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電商市場規模
『壹』 微信電商跟淘寶電商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想問句,到底什麼是微商?相信有一半以上的朋友會說,在微信上賣東西的唄。
其實不然,微商只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產物,存在於任何一個移動互聯網載體上,它將傳統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的一個資源整合。
只不過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覺移動互聯網載體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這里做個解釋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閉門造車,比如我就有幾個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開了小店,幾個月下來,小生意也是做得紅紅火火。
那麼,微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最根本的區別是購物場景不同。
拿淘寶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個例子。每當我們在登陸淘寶前,每個人心裡往往是抱有一種購物目的。比如天氣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買個禮物諸如此類。而微信購物大多數時候恰恰相反,我們往往是在吃飯休息時間刷個朋友圈,無意看到一件很動心的東西然後才產生的購買動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購買。
嗯,沒錯,微商大多數做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買賣」。而很多人說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買賣」、「社交電商」,我覺得權重並沒有那麼明顯。阿里除了沒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
「社交電商」只是微商的一種運營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為主體模式還是值得我們思考,至少我身邊做起來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傳統的電商運營模式。
在我更多認為,微商之所以在這兩年能夠成為風口上的那頭豬,其實是近年來智能手機的迅速崛起,正好趕上了移動互聯網這股流量的風口而已。當潮水褪去後,最後誰在裸泳自然一目瞭然。
當把微商「社交電商」這件華麗的衣裳脫掉之後,我甚至大膽地認為,微商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不信你看!我給你普及一個驚人的數據。目前為止微商只佔中國電商整體份額1%不到,阿里一家佔了中國電商市場份額80%以上,其他的被京東,唯品會,國美等瓜分掉了。
你肯定會說,「不對啊,你看某某大師可不是經常說他哪個哪個徒弟月入十萬,月流水百萬嗎?」等等,我倒杯水,回來再慢慢跟你說。
我介紹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師」,名字就不公布了,據說是XXX第一人。這年頭,頭銜沒個「第一人」「創始人」之類的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每天他的朋友圈都會發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東西,或者一些成功學的雞湯,偶爾透露一下這個圈那個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實都是轉發另外「大師」的朋友圈信息)總之都是一些正確且沒用的廢話屁話。
他這樣做其實是為了聚集人氣,還真有不少土老闆,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家庭主婦們上鉤。尤其家庭主婦,這是個很特別的群體,他們往往很多本身見識不廣,缺少知識體系,喜歡貪小便宜,往往不甘於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業實現個人價值。
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趙大虎曬了很多誘人的支付寶流水圖後,心裡就呆不住了。這些「大師」把「微商」神話化是正常的事兒,這可是他們的飯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個賺到錢了,他們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這個成功案例。不過現在理性的人越來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萬個「不可能」依然抵不過一個可能性的魅力,這些「微商大師」我更願意稱他們為心理學大師。
潑了這么多冷水,其實微商上確實有幾批人賺了錢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黨。他們打著「月入十萬不是夢」的口號圈地圈人圈錢,但面膜90%都到不了終端客戶手上,全被積壓在代理商這個節點。沒有實現一個流通閉環的買賣註定是一個零和游戲,有人賺錢的同時必然有人虧錢。所以,賺錢的永遠只能賺第一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我重點說一下第二批。
他們是一群實實在在做買賣的人。他們有優勢的貨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運營能力,客戶資源以及其他渠道資源。這種人,其實無論轉移到哪個平台,我相信他們都能把這個買賣做成。
我也屬於這類賺了錢的群體,是做另外的互聯網項目轉行過來的,團隊本身具備一定的推廣渠道(就是大家說的如何加粉絲)才決定投入這個行業。沒有正確的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這是經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個馬雲說,明天看個史玉柱自述後,就全身打滿雞血照葫蘆畫瓢。
我們來看個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次數。如果在四個因素中你一個優勢都不具備,我奉勸一下慎入。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個因素:
第一點,決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沒有一定的推廣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裝實體店,每天進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薦她們加一下你的微信,這就是一種渠道。千萬別相信什麼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傳播這種正確沒用的廢話。我過來人,信我沒錯!
