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時微子
『壹』 商紂王的兩個哥哥
商帝乙的長子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他看到紂王十分無道,屢次規勸他,紂王十分惱怒,但是又不好殺自己哥哥,於是就不聽勸諫。微子啟沒有辦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帶走,離開了商紂王,投奔周武王,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滅商朝後,微子啟得到了優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於宋,爵位是公爵。後代中有一個談君在戰國時被封在談邑,建立談國,人稱他為「談君」。他的子孫後代就以「談」為姓。因此談姓起源於商朝王室之姓,子姓。
『貳』 商紂王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哥哥叫微子啟紂王父母都想立微子啟為太子
紂王的父親 是殷帝乙 ,紂王是帝乙之少子 ,名受 。
帝乙的王後還是妃子的時候 ,生了一個兒子 ,名字叫做 「啟」,啟就是 「庶出」 。後來啟的母親當了王後 ,又生了一個兒子 ,名字叫做 「受」 ,受 就是 「嫡出」 。
帝乙死後 ,同父同母的庶出的哥哥不能繼承王位 ,王位就傳給了嫡出的 受 ,叫做 帝辛 ,帝辛封親哥哥啟於 「微地」 ,子爵 ,所以又叫做 「微子啟」 。
紂王死後 ,周公封紂王的兒子武丁繼承血脈 。不想武丁和琪子謀反被誅 ,就改封微子啟為上公 ,封地在 宋 ,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一帶 。微子啟的後代以國為姓 ,這就是 宋姓的起源 。
『叄』 孔子和太祖對商朝微子的評價不同反映什麼
不忠於自己的人,還要客氣么..太祖要的是絕對的忠誠,沒看到很多人的下場么..
『肆』 微國的國君是誰商、周朝時期的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周朝時是宋國的國君,在簡介他的姓名時稱,微是國
微國,夏朝時期最早建立於山東的西南部,與商戰爭不斷,屢次戰敗的微人不得不西遷到了渭水中游南岸,今陝西眉縣境內,依附於西周。武王滅商後,微國受到重賞,受封為子爵,在陝西眉縣正式立國,顧周代又稱眉國。
微子是紂王的哥哥,因為封在微(可能是原來微國的地盤),爵位屬於子,名啟,所以叫微子啟。而微子啟在周朝初年被周成王封於商丘,建立宋國,傳承商文化,成為周朝宋國的開國始祖,建都亳並復稱殷商先祖帝嚳所名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所以說微國和微子啟沒有半點關系,微國國君究竟姓什麼似乎也沒有記載。
『伍』 商紂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和組織
紂王是商代最末的君主。帝乙之-子,名受,號帝辛,史稱紂王。他曾經平定東夷,對於推動中原文化向淮河、長江流域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紂王生活糜爛,窮奢極欲。他沉湎於聲色犬馬、酒池肉林,尤其是寵愛妲(托)己,唯妲己之言是從,不納忠言,傲慢群臣。他的智慧足以拒絕大臣們的勸諫,言語足以文過飾非,力氣足以搏擊猛獸。他憑著才能在大臣們面前炫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以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不顧民生疾苦,加重賦稅,用以充實自己的錢庫鹿台和糧庫巨橋。他的宮室里裝滿了從各地收集來的狗馬和各種新奇的玩物。他還大興土木,擴建園林樓台。為了壓制百姓怨恨和諸侯反叛,紂王還施行嚴刑酷法,其中就有極其殘忍的炮烙之刑:用一根銅柱在炭火上面燒烤,逼迫犯人赤腳在上面行走,犯人不堪忍受痛苦,往往跌人炭火中被活活燒死。群臣雖然不滿紂王的所作所為,可是大都敢怒而不敢言。紂王聽不得半點逆耳的忠言,就連敢於直諫的忠臣比干也被其殘忍地剖腹觀心。紂王的殘暴不仁,引起了諸侯和百姓的強烈不滿。
後來,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牧野之戰,紂軍倒戈,紂王徹底失敗,他穿著飾滿寶玉的衣服,自焚於鹿台寶庫。
紂王的凄慘結局緣於他的昏庸無道、暴斂重刑,其所作所為導致眾叛親離,自取滅亡。商紂王是繼夏桀之後中國古代歷史上又一個暴君的代名詞,對以後歷代封建統治者起著極大的警示作用。
妲己助紂為虐的女禍論
《史記》和其他歷史典籍中記載了許多美女亡國的典故。似乎這是一個不可逃避的劫數,每當一個王朝氣數將盡的時候,就必然會有美女出來誤君、亡國。長期以來,"妲己助紂為虐"一直被傳統的歷史評論家作為"女禍論"的典型證據。與此相呼應,還有"妹喜亡夏"、"褒姒亡周"、"驪姬亂晉"、"文姜亂魯"等歷史事實被用作"女禍論"的"層出不窮"的佐證。
