界,而外向型性格的精神動力,往往來源於外部世界。內向型性格需要從自己的內心吸取精神營養,外向型性格需要從外部世界吸取精神營養。因此,內向型性格者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獨處,而外向型性格者獨處時很容易感到寂寞苦悶甚至憋得慌——特別是那種輕浮型、輕佻型外向者。奧巴馬絕對是經常需要時間獨處的人,他需要在獨處的環境中理清紛亂的思想。只有把思想清理出頭緒後,他才鎮定而自信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他經常是胸有成竹的樣子,就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很明白事情應該怎樣做。

奧巴馬是個相當有深度的人。

我看見過十幾位美國總統的筆跡(都是發表在書報上的復印件),我認為其中思想最深沉、最深邃的是尼克松。聽說美國人因為水門事件而對他評價很低,其實這只是道德問題,道德問題與思想深度完全是兩回事兒。奧巴馬的性格不像尼克松那麼內向,平時的表情也不像尼克松那麼深沉,憑筆跡可以斷定,奧巴馬的思想深度是類似於或接近於尼克松的。當報刊上、電視上充滿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的微笑面孔時,須知這並不代表他的本質。

麥凱恩和奧巴馬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但在這三個方面是不同的。

麥凱恩的雄心壯志缺少深思熟慮的基礎,所以在遠見卓識方面也明顯遜一籌。對於他來說,遠見比較少有,可能有些卓識。即使卓識,那也應該是靈感爆發似的突然一閃而已。他有很好的直覺,對眼前的情景判斷簡潔明快。

奧巴馬的雄心壯志是建立在性格深沉的基礎上,不張揚,也許親朋好友都不知道。他的雄心壯志不僅深思熟慮,而且具有老謀深算的特點和性質。

兩個人的理想和抱負都是很大的,但具體內容不同,大與小是無法比較的。

理想的無私性方面,麥凱恩比較無私,這就是說,麥凱恩更容易為理想犧牲自我,而奧巴馬更傾向於把自己和理想緊緊地綁在一起。

從理想的內容具有的性質而言,麥凱恩的理想較具有聲勢浩大、場面顯赫、萬民敬仰等性質,也就是說,他的理想屬於成就、事實、業績的性質,具有偏重於形式的性質,他在意的是眼前民眾對自己的看法。奧巴馬的理想較具有深層次的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他對暫時性的聲勢浩大、場面顯赫、萬民敬仰之類不大在意,他更重視自己對歷史、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重視後代人怎麼評價自己即未來的歷史怎麼寫自己。

很明顯,麥凱恩如果當選美國總統是不打算對美國的現行政策做重大改變的,他的思維視野、精神注意力僅僅在如何維護美國的利益方面。如果他要改變,那一定是情勢很明顯應該改變了。

奧巴馬如果當選為美國總統則一定努力對美國的現行政策作出重大改變。對於奧巴馬來說,如果身為美國總統而不留下醒目的個人政治標記,那他會覺得太對不起自己了。

現在又流行九型人格的分類法。這樣分,奧巴馬是一號人格完美主義者,麥凱恩是八號人格保護者。

從人格特徵來說,麥凱恩具有演員的性質,其風格是大吼一聲,突然亮相,在舉世矚目、萬眾驚羨的場面中演示自己的才能和傑作。

在麥凱恩的思想意識里,他覺得周圍的環境經常需要他展示自我。獲取朋友的信任需要展示自我,贏得大眾的信服需要展示自我,威懾敵人同樣需要展示自我。

奧巴馬的人格特徵具有軍事統帥的性質,其風格是暗中調兵遣將,出其不意,對對方的打擊又准又狠,等到世人恍然大悟的時候,勝卷已經牢牢地攥在他的手裡了。從這種意義上理解時,我們可以把他的人格理解為陰謀家、野心家類型;但這樣做必須把陰謀家、野心家這樣的詞彙所具有的貶義舍棄掉。他的目標是最後的勝利,不是眼前一時的場面煊赫,他要把別人徹底征服,讓世人心悅誠服,而不是被臨時煽動起來的情感所鼓惑——他深知巨大的希望之後若是隨之而來的是失望,那場面將更悲慘。他的內向型性格決定了他的精神驅動力無須藉助於別人的情感反應來支撐,他的深思熟慮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像麥凱恩那樣喜歡沉醉於眼前的美好景象。