第二點,決定轉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讓別人信任你,信任你產品的能力,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那種整天復制粘貼上家文案,轉賬圖,買家對話圖的請自覺退下。
第三點,客單價與你的產品定位有關。
比如你是做珠寶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學生,那我給你5萬粉絲我也保證你一年也賣不出一件。再有,同類產品決定客單價的是你的產品是否屬於一手、二手還是三手貨源。如果你沒有一手貨源,那你有沒有辦法做出產品溢價?
比如你是賣服裝的,你的雖然不是一手貨源,但你能給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審美建議;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這也屬於你的軟品牌。
第四點,復購率就與太多太多有關了,比如你的產品品質、產品價格,你的售後服務等。
聽了這些,你可能會說,「我雖然這些優勢暫時都沒有,但我願意努力地去學。」嗯,對於真正有夢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說下我讀書時代的一個例子,在初中高中那個年代,身邊同學普遍都有一個清華北大名校夢,每個人都相信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但最終多少人圓了自己的名校夢呢?還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並不是想潑冷水,只是想大家永遠記住的一句話,「成功,永遠只屬於一小部分人。」這是這個社會幾千年形成的叢林法則。
你肯定不耐煩了:瞎扯了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來有沒有前景呢?我先說句題外話,不單單是互聯網行業,整個市場經濟,永遠都是「流量為王」,不信你看為什麼肯德基總要開在人流大的場所而不是開在你家的小區。
「去中心化電商」確實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它不代表著「去流量化」,它只不過是利用微信這樣的社交平台將流量沉澱下來了而已。
「目光聚集之處,必有商機。」微信以5億用戶目穩坐中國最大移動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擁著1億多用戶,這些app裡面肯定潤藏著巨大的商機。現在的市場就像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一樣,百國紛爭,未來幾年,肯定會出現戰國七雄、秦始皇這樣的角色。
就像當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後形成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三大壟斷陣營。又如當年的C2C淘寶,最終會被B2C天貓、京東等漸漸取代一樣。
風停後,一個個被吹上風口的豬也終歸要掉下來。再強的互聯網思維,終要回歸產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滿未知的路上,產品是面對未來一切不確定方向的唯一正確方向。不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夠成功!
『貳』 從微商到微信電商,社交電商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電商的新機會會越來越多,因為它已經和你息息相關了,與越來越多的行業有價值關聯了,機會存量市場更大。
『叄』 為什麼說微信三級分銷將是移動電商未來的趨勢
微分銷模式隨微信龐大的社交人群發展越來越容易,分銷商規模也逐漸壯大,微分銷系統作為現下最流行的商業模式,可以對微商城分銷商進行科學的管理。
首先微分銷系統一大優勢在於可拿傭金,微商城三級分銷指的是對於每一集分銷商都可以發展兩級分銷商,只要賣出產品就有銷售傭金,分銷商可以無限裂變但無論是那一級的分銷商銷售傭金都是一致的。
另外品牌商根據每一個分銷商的下級賣出產品,上級分銷商均可以拿到相應的推廣傭金,但推廣傭金最多可以拿到兩級,因為銷售產生的關系最多為三級。
所有分銷商均可以再發展兩級分銷商,在微信上通過二維碼確立上下級關系。分銷商可以通過銷售業績獲取傭金,理論上分銷商向下可以無限增加。每個級別的分銷商獲取的傭金由莊家確定獲取比例或固定數額。每個分銷商賣出一定商品後,其上級可獲得推廣商品的報酬,該種報酬只能從其下三級及三級以內提取。
整體而言微信三級分銷模式或成為商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但一講到微信三級分銷商城開發,大家首先關注的問題是,微商城的開發貴不貴,開發需要多少錢等,微商城的三級分銷系統並沒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想像的那麼貴,低則幾千,高則上萬,完全取決於企業自己的開發需求,最後在移動互聯網的熱潮之下,傳統企業轉型做三級分銷的微商城商城是非常重要的。
對傳統企業而言,轉型做好微分銷商城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這已經是大勢所趨,如果再不做出改變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肆』 在最近幾年社交電商的發展態勢如何有什麼數據展示嗎
