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罵人和朋友圈罵人
㈠ 微信好友發朋友圈罵人別的好友能看到嗎
在自己的微信朋友發的任何消息(不設置許可權的情況下)微信好友都可以看見的。你的問題應該是你微信里的好友發朋友圈而你的其他好友能否看到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他們雙方沒有添加好友那麼就是看不見的。
㈡ 微信里罵人可以立案嗎
在微信里罵人可不可以立案,要依據罵人的情節而定,如果情節嚴重構成侮辱罪、誹謗罪,公安機關可以立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2)微信群罵人和朋友圈罵人擴展閱讀:
案例:
微信里罵人,法庭上丟人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由於其公開性,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發侵權。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的案子。
在微信或朋友圈上罵人,情節輕微有侵犯他人名譽權風險,情節嚴重則可能構成侮辱罪、誹謗罪,絕非小事。
何謂「情節嚴重」,「兩高」於2013年9月作出的司法解釋中有了明確說法: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
這一司法解釋為網路誹謗行為設定了非常嚴格的量化的入罪標准。比起線下的面對面罵人,在微信或朋友圈裡罵人,證據的獲取、固定更為方便,受害者及時截屏的話,對方刪掉也無妨。
㈢ 關於微信罵人的問題
不犯罪。
吵架而已,這是滿大街都是。
㈣ 對方在微信群里罵人讓他負法律責任,准備哪些
網路上的侮辱與現實中的侮辱要承擔相同的法律責任。即如果侮辱情節較輕,被害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並賠償損失。如果侮辱情節嚴重,涉嫌構成侮辱罪的,可申請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4)微信群罵人和朋友圈罵人擴展閱讀:
在公共場所辱罵他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在網路發達的今天,通過微信群隨意辱罵他人,能否不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日前,廣西大新縣人民法院對一起名譽權糾紛進行判決,答案是肯定的,即判決被告在其朋友圈登載致歉聲明,對原告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800元。
微信作為一種信息交流平台,具有公開性和傳播性。便捷快速,散播廣泛。被告在微信群中發布誹謗、侮辱、貶低原告的信息,並配發原告的個人照片,造成相關信息的公開傳播,引發他人對原告聲譽的猜測,致使原告的名譽權受到損害,侵害了嚴格的名譽權,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
㈤ 急!微信朋友圈罵人要被拘留
如能請對方諒解,或許可以不被拘留。
㈥ 在微信群里罵人,在朋友圈私自發別人的照片和個人帳號以及污言穢語在法律上怎麼處理
1、與本人交涉;
2、聯系該網站,要求工作人員刪除相關內容;
㈦ 在微信上罵人 屬於違法犯罪嗎
1、要看你怎麼罵的(單對單罵的還是在群里或者朋友圈罵的),以及罵的內容是什麼
2、如果是單對單罵人,對方完全可以拉黑你,只要罵人者不換號換著法子騷擾對方擾亂對方正常生活的,不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但如果罵人者換著號去騷擾對方,擾亂對方生活安寧的,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將可能受到15日以下拘留,2000元以下罰款。
3、如果是在群里或者朋友圈罵人,且該群與被罵人者有著密切的關系(區域群、生活群等方面有重合),那要看罵的內容。
如果是確有其事的批評,沒有造謠,沒有侮辱性言辭的,那不屬於違法犯罪。
如果是捏造事實,造謠誹謗的,情節不嚴重的話,屬於侵權行為,侵犯他人名譽權;如果瀏覽者達到5000人,或者轉發者達到500人的,那可能構成誹謗罪。
如果是事實,但罵的內容具有侮辱性質,如果是普通的侮辱言辭,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那是侵權行為,同時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能被拘留、罰款;如果造成嚴重後果(比如受害人自殺、精神失常等),那可能構成侮辱罪。
㈧ 遇到那種在微信朋友圈罵別人的人可如何是好
有本事當面罵啊,在朋友圈罵只能是給你的親朋好友看,這種人果斷屏蔽,不看這垃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