麥凱恩是個強烈的愛國主義者,他作為總統毫無疑問會堅定地捍衛美國的利益。對任何侵犯美國利益的人,他唯一的反應方式就是迎頭痛擊。在這方面,麥凱恩更像是個拳擊手。

質疑奧巴馬的愛國心是毫無實際意義的選舉戰術,但奧巴馬對侵犯美國利益的人和事,反應不會像麥凱恩那麼鮮明,那麼簡單,或許他仍然會和對方握手言笑,但他心裡一定想的是「我總有一天要活剝你的皮!……」他很可能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戰術來制服對方。

中國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皇權專制,形成了一種名曰「忠誠」的道德標准。所謂忠誠,具有盲目信仰、盲目信賴的含義。直到今天,一個人是否具有忠誠的品質,依然是一個十分重大普遍的問題。用這個標准衡量麥凱恩和奧巴馬,會得出什麼結論呢?

麥凱恩具有忠誠的道德品質,這就是說,麥凱恩對自己喜歡的上級或權威偶像之類的人物,比較容易產生忠心,說一不二,忠心耿耿,不會變心。他對自己喜歡的上級或權威偶像之類的人物究竟是否正確,是否代表真理和正義,較少懷疑。

奧巴馬不具備忠誠的品質,這就是說,讓奧巴馬盲目地忠於任何人都是難以辦到的事情。如果要說忠誠的話,他只忠於自己。從價值的角度看,奧巴馬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可以以士兵、隨從者的身份參加某種事業,也可以忠誠地與別人合作做事,但他不會盲目信賴、盲目服從任何人。他既不輕信,思想上一旦產生了懷疑就不會盲目服從。在奧巴馬看來,私人關系歸私人關系,事業歸事業,是非對錯則是另一回事情,奧巴馬決不肯把這些不同的事物混在一個鍋里煮。

現在我就報刊上美國筆跡學專家的分析結論談談我的看法。

有報刊說「奧巴馬有魅力 麥凱恩重理想」。

我認為,說奧巴馬有魅力沒錯,說麥凱恩重理想就錯了。

從有沒有理想的角度評論兩位總統競選人,恰恰應該說奧巴馬是有理想的人,變革就是他有理想的具體體現,沒有理想,如何變革?

麥凱恩如果當選為美國總統,無論從哪方面都不會有重大變化。就算他會採取一些比較嚴厲的反對腐敗、加強法制管理的措施,也不能說這就是理想——只有在非常腐敗、法制混亂的國家裡才能稱之為理想。只打算修修補補不能算理想,至少立志做比較大的變革、使社會發生比較深刻的變化才能算理想。

有人說麥凱恩是個有理想及野心的人。

理想和野心如何區別,有時候真不容易。一個人想當宇航員,是理想還是野心?想當總統,是理想還是野心?

我認為,理想與野心的區別,重要的一點在於動機是為公眾利益還是只為個人的私慾。

從這一定義出發,我認為,說麥凱恩有理想及野心是不正確的,只能說他是有強烈的突出自己的慾望。說奧巴馬有理想及野心才是正確的,他的確是既有理想又有野心。

奧巴馬和麥凱恩是左撇子,左撇子與一般人相比,總有怪異之處。

三、動機和潛意識對比

奧巴馬愛真理,愛正義,愛公平,愛秩序。

麥凱恩愛成就,愛效率,愛榮譽,愛表現出形式上新奇的自我。

奧巴馬屬於進取者,麥凱恩屬於表現者和指揮者的混合類型。

奧巴馬的注意力經常集中在自己的事業成就上,麥凱恩的注意力經常集中在自己的情感感覺上。

奧巴馬屬於思想者,麥凱恩屬於集權者。

奧巴馬按理論和邏輯做事,麥凱恩按感覺和感情做事。

思想境界可分出實利境界、是非境界、功名境界和寡慾境界四種。麥凱恩和奧巴馬都處在功名境界,但同樣是功名,性質含義有差別。麥凱恩偏重於眼前的顯赫,奧巴馬偏重於歷史的深遠意義和永久性。

有人說麥凱恩能採取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行動,我希望注意他這樣做時的動機。

麥凱恩具有表演者的人格特質,具有強烈的創造慾望,他希望與眾不同,因此,他若採取人們意想不到的行動,動機應該是這兩條。他在美國政治中扮演獨行俠角色,就是天性即潛意識中不甘心默默無聞的表現。

