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
㈠ 誰能解釋一下:「宮、商、角、徵、羽」
宮商角徽羽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決音)、徵(讀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 "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 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 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 【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隋書·音樂志》雲:「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鍾宮。」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鍾宮(均):黃鍾宮(調式)、黃鍾商(調式)、黃鍾角(調式)、黃鍾變(變徵調式)、黃鍾徵(調式)、黃鍾羽(調式)、黃鍾閏(閏宮調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史記·荊軻傳》曰:「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宋人亦有稱變為閏,曰閏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fa);也有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當於fa),又《隋書·音樂志》引鄭譯與蘇夔俱雲「今……『清樂』黃鍾宮(均)以小呂(仲呂)為變徵」。有以變徵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隋書·音樂志》記載,蘇夔曰:「每宮(均)應立五調(式),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式)為七調(式)。」鄭譯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均)須立七調(式)。」眾人從之。在宋張炎《詞源·八十四調》十二宮(均)下,皆有七調(式),列「變徵」之「調式」。 【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宋人有稱其為「閏宮」者。在十二律,有指較宮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si),如《後漢書·律歷志》雲:「黃鍾為宮……應鍾為變宮」;亦有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當於bsi),如《晉書·律歷志》雲「清角之調(音階)以姑洗為宮,……太簇為變宮」。有以變宮為主音為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於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 《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 《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律歷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系。《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了宮為土、征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系。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歷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 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 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於先天八卦之序。 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於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 從樂器的分類認識五音:周代的樂器分類是以製造材料為根據,即所謂的八音。這八音是金(如鍾、鐓、鐃等)、石(如磬等)、土(如塤、缶等)、革(如鼓、〈革+卑〉等)、絲(如琴、瑟等)、木(如〈木+兄〉、〈吾+收的右半邊〉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管、龠、簫、篪等)。我聽完宮商角徵羽的錄音資料時,我覺得可以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區分,當聽到鼓音時,心臟隨著鼓點而感到築築而動。我認為應屬土,子能令母實,鼓音使做為土之母的心會因之而實而築動。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而在戰爭中要進攻時會擂起戰鼓,為什麼?土克水,水在五行中屬腎,主恐驚,故鼓能減少土兵對戰斗的恐懼而鼓舞土氣。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從側面說明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鼓音當為宮,而在敵人敗退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軍隊盲目追擊中了敵方的埋伏,故鳴金而收兵,金為收斂,金應該為鑼,鍾,或鈸之類金屬樂器,應為商。角應為竹木樂器,如笛,鳥鳴等聲音,聲調較高而婉轉,晨間陽氣升發,聽到鳥鳴時,會感到心胸舒暢,緩解你的憂思。在聽到竹笛的聲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聽到二胡,馬頭琴等弦樂時,或聽到竽,蘆笙,簫的音樂,會感到有一種悠遠,愉快的感覺,能減輕悲傷和憂愁,我想當歸類為徵,屬火。羽當為流水的聲音或古琴,古箏之類樂器。可以使人寧靜,能對抗喜極氣緩,心神散漫不收。
㈡ 宮商角徵羽五音分別對應哪些星宿
宮不是一星宿,而是四目星君
四目星君:角木蛟 井木犴 奎木狼 斗木獬
商是黃道十二宮又名星宿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㈢ 宮 商 角 徵 羽分別指什麼
宮商角徽羽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決音)、徵(讀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
"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
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
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