其實,這種對歷史結局千篇一律的詮釋,反映出帶有局限性的歷史觀。"女禍論"的鼓吹者或持有者,大多未能超越傳統的男權社會的封建樊籬,他們往往單純從男性的視角出發,維護男權的核心地位,把國家的滅亡、政治的失敗皆歸因於"女禍"。"女禍論"將女性,尤其是美女,視為罪惡的化身,此種觀點有所偏頗。
如果將《史記》中所記載的女性做全面的考察,我們不難發現,還有另外一些女性,譬如女媧之於人.類,塗山女之於夏,簡狄之於商,姜螈之於周,她們仁德兼備,用母性的慈愛關懷民生,繁育部族,成就君國大業。這些女性對於歷史發展的正面作用,顯然也是不容低估的。只是,若是和那些所謂帶來"女禍"的女性相比,這些女性往往存在於一個部族或一個王朝開端的時候。這樣一比較,人們不禁會對歷史產生"成也女性,敗也女性"的雙重困惑。針對這樣的疑惑,片面的"女禍論"又怎能自圓其說呢?
仔細考問"妲己助紂為虐"這一史實,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紂王的昏庸和殘暴,同時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縱然,妲己在一定程度上也曾助紂為虐,但是"為虐"行徑得以實施的內因還在紂王本身,作為外因的妲己即便想要"為虐",也必須通過作為內因的紂王才能起作用。
因此,只有突破歷史的局限,擺脫封建男權意識的束縛,才可能對傳統的"女禍論"做出正確的評判,也才可能對女性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做出全面的、客觀的評價。
酒池肉林
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暴虐不仁,想盡各種方式滿足自己的慾望,比如,大興土木,修建樓台園林;加重賦稅,充實府庫;製作靡靡之音;收羅天下美女、狗馬和各種玩物,不勝枚舉。而酒池肉休作為對紂王腐朽生活方式的深刻描敘,成為了後人用以形容商紂王窮奢極欲的常用典故之一。
商紂王昏庸無道,沉湎於享樂之中。他召來了樂隊和大批舞女,聚集在沙丘,以酒作為池水,把肉懸掛起來作為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相互追逐,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但後來這一成語的意義有所引申,也可用來形容酒肉之多,財富之盛。《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接見西域來使,"行賞賜,酒池肉林,令外國客遍觀各倉庫府藏之積...。漢武帝此舉的目的顯然在於展示國勢之強盛。這里"酒池肉林"自然已無貶義。
比干剖心
商紂王暴虐不仁,暴斂酷刑,這些行為激起了群臣的不滿。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之中還有人敢於仗義直諫。紂王的臣子微子就曾經幾次勸說紂王棄惡從善,但是紂王根本就聽不得逆耳的忠言,十分惱怒,並且揚言誰敢再諫格殺勿論。微子十分失望,他料定商王不可能聽從勸諫,於是就在徵求了太師和少師的意見後,離開了王都。另外一個素以敢於直諫聞名的大臣箕子,看到這種形勢,就趕緊假裝成瘋子,想藉以避禍。意想不到的是,紂王後來還是把他關進了監獄。於是,群臣都敢怒而不敢言,紂王依然我行我素。
比干是一位性格耿直的忠臣,也是紂王的叔伯父。他看到微子離去,箕子佯狂,朝中再也無人敢仗義執言,不禁悲嘆道:"君主有了過錯而不勸諫,這是不忠;怕死就不直言,這是不勇。君主有過就要去勸諫,不採用就去死,這就是最大的忠。"於是比干不顧觸犯龍顏,冒死當庭直諫,指斥紂王的過失,勸說紂王改過自新,行善施仁。紂王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今天倒要看一看。"於是令人殘忍地剖開比干之腹,來觀看比干到底心有幾竅。比乾麵色不改,從容就刑。
比干剖心,進一步揭示了紂王的暴虐和執迷不悟,同時更彰顯了比干忠誠直諫、不畏強暴的精神。比干強諫紂王之前曾說:"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他也因此與箕子、微子並稱殷朝的"三仁",成為了歷代忠直之臣效仿的楷模。
微子出亡
微子啟是商朝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同母之兄。商紂王即位以後,不務政事,暴虐不仁。微子曾經多次勸諫,可是紂王依然執迷不悟,我行我素。後來看到周部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很快將要危及商朝的統治,微子又再次勸說紂王推行仁政。可是紂王卻說:"我生有命,命由上天決定。他能把我怎樣?"
