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1. 微商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只要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就受法律保護
2. 做微商需簽訂合同嗎如果不簽私自倒賣,算侵權嗎
您好,簽合同能將雙方的權利義務固定下來,對雙方都有利,但是簽合同也不是必須的,若沒有經過授權而銷售他人的專有產品,那麼有可能涉嫌侵權。
3. 想做微商不小心同意簽合同了,現在反悔不想做了受法律
現在法律條文 還沒有微商這些 應該沒事 你上網咨詢下律師 咨詢不要錢的
4. 微商合同按手印有法律效應嗎
當然,按手印就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所以做事情要謹慎,以免後悔
5. 在網路上想做微商沒注意就同意簽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如果樓主的要求就是能流暢運行這個游戲的話,那配置不需要太高,我根據你的要求,給你一套配置做參考。
cpu:intel E2220(盒裝) 425
主板:翔升凌志P43T 470
內存:威剛2G DDR2-800 130
顯卡:影馳9600GT少將版 480
硬碟:希捷320G (三年包) 320
光碟機:先鋒DVD 115
機箱:大水牛A0707 95
電源:航嘉冷靜王鑽石2.3版本 218
總計:2253
6. 微商有要付的法律法規嗎
只要是中國人就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而不論你是什麼商,另外,各地商人還定有內部行規,入會者必須自覺遵守,但那不是法律。
7. 網上簽署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網上簽署的合同被認定有效則受法律保護。
最高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認定電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時,還應當適用電子簽名法的相關規定。
【解讀】本條寫關於電子交易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的規定。
電子交易合同是電子化的買賣合同,即在網路條件下,出賣人和買受人之間通過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的明確雙方買賣交易關系的協議。根據合同主體的不同,電子交易合同主要分為:商業機構之間的電子合同(B to B模式)、用戶之間的電子合同(C to C模式)、商業機構與用戶之間的電子合同(B to C模式)、商業機構與政府機構之間的電子合同(B to G模式)、用戶與政府機構之間的電子合同(C to G模式)。
電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除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外,還須符合《電子簽名法》的相關規定。《合同法》的規定是根本,《電子簽名法》的規定是必要補充。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與生效發生爭議,則應更多地適用《合同法》關於電子合同成立及生效的相關規定;如果涉及到合同簽約主體的身份認定以及電子采購單的證明效力等問題,則應更多地適用《電子簽名法》的有關規定。
8. 電子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才會受到法律保護,當然,這像句廢話,所以問題在於什麼的電子合同才是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法律允許合同的電子化,但也對電子合同提出了要求,能夠鎖定簽約主體、電子文件不被篡改以及可以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是有效的電子合同。
那麼問題來了,電子合同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電子簽名、電子印章不是很容易被盜用或者作偽嗎?電子文件改一下不是很容易嗎?
當然,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法律也就沒必要提出這些要求了。也就是說,肯定有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而且解決的方法,在技術上早就成熟了,《電子簽名法》2005年就已經頒布了。
當然作為個人和普通企業很難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應運而生。
一般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的核心技術有——
1、實名認證技術:與權威的CA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CA證書,並接入公安部eID認證系統,確認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2、防篡改技術: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可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時技術:採用先進的第三方取時技術,可精確地記錄簽約時間;
大家有興趣可以深入了解一下,還有幾個核心關鍵詞:數字簽名、區塊鏈,電子證據等。這里就不深入了,但總之,電子合同是未來,相對於傳統合同有著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安全性和效率,是企業降本增效的利器,目前已應用於各個行業的各個場景中。
9. 在微商代理產品簽了電子合同是否有效
電子合同屬於我國《合同法》中規定的種類,如果內容符合法律規定,按照第十六條的規定屬於有效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