【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隋書·音樂志》雲:「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鍾宮。」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鍾宮(均):黃鍾宮(調式)、黃鍾商(調式)、黃鍾角(調式)、黃鍾變(變徵調式)、黃鍾徵(調式)、黃鍾羽(調式)、黃鍾閏(閏宮調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史記·荊軻傳》曰:「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宋人亦有稱變為閏,曰閏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fa);也有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當於fa),又《隋書·音樂志》引鄭譯與蘇夔俱雲「今……『清樂』黃鍾宮(均)以小呂(仲呂)為變徵」。有以變徵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隋書·音樂志》記載,蘇夔曰:「每宮(均)應立五調(式),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式)為七調(式)。」鄭譯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均)須立七調(式)。」眾人從之。在宋張炎《詞源·八十四調》十二宮(均)下,皆有七調(式),列「變徵」之「調式」。
【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宋人有稱其為「閏宮」者。在十二律,有指較宮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si),如《後漢書·律歷志》雲:「黃鍾為宮……應鍾為變宮」;亦有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當於bsi),如《晉書·律歷志》雲「清角之調(音階)以姑洗為宮,……太簇為變宮」。有以變宮為主音為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於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
《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
《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律歷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系。《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了宮為土、征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系。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歷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
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
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於先天八卦之序。
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於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
從樂器的分類認識五音:周代的樂器分類是以製造材料為根據,即所謂的八音。這八音是金(如鍾、鐓、鐃等)、石(如磬等)、土(如塤、缶等)、革(如鼓、〈革+卑〉等)、絲(如琴、瑟等)、木(如〈木+兄〉、〈吾+收的右半邊〉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管、龠、簫、篪等)。我聽完宮商角徵羽的錄音資料時,我覺得可以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區分,當聽到鼓音時,心臟隨著鼓點而感到築築而動。我認為應屬土,子能令母實,鼓音使做為土之母的心會因之而實而築動。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而在戰爭中要進攻時會擂起戰鼓,為什麼?土克水,水在五行中屬腎,主恐驚,故鼓能減少土兵對戰斗的恐懼而鼓舞土氣。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從側面說明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鼓音當為宮,而在敵人敗退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軍隊盲目追擊中了敵方的埋伏,故鳴金而收兵,金為收斂,金應該為鑼,鍾,或鈸之類金屬樂器,應為商。角應為竹木樂器,如笛,鳥鳴等聲音,聲調較高而婉轉,晨間陽氣升發,聽到鳥鳴時,會感到心胸舒暢,緩解你的憂思。在聽到竹笛的聲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聽到二胡,馬頭琴等弦樂時,或聽到竽,蘆笙,簫的音樂,會感到有一種悠遠,愉快的感覺,能減輕悲傷和憂愁,我想當歸類為徵,屬火。羽當為流水的聲音或古琴,古箏之類樂器。可以使人寧靜,能對抗喜極氣緩,心神散漫不收。
㈣ 宮商角徵羽分別是代表金木水火土中哪一行。分別代表什麼類型的音樂
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
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起源於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五個基本音階,相當於西樂的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沒有Fa與Si),亦稱為五音。
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jué音)、徵(讀zhǐ音)、羽」了。
(4)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擴展閱讀:
同七聲音階相比較,五聲音階的結構有如下特點:
(1)相鄰音級間沒有小二度關系;
(2)相鄰兩音級的距離是大二度或小三度;
(3)宮音和角音之間為大三度。
宮音和角音的確認,對判定五聲音階的調高(宮音的位置)有著重要作用:當五個音按五度關系排列時,宮音和角音處於這個五度音列的兩端,形成五聲音階中唯一的大三度。
由於宮音和角音的大三度音程關系,所以在確認某段樂曲的宮音位置時,只要找出大三度的下方音,即此段樂曲的宮音。這種方法被稱為「宮音定位」。
㈤ 宮商角徵羽代表什麼感情
按照五行學說的對應來說,宮對應思;商對應悲;角對應怒;徵對應喜;羽對應恐。
㈥ 五音中的宮,商,角,徵,羽分別指什麼
五音中的宮,商,角,徵,羽指的是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1 2 3 5 6。
五聲調式廣泛存在於中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中,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民族調式的種種變化和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因此,盡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音樂中都可見到五聲調式,它還是常被稱為「中國調式」或「民族調式」。