微子知道紂王荒淫無道的行為不會停止,商朝滅亡的日子指日可待。自己何去何從,他的心情十分矛盾,他想一死了之,又想一走了之,可是又怕背上不忠不義的名聲。他自己無法決斷,於是就去詢問太師和少師。太師聽了微子的傾訴以後,說:"天帝降臨災禍滅亡殷朝,紂王上不畏天災,下不畏賢人,又不採納長者的意見。現在,如果當臣子的果真能夠挽救商朝,那麼死而無憾。但是如果自己死了,國家還是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遠走他鄉。"
『陸』 《微子》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佚名
佚名
【原文】
殷既錯天命,微子作誥父師、小師。
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我祖厎遂陳於上,我用沈酗於酒,用亂敗厥德於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姦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仇。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於今!」
曰:「父師、少師,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於荒?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
父師若曰:「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沈酗於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
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用以容,將食無災。
降監殷民,用乂仇斂,召敵仇不怠。罪合於一,多瘠罔詔。
商今其有災,我興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詔王子出,迪我舊雲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顛隮。自靖,人自獻於先王,我不顧行遁。」
【譯文】
微子這樣說:「父師、少師!殷商恐怕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們的先祖成湯制定了常法在先,而紂王沉醉在酒中,因淫亂而敗壞成湯的美德在後。殷商的大小臣民無不搶奪偷盜、犯法作亂,官員們都違反法度。凡是有罪的人,竟沒有常法,小百姓一齊起來,同我們結成仇敵。現在殷商恐怕要滅亡了,就好象要渡過大河,幾乎找不到渡口和河岸。殷商法度喪亡,竟到了這個地步!」
微子說:「父師、少師,我將被廢棄而出亡在外呢?還是住在家中安然避居荒野呢?現在你們不指點我,殷商就會滅亡,怎麼辦啊?」
父師這樣說:「王子!老天重降大災要滅亡我們殷商,而君臣上下沉醉在酒中,卻不懼怕老天的威力,違背年高德劭的舊時大臣。現在,臣民竟然偷盜祭祀天地神靈的犧牲和祭器,把它們藏起來,或是飼養,或是吃掉,都沒有罪。再向下看看殷民,他們用殺戮和重刑橫征暴斂,招致民怨也不放寬。罪人聚合在一起,眾多的受害者無處申訴。
「殷商現在或許會有災禍呢,我們起來承受災難;殷商或許會滅亡呢,我不做敵人的奴隸。我勸告王子出去,我早就說過,箕子和王子不出去,我們殷商就會滅亡。自己拿定主意吧!人人各自去對先王作出貢獻,我不再顧慮了,將要出走。」
『柒』 商朝帝辛和微子是什麼關系
兄弟關系
微子,名啟,是紂王的同胞兄弟,「微」是微子的封地,他最開始封地在山西潞城市,後來前往山東梁山,所以潞城和梁山也稱為微。
『捌』 商朝之微子生平
微子,子姓,宋氏,名啟,世稱微子、微子啟、宋微子。
微子,殷商貴族,殷商帝乙的長子,殷商最後一個帝辛(紂王)的庶兄,周朝初年被周成王封於商丘,建立宋國,傳承商文化,成為周朝宋國的開國始祖,第一代國君,建都亳並復稱殷商先祖帝嚳所名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後世因之稱為宋微子(漢代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為開)。[1]
《呂氏春秋·當務》記載:「紂之同母三人,其長曰微子啟,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紂也,甚少矣。紂母之生微子啟與中衍也,尚為妾,已而為妻而生紂。紂之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啟以為太子,太史據法而爭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紂故為後。」
微子死後葬於宋國國都商丘西南(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建有微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