奧巴馬會做出艱難抉擇,冒著風險進行社會變革,因為他有這種雄心,動機明確——他認為這是自己的歷史使命,是他自我實現的最佳方式。

麥凱恩嘲諷奧巴馬說:「假定自己是被歷史選定在關鍵時刻拯救國家的人,藉此謀求總統職位―――我不會這么做。」麥凱恩這么說,恰恰暴露出他對奧巴馬很不理解。一個美國人,希望拯救國家而不謀求總統職位,這才是不可思議的呢。奧巴馬就是認定國家需要拯救,而自己負有拯救國家的歷史使命,他的目標是變革社會,如果僅僅當總統而不進行變革,奧巴馬的興趣就會減去一半,心目中有關的價值和意義就會減少一大半。

麥凱恩說奧巴馬此前沒有冒著被批評的風險去做變革的事情,而自己已經做過了——這並不能說明奧巴馬是個說空話的人,恰恰說明他的性格謹慎、深沉。

從筆跡來判斷,奧巴馬的確是個具有改革美國政治抱負的人。

麥凱恩從根本上認為世界上充滿了沖突,充滿了威脅。中國過去是階級斗爭的弦綳得特別緊,麥凱恩是國家斗爭、民族斗爭的弦綳得特別緊。他對軍事沖突、武裝沖突十分敏感,如果他當選為美國總統,其注意力集中在國外而不是國內,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他是頑強的,堅強的,首先是個鬥士,具有好鬥的天性,不服輸,愛逞強。

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說美國當前需要的不是一個好軍人來領導國家,而是需要一個英明的領袖,一個可以帶領大家進行變革的領袖。從這一點來說,奧巴馬是可以帶來改變的領袖,而麥凱恩不是,決不是。

奧巴馬主張美國要做「超級明智強權」,這其實已經透露出他的重大變革中將要採取的國際政策的實質性內容,說白了,就是要改善與盟國的關系,改善與聯合國的關系,減少我行我素,盡量避免唱獨角戲。

麥凱恩不按牌理出牌、個人風格鮮明、特立獨行的性格,敏感的天性,表明他容易主動挑起沖突,他喜歡用武力教訓別人,崇尚強權,他說的愛國,維護美國的利益,其真正的含義在此。奧巴馬聲言自己將是一個強悍的領袖,其實,至少在表面上他無論如何比不上麥凱恩強悍。

奧巴馬誓言改變美國政治,要導正美國方向、贏回國際對美國的尊敬,其動機是真實存在的;說他不愛國,說他要削弱美國,這話肯定與事實不沾邊,奧巴馬的動機肯定是要讓美國更強大。

麥凱恩的思想意識里,動機往往是控制和權力,控制環境,控制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控制就需要權力,因此控制問題與權力問題密不可分。馬斯洛的動機需要五種層次,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麥凱恩的精神需要核心顯然是尊重的需要。他的尊重需要里混合著安全需要的性質:要讓人尊重就需要優越於人,一旦優越於人的地位動搖或受到威脅就沒有了安全感。

出於被尊重的需要,麥凱恩需要經常讓別人看起來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需要經常感受到被尊敬,需要得到各階層特別是上流精英人士的認可。如果內心有什麼事使他不安,他傾向於把它藏起來或者努力把它視為不存在。

對於麥凱恩來說,只有在自己能夠有效地控制局面的時候,他才感覺自己是安全的。

麥凱恩的歸屬需要從屬於尊重的需要。麥凱恩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獨立人士,他一定要留在組織中或身處組織中。因為他很清楚,只有在組織中他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得到廣泛的尊重,組織是他生活的舞台,是他唯一適宜生存的土壤。

做事的時候,麥凱恩注重行動的效率、生產的效率,特別是產品數量、消滅敵人的數量等等。

在組織中,麥凱恩無疑是強調服從,強調紀律,自己是上級的時候要求別人服從自己,自己是下級的時候也願意服從上級,但他的條件或前提,是自己的下級遠比自己的上級多;而在私人生活空間里,麥凱恩傾向於自由自在,隨意發揮自己的個性,不死板,不教條,接待朋友和熟人,他明顯地熱情、快樂,他自己是活潑樂觀大方的,也希望對方活潑起來。

