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商世界 » 晉商與微商的主要區別

晉商與微商的主要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7-18 22:20:29

⑴ 徽商與晉商的區別是什麼

徽商與晉商的區別是:

徽商即徽州商幫。萌芽於東晉,成長於宋唐,興盛於明清,清朝道光年間逐漸衰落。徽商以資本雄厚、活動范圍廣、經營項目多、興盛時間長且崇尚文化為特點,成為過去最大的最有影響的商幫之一。其商業活動遍布全國,主要經營鹽、米、絲、茶、紙、墨、木材等,其中典當商徽商故里最為著名,頗具壟斷之勢。徽商們往往引聚宗族以擴大經營,建宗祠,立會館,築書院,培養士子,亦商亦儒。徽商與、粵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晉商指明清500多年間(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2年)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國聯軍向中國索要賠款,慈禧太後掌權的清政府就向晉商的喬家借錢還國債。

一、贏利方式,晉商的贏利方式是通過政府開中,以糧食和軍用物資換取食鹽販賣;而徽商則通過以物折錢的「折色」向政府交錢,換取食鹽專賣權贏得利潤。

二、經營文化,他們在經營文化上都崇尚同鄉先賢:晉商尊奉關公(山西解州人),徽商則尊奉朱熹(原籍徽州婺源,現屬江西)。因此,凡有晉商活動的地方,多建有晉商會館和關帝廟。晉商把關公作為他們最尊奉的神明,以關公的「誠信仁義」來規范他們的行為和經商活動。徽商不僅在家鄉修建祠堂,就是到了外地經商也要在所建會館內祭祀朱熹,把朱熹的理學作為家族內行事和經商活動的准則。徽商「學而優則仕」、「賈而好儒」,賺了錢一定得讓子弟讀書考取功名。而晉商則「學而優則商 」,子弟書讀好了,一定要去經商賺錢,並不特別看重功名。因此,整個清代科舉考試中全國共選拔出114個狀元,其中安徽有9人,居江浙兩省之後,名列第三。而山西沒有文狀元,武狀元倒出了5個,這是由於山西歷來多戰場,商人中有不少習武之人,鏢行、鏢師盛行之故。

三、用人區別,在用人上,晉商和徽商的相似之處都是用熟人。其中的差別是:晉商用鄉人而不用親屬,稱為避親;而徽商則習慣於用親屬。晉商企業用人只能從鄉人中擇優保薦,財東與掌櫃既不能薦用自己的親戚,更不能薦用「三爺」,即少爺、姑爺、舅爺。晉商此舉,既有利於企業管理,也表達了財東造福鄉里之意。徽商為了規避用親的風險,一般會通過大修宗祠,用朱熹理學所倡導的尊卑有序的宗族力量來強化對企業內部族眾的規范和控制。

四、經營方式,晉商和徽商都是背井離鄉,跨地區經營的商幫,但晉商常常隻身外出「闖西口」,一去數年,待賺了錢才回家;而徽商則往往舉家外遷,聚族經營。這與徽州人祖先早年為避戰亂,具有遷徙傳統有關。而晉商則安土重遷,且很少有外出經商帶家眷的習慣。賺了錢,就回家鄉買田造房,以光宗耀祖,這也是晉商和徽商的共同特點,但在宅院具體的建造上,兩者則存在很大差別。由於晉商位居山西,氣候乾燥,建築風格上集中體現了我國北方民居的特點。再加上山西人少地多,宅院普遍比較寬敞,如祁縣喬家大院,佔地面積8724平方米,大院四周為全封閉式磚牆,是一座城堡式建築。徽商位居江南,人多地少,宅院面積遠遠比不上晉商,如黟縣宏村汪氏承志堂,為徽商大型民宅,佔地面積僅2800平方米而已。在建築風格上,徽商注重樸素淡雅的建築色調,別具一格的山牆造型,緊湊通融的天井庭院,幽深寧靜的街坊水巷,是徽式民居的特色。

五、代表人物,胡雪岩:徽商代表人物。安徽績溪人,清末大資本家。清代紅頂商人,白手起家。初年在杭州設銀號,經營官庫銀務。1861年,從上海運軍火糧米給被困杭州的清軍,被太平軍擊退。次年又為清軍勾結法國侵略者組織常捷軍。1868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並為左宗棠辦理采運事務、籌集軍餉和訂購軍火,代借內外債共一千二百五十餘萬兩。他依仗湘軍勢力,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在杭州設慶余堂葯店,並且經營出口絲業。1884年,受洋商排擠破產。他懷著一顆愛國之心,協助左宗棠興辦洋務,以圖強國;懷著一顆仁厚之心,開辦胡慶余堂,以圖濟世救人。終其一生,他以仁、義經商,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鑒意義。但他生活荒淫無度,又不諳政界之道,終於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最終錢財散盡,黯然離世。 喬致庸:晉商代表人物。人如其名,他待人隨和。喬致庸精於計謀,在他執掌家業時,資產越來越多,是"在中堂"殷實家財真正的奠基人。喬致庸的一生頗有善行,經常救濟貧民百姓。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謠有:"光緒三年,人死一半"的說法。當時喬致庸曾開倉賑濟。對此,光緒八年版《祁縣志》有記述,並給予褒獎。

