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第一篇微信
『壹』 微信企業號開通的第一篇文章怎麼寫
微信企業號與訂閱號、服務號不同,不能直接發表文章。必須後台登陸進去安裝應用。
步驟如下:
登錄微信企業號管理後台,點擊左側「應用中心」菜單,進入應用中心管理頁面,這里的每一個應用都類似我們的微信公眾平台服務號,有自己單獨的功能設置,即可以修改應用配置信息也可以新增應用。
點擊原有的應用可查看應用的詳細信息,還可以修改其配置,如:應用頭像、名稱以及功能介紹;設置應用可信域名(註:設置的應用域名須通過ICP備案的驗證);切換模式(普通模式以及回調模式);應用可見范圍修改(除了平台原有的企業小助手應用不能修改此項,其他自己增加的應用都可以修改)。
如果你是使用其他域名的(即開發模式),可以切換選擇「回調模式」,只要在裡面填好配置回調URL及密鑰就好了。如果是使用微信企業號自身後台的可以直接選擇「普通模式」即可,裡面可以設置自動回復和自定義菜單。
創建新應用,請直接點擊應用管理頁面上的「+」號,在彈出的應用信息窗口填寫好內容。然後選擇應用可見范圍,這個按照你自己的要求選擇即可,當然沒有分組的話請先到通訊錄那裡添加好先。
確認好,再點擊底下「完成」按鈕即可。這樣,一個新的應用就誕生了。添加完後,在應用管理頁面會顯示出來,當然這個時候還可以點擊它進行一系列的信息修改與發布。
微信企業號應用方面可以參考:http://ke..com/link?url=-__DMkJFT0qhzsJWBLPi_
『貳』 微信電商到底該怎麼做
1個人用戶,可以申請訂閱號聚粉推廣銷售。也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微店來做微營銷。
2個人用戶或者企業用戶都可以通過朋友圈去推廣銷售。
3企業用戶可以申請訂閱號或者服務號,服務號認證開通微支付功能,開微信小店或者京東微店或者第三方微店都可以進行微營銷。多發有意思的東西,內容為王,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快手1+1電商怎樣加他的微信
任何值得關注了,他直接掙他跟你私聊玩或者加好友啊,對方發給微信加好友。
『肆』 電商做微信公眾號需要開發什麼功能方便用戶
從2015年開始,至今,只有拼團還在流行,而且發展比以前更好了。傳統商城,分銷,這些都不溫不火。所有的電商平台,都在做拼團,京東是常態化,淘寶聚劃算偶爾玩玩。拼多多是完全做這個的。蘑菇街美麗說,貝貝網,密牙,等,包括 聚美優品,都在做拼團。微信,電商,社交,拼團。
『伍』 微信電子商務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微信出來的初衷不是做電商,是後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微信用戶開始用朋友圈做微商,從此才開始有了公眾號,訂閱號,微支付,微認證這些
『陸』 微信電商怎麼做
說個大概的步驟
1、你需要一個微信公眾號
2、找到個可以開店的平台
3、兩者綁定後就可以開店賣東西了
4、宣傳工作
『柒』 微信電商跟淘寶電商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想問句,到底什麼是微商?相信有一半以上的朋友會說,在微信上賣東西的唄。
其實不然,微商只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產物,存在於任何一個移動互聯網載體上,它將傳統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的一個資源整合。
只不過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覺移動互聯網載體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這里做個解釋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閉門造車,比如我就有幾個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開了小店,幾個月下來,小生意也是做得紅紅火火。
那麼,微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最根本的區別是購物場景不同。
拿淘寶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個例子。每當我們在登陸淘寶前,每個人心裡往往是抱有一種購物目的。比如天氣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買個禮物諸如此類。而微信購物大多數時候恰恰相反,我們往往是在吃飯休息時間刷個朋友圈,無意看到一件很動心的東西然後才產生的購買動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購買。
嗯,沒錯,微商大多數做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買賣」。而很多人說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買賣」、「社交電商」,我覺得權重並沒有那麼明顯。阿里除了沒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
「社交電商」只是微商的一種運營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為主體模式還是值得我們思考,至少我身邊做起來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傳統的電商運營模式。
在我更多認為,微商之所以在這兩年能夠成為風口上的那頭豬,其實是近年來智能手機的迅速崛起,正好趕上了移動互聯網這股流量的風口而已。當潮水褪去後,最後誰在裸泳自然一目瞭然。
當把微商「社交電商」這件華麗的衣裳脫掉之後,我甚至大膽地認為,微商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不信你看!我給你普及一個驚人的數據。目前為止微商只佔中國電商整體份額1%不到,阿里一家佔了中國電商市場份額80%以上,其他的被京東,唯品會,國美等瓜分掉了。
你肯定會說,「不對啊,你看某某大師可不是經常說他哪個哪個徒弟月入十萬,月流水百萬嗎?」等等,我倒杯水,回來再慢慢跟你說。
我介紹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師」,名字就不公布了,據說是XXX第一人。這年頭,頭銜沒個「第一人」「創始人」之類的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每天他的朋友圈都會發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東西,或者一些成功學的雞湯,偶爾透露一下這個圈那個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實都是轉發另外「大師」的朋友圈信息)總之都是一些正確且沒用的廢話屁話。
他這樣做其實是為了聚集人氣,還真有不少土老闆,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家庭主婦們上鉤。尤其家庭主婦,這是個很特別的群體,他們往往很多本身見識不廣,缺少知識體系,喜歡貪小便宜,往往不甘於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業實現個人價值。
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趙大虎曬了很多誘人的支付寶流水圖後,心裡就呆不住了。這些「大師」把「微商」神話化是正常的事兒,這可是他們的飯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個賺到錢了,他們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這個成功案例。不過現在理性的人越來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萬個「不可能」依然抵不過一個可能性的魅力,這些「微商大師」我更願意稱他們為心理學大師。
潑了這么多冷水,其實微商上確實有幾批人賺了錢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黨。他們打著「月入十萬不是夢」的口號圈地圈人圈錢,但面膜90%都到不了終端客戶手上,全被積壓在代理商這個節點。沒有實現一個流通閉環的買賣註定是一個零和游戲,有人賺錢的同時必然有人虧錢。所以,賺錢的永遠只能賺第一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我重點說一下第二批。
他們是一群實實在在做買賣的人。他們有優勢的貨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運營能力,客戶資源以及其他渠道資源。這種人,其實無論轉移到哪個平台,我相信他們都能把這個買賣做成。
我也屬於這類賺了錢的群體,是做另外的互聯網項目轉行過來的,團隊本身具備一定的推廣渠道(就是大家說的如何加粉絲)才決定投入這個行業。沒有正確的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這是經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個馬雲說,明天看個史玉柱自述後,就全身打滿雞血照葫蘆畫瓢。
我們來看個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次數。如果在四個因素中你一個優勢都不具備,我奉勸一下慎入。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個因素:
第一點,決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沒有一定的推廣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裝實體店,每天進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薦她們加一下你的微信,這就是一種渠道。千萬別相信什麼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傳播這種正確沒用的廢話。我過來人,信我沒錯!