雖然麥凱恩是個模範軍人,信奉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但即使在軍隊中,如果上級沒有給予他足夠的重視,他總會有意給上級出點小難題,以便引起對方的注意;此時他會感覺到破壞紀律原來是很能給人帶來快感的事情。他不是只知機械服從命令的機器,總是要求給自己表現的機會,這是因為他的潛意識中具有演員、表演者的本質。

奧巴馬的動機顯然是成就,他要的是不平凡的業績,用實際成就證明自己的不同凡響。他的動機需要排在首位的顯然是自我實現,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別人的尊重只能排在第二、第三位。一般來說,甚至與最親近的朋友、家庭成員的親密信賴關系在奧巴馬看來也比泛泛大眾一時的尊重更值得珍惜和重視,因為他覺得與那些理解自己並且完全可以信賴的人做思想方面的深刻交流既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奧巴馬很需要被別人理解,他需要攤開內心的不安與可靠者協商,但他決不需要被很多人理解。他認為一旦被許多人理解,就證明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了。

與幾乎所有的人一樣,奧巴馬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但他需要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尊重和感激,萬眾歡呼的盛大場面在奧巴馬眼裡只是過眼雲煙,鐫刻在史冊上的永久評價才是值得追求的價值。由於這種追求和價值觀,奧巴馬始終潛藏著向命運挑戰的慾望,也因此才有擔任領導職務作統帥的意願。

因此,在麥凱恩的潛意識里,自己必須隨時在公眾眼裡像個樣子,必須隨時保持光輝形象。而在奧巴馬的思想意識里,他首先要求自己精密准確地把事情做好,做完善,即使暫時被公眾誤解,也不必在意。

論私心,麥凱恩隨時可以犧牲自己,可以付出利益,而奧巴馬比較謹慎,注重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輕易付出,不讓別人隨便占自己的便宜。麥凱恩對朋友豪爽慷慨,對陌生人也較樂於施捨,奧巴馬的同情心和憐憫心不如麥凱恩那麼容易打動,他更認為簡單的施捨並不是幫助貧弱者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必須從根本上制定法律政策以及採取其它措施才能解決問題。麥凱恩對別人的愛容易有具體、形象的特點,而奧巴馬對別人的愛比較有博愛、泛愛的特性,這是抽象的愛,也是根本的愛、理性的愛。正是在這種抽象的、高層次愛的基礎上,自私與無私融合起來了,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同時也就是對歷史負責、對社會負責,一切都統一起來了。這個道理,許多人是不懂的。

奧巴馬的思想意識及潛意識無疑具有完美主義者傾向,無論什麼都堅持高標准要求自己,這種特點使他能夠自律,能經常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看問題冷靜、理智、客觀。當他用平易近人的微笑接待別人的時候,顯然是由於理智的制約而降低了衡量別人的標准。一方面,他努力使自己更優秀,竭力拉大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另一方面,他又經常想用高標准要求別人,希望幫助別人提高。

麥凱恩經常保持的精神狀態顯然更像個雄心勃勃的鬥士。他習慣於以勇士自居,以別人的保護者自居。保護別人,使他體會到自己的優越,使他自豪,使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他勇於挺身而出,敢於仗義直言。潛意識里,他喜歡充當神聖法律和正義的執行者,在執行神聖任務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也隨之庄嚴偉大起來。

奧巴馬經常具有的精神狀態似乎更像個孤身挺進的探險者,其自我感覺總是與絕大多數人具有不小的距離,他的思想意識深信萬事均須依靠自己,他希望承擔起更大的歷史使命,希望創造輝煌的成就,如果說他也會熱衷於追求權力,那僅僅是因為他知道權力是自己實現理想目標必不可少的工具。

麥凱恩屬於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遇到邪惡的人和事會奮不顧身。麥凱恩的斗爭對象常常是眼前的,具體的。

如果說麥凱恩在潛意識里經常給自己的定位是神聖的執法隊,那麼奧巴馬給自己的定位經常是法律的審查官。奧巴馬關注的焦點經常是法律是否公正。對眼前具體的邪惡,他倒容易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因為他更關心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麥凱恩在動機需要方面達到的階段是尊重的階段,自己在他人眼裡的形象,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是最重要的。本來他已經得到了許多人的尊重,但他的動機需要沒有繼續向上升華,而是擴大了尊重的需求。

奧巴馬是個在動機需要達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

有些資料透露,奧巴馬在參加總統競選之前在國會里並沒有突出的表現。如何理解這一點呢?沒有突出表現並不能說明他是個平庸的人,不能說明他沒有強烈的進取之心。這恰恰表明他不是演員型的性格,他的思想和感情是相當內斂的。他其實一直在不聲不響地積蓄力量。