⑵ 古代晉商與徽商的區別

1、所指的人不同

晉商,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指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 ,為三大商派之一。

2、經營方式不同

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晉商人利潤的封建化,主要表現在捐輸助餉、購置土地、高利貸資本等方面。

徽商經營行業以鹽、典當、茶木為最著,其次為米、谷、棉布、絲綢、紙、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縣人多鹽商,績溪人多菜館業,休寧人多典當商,祁門、黟縣人以經營布匹、雜貨為多。

(2)晉商與微商的主要區別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徽州處「吳頭楚尾」,屬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開發較晚。漢代前人口不多,而晉末、宋末、唐末及中國歷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遷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人口眾多,山多地少,怎麼辦。出外經商是一條出路。

豐富資源促進了商業發展。徽商最早經營的是山貨和外地糧食。如利用豐富的木材資源用於建築、做墨、油漆、桐油、造紙,這些是外運的大宗商品,茶葉有祁門紅、婺源綠名品。外出經商主要是經營鹽、棉(布)、糧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來指導經商。明清是我國商品經濟較發展的時期,明清已有資本主義萌芽,這是徽商鼎盛之時。

2、山西商業資本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代,晉南就開始發生了「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贊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業交易活動。

從周秦到隋唐,盡管山西已出現一些大商人,但比較其它地方商人,並無突出地位,無一定組織.還未形成一種商人勢力。

隋唐五代又出現了晉州、潞州、澤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興商業城鎮。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為北都,跨汾河兩岸,商業繁榮。

⑶ 晉商和徽商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明清時期晉商、徽商皆為當時勢力最大的兩個地方商幫,時至今日晉商、徽商之影響仍然不小,晉商大院已成為一種文化,徽商已成為徽學的重要內容,而晉商、徽商之經營之道、管理制度、興衰歷史仍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
1,晉商對經理人的考核主要針對其宏觀把握局勢的能力。

2,晉商、徽商均通過實踐鍛煉來提高從業者的素質,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培養考核來選拔人才,但二者在選才范圍上存在差異。晉商選人主要以同鄉為主,條件近乎苛刻,沒有通融的可能。徽商選用人員大多來源於同族。一方面注重考核個人勤苦、謙和、忍耐、變通、儉朴、知義理方面的素質,另一方面也要顧及家族的利益。

3,徽商繁盛於明清,晉商繁盛於清代中期。

4,在經營理念上:晉商重錢不重官,「學而優則商」,從小就教育孩子怎樣賺錢;徽商重官不重錢,賺錢為做官,從小就教導孩子為官,把成功希望寄託於官場上。

5,在經營內容上:晉商以票號為主,兼營北方所需的糧、棉、鹽、茶葉等。徽商崇尚文化,亦儒亦商,培育「賈而好儒」的品格,主要以錢庄為主,經營鹽、茶、木,或以絲綢、糧食謀取大利。
6,在地域上:晉商的主要經營范圍是通過走西口,向晉北、內蒙及以北等地發展;徽商主要在兩淮、江浙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時順運河或海路北上至京津地區。
7,在經營方法上:晉商以小勝大,往往是從小商小販作起,精打細算,資本逐步積累,穩定發展,且各成體系;徽商則以觀察入手,投機取巧,互相聯合,形成商幫。

⑷ 簡要概括「寧波幫」與「晉商」、「微商」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

晉商和徽商:注重與官府的關系,依仗特許權從事壟斷性經營;
寧波幫:引進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開拓創新的實業之路

⑸ 微商和晉商分別形成於什麼省

徽商來自徽州,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六縣之中,歙縣和休寧縣的商人特別著名。新安郡,包括後世的徽州與嚴州一部分。本郡位於錢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屬於古代的浙西地區,所轄地域為今安徽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浙江建德市(古壽昌縣區域:更樓、壽昌、航頭、大同、李家)、淳安縣(含原淳安縣、遂安縣)。新安郡不含今婺源縣西南部、祁門縣西南部、桐廬縣、建德市東南部(古建德縣)。

晉商,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省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