——原標題: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社交化營銷方式將成電商企業標配
中國社交電商行業風頭強勁
社交電商,一種在網路平台上通過對商品內容的分享傳播引導用戶進行消費的新型業態模式,近幾年風頭強勁。「互聯網+」的浪潮下,「社交+電子商務」憑借較強黏性、互動性、精確用戶細分與巨大商業潛力以及較低營銷、時間成本迅速發展起來,2018年我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2624.7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84.7%。
社交電商運行運行機制分析
依託社交流量,社交電商從用戶拉新到留存全生命周期進行更高效低成本運營:拉新階段是依靠用戶社交裂變實現增長,降低獲客成本;轉化階段是一方面可以藉助熟人之間的信任關系提高轉化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社群標簽對用戶做天然化的結構劃分,從而實現精細化運營;留存階段是指社交電商的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薦者,在二次營銷的過程中實現更多的用戶留存用戶。
社交電商運行運行機制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微信商城相比傳統電商平台具備哪些優勢
優勢一:微信平台擁有巨大的市場就目前的數據而言,微信用戶已經達到10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活躍度高,而且用戶多為中產階層,屬於社會大眾消費主體,有較高的消費能力,所以每一位微信用戶都可以成為微信電商潛在的消費者。
優勢二:微信電商更加親近用戶
對於大多數的移動用戶來說,微信是一天當中使用最多的手機App,因此以微信公眾號形式的商家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用戶親近,真正成為用戶身邊的移動電商。同時微信更易於商家維護與用戶的關系,對用戶進行有效管理。
優勢三:微信電商極具便捷性
微信是目前基於社交的最為簡潔的一款App,其對公眾號進行了訂閱號和服務號的分類,形成了用戶通向商家的便捷渠道,而且對於商家來說公眾號操作形式簡單,容易讓用戶接受,方便上手。
優勢四:微信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
相較於傳統的電商,對於潛在消費者用戶,在微信上的每一個競爭者都是公平的,沒有所謂的流量分配以及各種排名的特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開始。微信的封閉性也使得潛在消費者不會受到競爭者的騷擾。
優勢五:微信電商便於開辟海外市場
微信的發布超過20種語言版本,也擁有較多的國外用戶,對於中國商家來說通過微信電商有利於開辟海外市場。比起傳統電商來說,開拓海外市場會更加方便,省時省事省力。
『陸』 微信支付的億發展電子商務是什麼
不同意微信為更多騙子提供傳銷平台的說法。這種說法有失偏頗
不能光看到微信朋友圈裡面微商霸屏就給微信平台蓋一個偏帽。沒錯微信給騙子提供了平台,但不能忽略微信平台對於商業發展的作用。
2016年微信公眾號突破千萬,這裡面有絕大部分是企業、商戶、甚至很多政府部門也進入了微信公眾平台。
那對電子商務的影響,現在微信公眾平台推出的微商店就可以看出,發展勢頭非常猛烈。這里的微商店又給企業直銷提供了一個好機會,就像企業在淘寶直接開店一樣,企業在自己的微信公眾平台直接賣起了商品,省去了分銷的多個環節,企業利潤肯定要高過分銷時期。那既然利潤比較高,哪個企業還願意去做利潤比較低的分銷?
所以總結,微信對電子商務的影響將來會和淘寶相提並論也說不定。
『柒』 電商的市場到底有多大,為什麼各大平台都在電商領域發力呢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電商。
各媒體平台朝電商法里的主要一個原因就在於:流量需要變現。
捏在手裡的流量,光是捏著那不是浪費?那嘩啦啦的流量,就是嘩啦啦的錢。抖音用戶多少?活躍用戶多少?微信qq這種國民級社交平台更不用說。平台里到處都是流量,而電商就是目前最容易也是最好的將流量變現成money的方法。
拿抖音來說,抖音有抖音小店,根據DataEye-EDX的數據來看,光是比較冷門的二類電商領域,每日的日銷量就在兩百五十萬上下。
數據來源於:DataEye-EDX
放眼整個電商行業,整個零售市場。中國14億人口,或許並非人人都在用電商,但隨著二類電商和傳統電商同時發力,下沉市場和上浮市場消費者被逐步瓜分,越來越多的人會開始接受和使用電商。
哪怕不用電商平台,用微信,用抖音,用任何帶有流量的平台都會接觸到電商。比如頭條、抖音、微信朋友圈甚至一些網賺游戲都會有電商產品的信息流廣告。
『捌』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算電商交易額嗎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否算電商交易額取決於您公司的會計制度,正常來講,您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收取的錢款也會入賬,所以是應該算電商交易額的;
詳細的情況,建議您詢問您公司的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