第二點,決定轉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讓別人信任你,信任你產品的能力,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那種整天復制粘貼上家文案,轉賬圖,買家對話圖的請自覺退下。
第三點,客單價與你的產品定位有關。
比如你是做珠寶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學生,那我給你5萬粉絲我也保證你一年也賣不出一件。再有,同類產品決定客單價的是你的產品是否屬於一手、二手還是三手貨源。如果你沒有一手貨源,那你有沒有辦法做出產品溢價?
比如你是賣服裝的,你的雖然不是一手貨源,但你能給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審美建議;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這也屬於你的軟品牌。
第四點,復購率就與太多太多有關了,比如你的產品品質、產品價格,你的售後服務等。
聽了這些,你可能會說,「我雖然這些優勢暫時都沒有,但我願意努力地去學。」嗯,對於真正有夢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說下我讀書時代的一個例子,在初中高中那個年代,身邊同學普遍都有一個清華北大名校夢,每個人都相信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但最終多少人圓了自己的名校夢呢?還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並不是想潑冷水,只是想大家永遠記住的一句話,「成功,永遠只屬於一小部分人。」這是這個社會幾千年形成的叢林法則。
你肯定不耐煩了:瞎扯了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來有沒有前景呢?我先說句題外話,不單單是互聯網行業,整個市場經濟,永遠都是「流量為王」,不信你看為什麼肯德基總要開在人流大的場所而不是開在你家的小區。
「去中心化電商」確實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它不代表著「去流量化」,它只不過是利用微信這樣的社交平台將流量沉澱下來了而已。
「目光聚集之處,必有商機。」微信以5億用戶目穩坐中國最大移動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擁著1億多用戶,這些app裡面肯定潤藏著巨大的商機。現在的市場就像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一樣,百國紛爭,未來幾年,肯定會出現戰國七雄、秦始皇這樣的角色。
就像當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後形成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三大壟斷陣營。又如當年的C2C淘寶,最終會被B2C天貓、京東等漸漸取代一樣。
風停後,一個個被吹上風口的豬也終歸要掉下來。再強的互聯網思維,終要回歸產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滿未知的路上,產品是面對未來一切不確定方向的唯一正確方向。不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夠成功!
『捌』 如何正確利用微信商城做公眾號的電商開發
一般會先和你梳理確認一遍需求,確定你想要做的是怎樣的小程序,功能是什麼,開發難度怎麼樣,然後評估整個開發周期和所需要的人力成本等,最後才能給到報價。
如果功能復雜、開發周期長,價格自然就高,少則幾千上萬,上無封頂。當然,價格主要分兩種:模板和定製。
如果預算有限,你可以找已經有相應模板的開發公司。比如微官網商城、新餐飲、新電商、教育培訓、服飾鞋包、教育培訓、直播微課堂、汽車服務、裝飾裝修、生產製造等常見的小程序商城模板。畢竟從頭到尾重新開發搭建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大部分企業都會選擇合適的模板,直接購買套用,隔天就能部署上線。
先看現有模板的功能可不可以滿足你業務的需求,如果大體上可以滿足,但想新增幾個功能點,那你就可以考慮讓公司做二次開發。這樣算下來,性價比就比完全開發要劃得來。
開發流程大致如下:
1.確認產品定位以及詳細的功能需求;
2.評估整個開發周期和所需要的人力成本等,給到報價。
3.確認需求方案以及報價,簽訂合同,成立項目組。
4.需求調研,UI設計,雙方確認後進入到開發,介面開發還有數據對接等。
5.反復測試並修改bug,最終上線。
『玖』 微信電商怎麼操作
微信電商要根據微信的不同情況來操作,例如個個人微信和訂閱號和服務號的玩法是不同的:
1、個人用戶,可以申請訂閱號聚粉推廣銷售。也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微店來做微營銷。
2、個人用戶或者企業用戶都可以通過朋友圈去推廣銷售。
3、企業用戶可以申請訂閱號或者服務號,服務號認證開通微支付功能,開微信小店或者京東微店或者第三方微店都可以進行微營銷。多發有意思的東西,內容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