⑹ 徽商與晉商的區別

1,晉商對經理人的考核主要針對其宏觀把握局勢的能力。「經理聘用之前,先由財東對此人進行嚴格的考察,確認其人有所作為,能攻善守,多謀善變。」(李宏齡:《同舟忠告》)而徽商更強調經理人的理財能力,對備選人的財務管理能力要求甚高,即所謂「舉資負授諸掌計者,坐受成」。此外,工於心計和節儉自律也是徽商選擇經理人的標准之一。 2,晉商、徽商均通過實踐鍛煉來提高從業者的素質,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培養考核來選拔人才,但二者在選才范圍上存在差異。晉商選人主要以同鄉為主,條件近乎苛刻,沒有通融的可能。李謂清《山西太谷銀錢業之今昔》載:晉商選拔人才,「年齡必須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身高須滿五尺,家世清白,五官端正,毫無殘缺,語言辯給,舉動靈敏。須儀態大方,習於禮貌,不憚遠行者方為合格。」徽商選用人員大多來源於同族。一方面注重考核個人勤苦、謙和、忍耐、變通、儉朴、知義理方面的素質,另一方面也要顧及家族的利益,《茗州吳氏家典》載:「族中子弟不能讀書,又無田可耕,勢不得不從事商賈,族眾或提攜之,或從其他親友處推薦之,令有恆業,可以糊口,勿使游手好閑,致生禍患。」 3,徽商繁盛於明清,晉商繁盛於清代中期。 4,在經營理念上:晉商重錢不重官,「學而優則商」,從小就教育孩子怎樣賺錢;徽商重官不重錢,賺錢為做官,從小就教導孩子為官,把成功希望寄託於官場上。 5,在經營內容上:晉商以票號為主,兼營北方所需的糧、棉、鹽、茶葉等。徽商崇尚文化,亦儒亦商,培育「賈而好儒」的品格,主要以錢庄為主,經營鹽、茶、木,或以絲綢、糧食謀取大利。 6,在地域上:晉商的主要經營范圍是通過走西口,向晉北、內蒙及以北等地發展;徽商主要在兩淮、江浙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時順運河或海路北上至京津地區。 7,在經營方法上:晉商以小勝大,往往是從小商小販作起,精打細算,資本逐步積累,穩定發展,且各成體系;徽商則以觀察入手,投機取巧,互相聯合,形成商幫。

⑺ 要論文形式的,古代晉商與現代晉商的區別和聯系。

自古以來,會館就是聯絡鄉誼、聚會議事、溝通信息、維護同鄉同行利益的處所。而山西會館則是晉商的中心社團,是晉商的「敘語之地,正可坐論一堂,以謀商業之公益」。
但不知你是否留意過,晉商不僅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修建有華美的宅院,同時在全國各地也留下了許多精美的建築。山西的晉商大院,大都是它們的主人在明代及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外經商發跡後開始修建的,有的修建期甚至經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漫長歲月。同樣,晉商在全國各地留下的富麗堂皇的建築,也是隨著晉商的發展而修建起來的。山西商人的生意在外面興盛了多少年,那些建築也修建了多少年。
一個山西籍的年輕攝影人,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歷盡艱險,走遍大江南北,憑著一個執著的夢想,用他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晉商在全國各地修建的會館。通過他的鏡頭,我們看見了那些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晉商會館,山西商人到底在全國建立了多少會館?過去沒有現在更難以有確切的統計。可以說,凡是商貿繁華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凡是山西商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山西會館。
商人的錙銖必較本是善於經營的表現,厚道和忠誠更是經商的一種美德,又有什麼不好呢?還有,如果把他們的「學而優則商」歸之為目光短淺的話,那麼,也只有「學而優則仕」才是惟一正確的了?至於有人說晉商「在文化上不曾有過多少建樹」,更是站不住腳的。在這里且不說其它方面,僅從會館來說,晉商在全國各地建立的上百座或更多的精雕細琢的會館、戲樓,無論從數量和品位上看,難道不是一筆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擁資巨萬的山西人憑藉著豐厚的資財,不僅將各地高層次的文化引入山西,在自己的故里窮極土木,構築起一座座精巧別致的民居建築,同時,也把山西的優秀文化向外傳送,在不斷的認同和相互適應中,給多年經商的異鄉,留下了上百座雕梁畫棟的會館,形成了獨具個性的會館建築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談到蘇州的「中國戲曲博物館」時寫道:「尤其是那個精妙絕倫的戲台和演出場所,連貝聿銘這樣的國際建築大師都視為奇跡,但整個博物館的原址卻是『全晉會館』,即山西人到蘇州來做生意時的一個聚會場所。說起來蘇州也算富庶繁華的了,沒想到山西人輕輕鬆鬆來蓋了一個會館就把風光占盡。」
面對著數百張照片,通過攝影師的鏡頭,我們彷彿看到了晉商曾經的輝煌與榮耀,也讀到了他們的無奈與凄涼。歷經百年滄桑而依然巍然屹立的會館,盡管殘破、盡管落寞,卻依然散發著一種魅力,讓人情不自禁地追尋、嚮往。季風

⑻ 晉商與微商的區別

晉商大概相當現在開銀行放貸款搞房地產販鹽,喬家大院那個就是。
徽商相當是現在開超市的!

⑼ 當年晉商和徽商的差別

主要區別是:晉商主要是農民轉化的,即主要是農民;而徽商主要是讀書人,即知識分子,最終知識分子與官府結合,形成官商。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