你可以認為麥凱恩是把當總統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你不能認為奧巴馬也是這樣。總統的職位在奧巴馬心目中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但只是工具,只是跳板,有所作為才是奧巴馬最終的人生目的。

人類自古以來能夠達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很少,所以能夠理解自我實現者思想感情的人也很少。這種人把最大限度地施展、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最大快樂,以工作為快樂,以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為快樂。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評價極其穩定。

麥凱恩的安全感以保持自己的優越為基礎。

奧巴馬一般只關心社會的事情,公眾的事情,本質性的事情,一方面他希望改變社會歷史,引導大眾,另一方面,他又自覺地擔當起社會道德守護者的責任,細致地分析著、監督著全社會。

本節最後,我仍然對美國筆跡學專家的分析作一評論。

奧巴馬簽名的時候,把他的姓氏第一個字母O用d的豎切割成兩半。

有些美國筆跡學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奧巴馬的父親在他年幼時離開家有關;有的則認為是表明他有兩個不同世界,體現了奧巴馬繼承了白人和黑人的兩種血統。

我的分析是,這表明他的潛意識里,對自己的家族過去的歷史缺乏帶有尊重意味的敬畏,同時有一種強烈的征服慾望,把他的整個家族當作征服對象,征服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成就超過整個家族,出人頭地,也就是中國人最常見的光宗耀祖。這正是對家族的自卑產生的自尊,即因為出身於這個家族而自卑,因為自卑又立志要改變這種狀況,改變歷史,然後因為具有這種志向而自尊。他的這種寫法,還同時混合著創造慾望和對自己創造能力的自我欣賞。

四、為人處世對比

麥凱恩願意先相信別人,奧巴馬寧可先懷疑一切。

奧巴馬各種情況下都是自己拿主意,麥凱恩在混亂情況下說不定會聽誰的。

麥凱恩比較容易看重表面現象,奧巴馬注重實質,堅持實事求是。

麥凱恩不能忍受不確定狀態的焦慮煎熬,奧巴馬在不能確定的狀態下依然能夠冷靜沉著。

麥凱恩是性情中人,允許自己在某些情況下不講理,如果他能在某些場合通過胡攪耍賴的辦法佔點便宜,他會很高興,認為這表明自己聰明能幹;奧巴馬是理智型人,無論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合適的理由、至少是可以說得過去的理由做支撐。

麥凱恩尊重隱私,是認為人們不應該看重彼此的隱私,不覺得不屑於計較;奧巴馬尊重隱私,是希望大家都穿好褲子把屁股藏起來,防衛的意識很濃。

麥凱恩與奧巴馬都很重視隱私。麥凱恩雖然屬於外向型性格,但他的表演性特徵使他一貫像演員一樣只在舞台上把最好看的一面給別人看。奧巴馬的精神驅動力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自己的評價不求助於外部環境,所以無意進行「化妝」,但他認為自己的事情歸自己管理和負責,沒有必要告訴別人。

奧巴馬從潛意識里認為人與人是平等的,各自獨立的,因此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隱私,自己也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樣就與每個人都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典型的內向型性格特徵。他不習慣全部展示自己的全部,並且認為這樣做沒必要。他不希望大眾太了解他,不想讓人們知道有關他的過多的情況。所以人們容易有一點奧巴馬個性模糊的認識。其實奧巴馬很需要有幾個知己,一般不會超過三、五個,和知己進行深層次的思想感情交流,使用非常准確的語言詞彙來剖析彼此的思想情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是奧巴馬最珍視的人生幸福之一。而筆跡顯示現階段他的確擁有這樣的知己。

正因為奧巴馬具有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識,所以能在社交中適應各種人,處世的圓滑根源在此。真誠地尊重他人,是贏得他人尊重的不二法門。

麥凱恩沒有平等意識,他不能容忍自己不優越於別人的情況,不能忍受別人比自己更耀眼的狀態。他的政壇獨行俠風格,正是他潛意識里以身為普通民眾為恥、以與別人一樣為恥的具體表現。他的創造精神,他的英雄情結,都是以這種不甘平庸的情結為基礎的。麥凱恩是不願意與別人進行深層次思想感情交流的,尤其不願意直面彼此的內心世界,他迴避太親密的接觸——他這樣做的深層次原因即潛意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無知,既沒什麼好談,又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無知。麥凱恩喜歡用身體語言做輔助手段來表示情感,比如拍拍對方的肩膀等。