五音又是音韻學的術語,是古人依發音部位對聲母的分類和表記方式。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分其順序是:宮—喉音、商—舌音、角—齒音、徵—牙音、羽—唇音。
(6)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擴展閱讀:
現在歌詞里則常用到這五字,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歌曲里《龍文》就有這句歌詞 「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孔雀東南飛,織女會牛郎......」。
歌曲《龍文》為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開心學國學主題曲,該主題曲原來由李谷一、譚晶、小蟲、小柯聯袂演唱,後在201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和2011年國慶晚會上譚晶和陳奕迅演唱。郁可唯曾與湖南衛視漢語橋欄目的一名外國人馬丁合唱過這首歌。
以「宮商角徵羽」為代表的該首歌詞,使得整篇歌詞更有韻味,更有傳統意蘊,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又不失優雅。
㈦ 角徵宮商羽指的是什麼
「宮、商、角、徵、羽」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亦稱作五音。
五音又是音韻學的術語,是古人依發音部位對聲母的分類和表記方式。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分其順序是:宮—喉音、商—齒音、角—牙音、徵—舌音、羽—唇音。
音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古代的音律分為五音和十二律。五音為宮、商、角、徵、羽。
宮屬喉音,五行為土,為五音之首,其音極長極下極濁;
商屬齒音,五行為金,其聲次長次下次濁;
角屬牙音,五行為木,其聲長短高下清濁之間。
徵屬舌音,五行為火,其聲次高次短次清;
羽屬唇音,五行為水,其聲極短極高極清。
(7)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擴展閱讀:
1、宮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
宮屬土,宮調或音樂一開始即由塤吹奏出安詳、平穩的音樂。整首樂曲典雅、柔和而流暢,如同大地涵育萬物、包容一切,遼闊且溫厚。
2、商
商調式音樂,能達到調神、寧心靜腦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肺氣的宣發、肅降。鑼、鍾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堅實的曲風,傳遞出初秋清涼的感受。
商屬金,先強後漸弱的金鑼聲為商調式音樂揭開了序幕;之後由鍾琴明朗而堅實的聲音,娓娓的表現「金」的特性。商調式樂曲,略帶一絲悲傷的氣息但卻不凝重。
3、角
角調式音樂,達到調神、提振情緒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肝膽的疏泄,兼有助心、合胃的作用。
角屬木,角調式由笛聲吹出一片春天的氣,息天地一片欣欣向榮,所見之處皆充滿生機。角調式的特殊構成,恰可描繪出草綠天青、輕風佛面的舒快;流暢輕盈的民樂曲風,也彷佛在邀約聽者同泛遊在明媚的春景。
4、徵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徵調式音樂,可達到振作精神的良好效用;並能調節心臟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氣的作用。熱情高亢的嗩吶與管弦樂的完美演出,充份傳遞激昂、歡樂的氣氛。
5、羽
羽調式音樂特性,達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腎臟、膀胱功能,並抑制心火。柔婉的琴音傳達出如水般的清涼,帶來通體的舒暢自在。
羽屬水,琴音傳神地表現了涓涓山泉匯成小溪、流過峽谷、流過平原的景象。柔和溫婉的音樂,熄去了煩憂的心靈之火,給您一份悠遊在山邊水湄的自在安詳。
㈧ 「宮商角徵羽」是什麼意思
「宮、商、角、徵、羽」,讀音為gōng、shāng、jué、zhǐ、yǔ,這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亦稱作五音。
五聲調式廣泛存在於中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中,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民族調式的種種變化和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因此,盡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音樂中都可見到五聲調式,它還是常被稱為「中國調式」或「民族調式」。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名稱出現於《管子 地員篇》,起源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不是說中國古代沒有七聲音節,而是跟中國人的陰陽五行的宇宙觀有很大的關系。
就象「宮商角徵羽」對應於「土金木火水」五行,同時又對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這個規則也正是符合了我們中國文化所崇尚的萬物化一,天地有合的精神境界。宮音作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
(8)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擴展閱讀:
五音的基本分類
五音又是音韻學的術語,是古人依發音部位對聲母的分類和表記方式。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分其順序是:宮—喉音、商—齒音、角—牙音、徵—舌音、羽—唇音。
音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古代的音律分為五音和十二律,五音為宮、商、角、徵、羽,其中,
宮屬喉音,五行為土,為五音之首,其音極長極下極濁;
商屬齒音,五行為金,其聲次長次下次濁;
角屬牙音,五行為木,其聲長短高下清濁之間。
徵屬舌音,五行為火,其聲次高次短次清;
羽屬唇音,五行為水,其聲極短極高極清;
㈨ 五音的宮商角徽羽 是什麼意思
「宮、商、角、徵、羽」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亦稱作五音。
五聲音階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 2 3 5 6 宮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音樂的發展也有悠久歷史,但古樂曲是五聲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si」。
(9)宮商羽角微各代表哪一類人擴展閱讀:
