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產品被爆假貨
1. 微商買到假貨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
買東西最好在實體店或者旗艦店購買,以免買到假貨不好維權。在微商處買到假貨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能夠維權成功的人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私下和解了事。怎樣才能預防在微商那裡買到假貨呢?買到假貨後該怎麼維權?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其中「明確的被告」是指必須要有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或者法人、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所以在我們跟微商達成交易前,不妨讓賣家提供身份證照片及微信支付管理頁面中實名認證中心顯示的信息截屏,這一步能夠確保我們在最後走法律程序時能找到起訴對象,否則法院是不會起訴的。
其次,在購買前,要明確確認商品信息,盡量保存文字信息,對一些模糊的地方要向對方確認清楚,如果賣方含糊不清,可以直接由自己輸入文字內容,向對方確認是否准確,同時把這些信息保存,一旦出現貨不對板等情況,可以確保有證據。
2. 微商做的產品是不是假貨的敢相信嗎
很多都是真的
最好去買你認識的信任的朋友的貨物
這樣會保險一點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3. 微商產品廠家查串貨也說是假貨,店家怎樣維權
目前好像是不好弄 只能找你的上家了
4. 微商賣假貨怎麼投訴
1,在微信朋友圈上銷售假冒商品,雖然在銷售的方式、渠道上和傳統售假有差別,但售假本質是一樣的,對此的判決依據也是一樣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具體罰金金額將以經營額的1至5倍進行處罰。
其中,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銷售金額在2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該銷售金額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後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2,在微信朋友圈上售假,即使標注了「不是正品」之類的信息,只要銷售額達到一定數量,也屬於違法行為。除了刑事訴訟之外,相關品牌還能通過民事訴訟的形式進行追償。
3,當下微信等網路平台興起,微商售假的現象越來越多。現有的法律對此進行裁決,總體上是適用的。但是,如何加強監管、如何在監管手段、方式上進行跟進,現有法律還是很有必要作相應的調整。
5. 在微商那裡進貨進到假貨怎麼辦
先收集證據(包括你們的聊天記錄、交易方式以及對方的個人信息),可以進行微信投訴,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可以去當地的工商局舉報處理,還可以找消費者協會投訴維權。
這里提供詳細的微信投訴方式:
1、首先打開微信,找到與賣假貨騙子的微信聊天對話框。
2、點擊她的頭像,查看她的資料頁面,打開右上角選項。
3、在彈出的選項中我們選擇對其投訴。
4、可以根據自己遭遇的經歷選擇符合的投訴理由,筆者遇到這位是一個打著正品旗號靠賣高仿產品的求暴利的,所以筆者選擇投訴她發布仿冒品信息。
5、跟著會有提示舉報流程,和告訴你需要什麼樣的證據截圖,只要對方真實存在違規,一般取證還是比較容易的。
6、證據圖片上傳好以後直接點擊提交。
7、提交後靜靜等待審核即可,有結果以後會受到微信反饋信息,核實存在違規後,會對該賬號進行處罰,情節嚴重涉案金額較高的將會收受到法律制裁。
希望你早日解決這個問題,有效維護自己的權利,以後也要小心防止上當受騙。
望採納,謝謝
6. 在微商買到假貨可是簽收了怎麼辦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一、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後,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採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正常要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經營者故意推卸責任,認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生產廠家的事,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因此,當消費者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時,如經營者推卸責任,認為是生產廠家的問題,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時,消費者應當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能挾在中間讓廠家和經營者當「皮球」踢。要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針對經營者以店堂通知、聲明、告示為由,拒不承擔責任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因此,當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和服務問題與商家交涉、協商時,千萬不能為其店堂內服務規則或商品銷售告示所約束,這些服務規則與法無據,沒有法律效力,應視為無效規則。
二、投訴、調解
投訴的定義: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投訴的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行政申訴
申訴的定義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後,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何進行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消費者申訴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並載明下列事項:(1)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2)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4)申訴的日期。必要時,消費者可委託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託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後,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提起訴訟的定義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1)刑事訴訟;(2)民事訴訟;(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於民事訴訟范疇。
提起訟訴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
(1)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符合以上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才會予以受理。
7. 微商泛濫,假貨橫行,如此下去微商難做,背後是否潛藏商機
現在微信上處處可見的微商在進行簡單粗暴的刷屏,真假難辨,但是你想想,真正的好東西、大品牌會這樣無限制的胡亂刷屏,惡意傳播嗎,會這樣去傷害他們自己的品牌價值嗎?大家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不要被他們蒙騙。
1、看品牌,很多無良微商的產品都是小作坊生產出來的,沒有相應的產品證書,他們亮出來的都是假的、不實的
2、看你的好友與你的關系情況,真正關系好的朋友不會把無良產品賣給你
8. 做微商拿到假貨怎麼辦
做微商拿到假貨的處理方法是:
1、聯系供應商,告知是假貨,要求換貨或退款;
2、如果供應商不同意換貨或退款,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以維護自身權益;
3、如果無法聯系供應商,只能把商品銷毀了。
9. 我的兩款不同品牌的微商產品昨天同一天被投訴售假說未生產,如果我不申訴會有 什麼後果扣分或者罰錢嗎
你這問題應該不是微商平台,所謂微商不存在這種問題,無管制地帶賣啥都有。這問題應該是淘寶平台,後果你自己打開賣家中心-體檢中心就能看到,這種處理是前置處罰。你申訴或者不申訴都可以提前看到處罰結果。
你申訴不成功或者不申訴的後果並不唯一,需要根據情節輕重決定,可以是售假嚴重違規扣2分,可以是售假嚴重違規扣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