麥凱恩缺乏尊重別人的潛意識。他總是希望自己是出類拔萃的英雄,而別人只是熱烈歡呼英雄名字的平民,是嘍羅,是助手,是合作者;若不然,就只能是敵人。

即使是熟人朋友,麥凱恩也是不畏懼彼此之間發生正面沖突的。相反,他感覺直來直去的沖突倒是簡明有效而且令人痛快的溝通方式。即使與朋友大打出手,麥凱恩也能夠隨著一陣哈哈大笑而與對方握手言歡,並且保證今後心無芥蒂。

奧巴馬不願意與熟人朋友發生正面沖突。他先會設法溝通,說服對方,失敗以後也可能會隱忍,會迴避矛盾,結果彼此的關系可能逐漸冷淡甚至最終分手。即使是親友之間,凡是比較重大的沖突,在奧巴馬心裡都會留下不易消除的疤痕,從此增添幾分感情的生疏。

斗爭的激情使麥凱恩相信自己是強有力的,但經常保持激情也使他無法形成質疑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他的感官主要是眼睛和耳朵,眼睛的用處是警惕地盯著對手,尋找著對手的弱點,一邊盤算著怎樣狠狠地一擊而使對方倒地不起,耳朵的用處是傾聽大眾驚羨自己而發出的嘖嘖聲,贊嘆聲,從而能在精神上不斷獲得新營養。

麥凱恩顯然具有英雄情結,充當英雄人物根置於他的潛意識。崇尚強者,以強者自居,以硬漢自居,這使他比較具有進攻性。其實他的策略就是一貫傾向於以攻為守。他喜歡那種高度投入、緊張興奮的生活情調,喜歡尋找快樂。他非常自信,感覺好象自己無所不能。

加強活動性,努力開朗活潑,找樂子,尋刺激,以此消除經常性的緊張帶來的疲勞感。

是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凄慘形象。

Ⅹ 嫌與民眾握手臟不願拉票選美國總統的富翁是誰

林肯總統從1862年頒布《解放黑奴宣言》以來,黑人的地位除了在法律上得以提升以外並不是完全得到改善,各地還是不段的有黑人運動還有他們組成的爭取權利的組織~雖然美國每年都在指責他國(比如中國)不民主或者人權的問題等等等等,可是大家都知道,他自己的黑人問題還沒有搞清楚。。。大家都知道,西方資本主義最初是受啟蒙主義的影響,民主自由是兩大基本綱領,至少在這點上,「奧巴馬」(作為一個事件來看)既給美國全民做了一個開頭先鋒的角色,又有力證明了美國的「民主 人權 自由」(看奧巴馬的演講 之類「冠冕堂皇」的話很會講 當然也不是不對)
奧巴馬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他有一半的血統是肯亞的.從奧巴馬個人看,他的出身並不高貴,沒有麥凱恩引以自傲的身份,也不是出自於任何家族。可以說是既不文也不武。況且最近薩科奇等人也評論他做的一些決定還略顯幼稚,畢竟是政治經驗的不足。但是這點透視出了重要的信息,美國政壇真在革新,真在注入新鮮的血液力量。這是美國200多年來的一個很重要也很著名的民族精神,就是他們的時常有的民族危機感,這點給他們做帶來的是時常自省(頗似曾子的精神吧?)以及恰當有力的革新。200多年來,美國並不是上帝的寵兒,也是跌宕起伏,許多挫折和危機不比其他國家小,包括政治上的危機和突變,但是他們也能夠最先走出來(比如第一次經濟危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政治力量的角逐),在那次危機之中走出的是著名的羅斯福,而當下,在美國有萎靡危機之時,走出的黑色皮膚的奧巴馬。這股年輕的血液,我相信一定會給美國帶來最大的幫助,他從美國民眾的呼聲中走來,一定也能帶給民眾利益的最大化,從他對海洋資源等新能源的重視就可以知道,他長遠的眼光不容忽視,關於這一點,後世(呵呵這個誇張了點)一定會給出肯定以及正確的評價,在新能源方面,美國又一次會當上領頭羊,美國政治的又一次蛻變(不斷從老變新)是對民主這個帶有神聖意義詞語的最高敬意。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