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唻、咪、梭、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讀jué音)、徵(讀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西(si)」兩個唱名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唻、咪、梭、拉」,全無「發、西」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中國傳統樂學理論對」音階「這個現代概念,分別從」音「」律「、」聲「等不同角度揭示內涵。傳統民族調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個,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在首調唱名的「do、re、mi、sol、la」,稱五聲音階。「五聲」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㈩ 宮商角徵羽指代什麼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決音)、徵(讀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
"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
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
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
【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隋書·音樂志》雲:「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鍾宮。」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鍾宮(均):黃鍾宮(調式)、黃鍾商(調式)、黃鍾角(調式)、黃鍾變(變徵調式)、黃鍾徵(調式)、黃鍾羽(調式)、黃鍾閏(閏宮調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史記·荊軻傳》曰:「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宋人亦有稱變為閏,曰閏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fa);也有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當於fa),又《隋書·音樂志》引鄭譯與蘇夔俱雲「今……『清樂』黃鍾宮(均)以小呂(仲呂)為變徵」。有以變徵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隋書·音樂志》記載,蘇夔曰:「每宮(均)應立五調(式),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式)為七調(式)。」鄭譯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均)須立七調(式)。」眾人從之。在宋張炎《詞源·八十四調》十二宮(均)下,皆有七調(式),列「變徵」之「調式」。
【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宋人有稱其為「閏宮」者。在十二律,有指較宮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si),如《後漢書·律歷志》雲:「黃鍾為宮……應鍾為變宮」;亦有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當於bsi),如《晉書·律歷志》雲「清角之調(音階)以姑洗為宮,……太簇為變宮」。有以變宮為主音為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於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
《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
《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律歷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系。《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了宮為土、征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系。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歷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
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
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於先天八卦之序。
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於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
從樂器的分類認識五音:周代的樂器分類是以製造材料為根據,即所謂的八音。這八音是金(如鍾、鐓、鐃等)、石(如磬等)、土(如塤、缶等)、革(如鼓、〈革+卑〉等)、絲(如琴、瑟等)、木(如〈木+兄〉、〈吾+收的右半邊〉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管、龠、簫、篪等)。我聽完宮商角徵羽的錄音資料時,我覺得可以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區分,當聽到鼓音時,心臟隨著鼓點而感到築築而動。我認為應屬土,子能令母實,鼓音使做為土之母的心會因之而實而築動。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
而在戰爭中要進攻時會擂起戰鼓,為什麼?土克水,水在五行中屬腎,主恐驚,故鼓能減少土兵對戰斗的恐懼而鼓舞土氣。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從側面說明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鼓音當為宮,而在敵人敗退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軍隊盲目追擊中了敵方的埋伏,故鳴金而收兵,金為收斂,金應該為鑼,鍾,或鈸之類金屬樂器,應為商。角應為竹木樂器,如笛,鳥鳴等聲音,聲調較高而婉轉,晨間陽氣升發,聽到鳥鳴時,會感到心胸舒暢,緩解你的憂思。在聽到竹笛的聲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聽到二胡,馬頭琴等弦樂時,或聽到竽,蘆笙,簫的音樂,會感到有一種悠遠,愉快的感覺,能減輕悲傷和憂愁,我想當歸類為徵,屬火。羽當為流水的聲音或古琴,古箏之類樂器。可以使人寧靜,能對抗喜極氣緩,心神散漫不收。
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