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電商運營微信群
❶ 電商微信群
就是移動電商
在微信平台上做營銷銷售的商家就叫微信電商
❷ 從事電商,有沒有較好的微信群管理軟體
微信群管理軟體之前大家都用的wetool。但是最近被封了。但是也不用擔心,封了,肯定也有解決方法的。官方已經給出了。
用企業微信可以代替,Wetool有的大部分功能企業微信都有。但是企業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次數還是受到了嚴格限制。
這點可以用微商相冊解決,微商相冊的一鍵轉發朋友圈功能是眾所周知的好用,還有群發功能也很棒。如果企業微信+微商相冊。那就無敵了。
❸ 如何進行微信群運營
1. 關於話題
為了提高群里的活躍度,我每天在群日報里提出一個話題(當然是我精心想的話題)。但是,連著三天竟然沒人搭理我發的話題……我很郁悶啊,我設置的話題這么有價值,你們怎麼不討論呢??
後來在研究群里的聊天記錄的過程中我發現,針對群友提出工作上的疑問,大家都非常積極地討論。不管真懂還是假懂的,都給他獻言獻策。於是,我們設定了一條新群規:每個新群友進群時,除了要自我介紹,還要提出一個疑問。
在群規設立之後,群內每天都有新鮮的話題,在我不幹預的情況下,群友都能自己產出有價值的答案,比我手裡不討好的設定每日好題好太多了。
所以第一條就是:以新群友的疑問作為每日話題。
2. 群日報
開始我設計群日報的初衷有兩個,一個是養成群友每天看群的習慣;一個是節約大部分人的時間,想看群內干貨的人不必往上翻很多聊天記錄了。
現在根據群友的反饋,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群友向我反饋,每天早上8點都養成看群日報的習慣了,並且很喜歡我對互聯網動態和群內精華的點評。這個對群管理員是有要求的,你需要是這方面專業的人,或者跟她們是同一個興趣的人。
總結一下這個點就是:每天固定時間發群日報。
3. 管理員示範
在運營社群之初,我是希望群友能產出有價值的信息,希望他們的回答能都再認真詳細一點。
但是,我光希望他們沒有用啊,又不能強制他們做什麼,如果跟她們說「把回答編輯的更詳細一點就很好了呢」
是不是太蒼白無力了呢?
於是我自己首先去認真詳細回答問題,針對群友有價值一點的問題,我連續幾次回答字數都超過了300個字。
這樣進行了幾次之後,開始出現群友的長文回答,一個、兩個、三個……慢慢的,群里的風格從打醬油變成了嚴肅認真專業的「知乎風格」。群友們的回答越來越有深度,群內產生的價值越來越多,這樣的群,誰不想每天打開看看呢?
總結一下這一個點就是:管理員做出群內示範。
4. 群公告
群公告的作用類似於產品使用說明,是新人了解群的第一步。所以應該在群公告中凸顯出群的氛圍,標明要求新群友做的事情:比如進群自我介紹+提出一個疑問。
5. 善於使用@符號
這個經驗,我也是在偶然中發現的,我偶然一次總結群內精華的時候@了一下群友,然後她跑過來跟我說,被@了好開心好有成就感啊。我才發現,原來大家這么喜歡自己被重視,哪怕只是在群里@一下,也能收獲這么多的成就感。所以在以後的群日報或者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都@一下這個人,在群友回答優秀的時候,也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贊賞。這樣去運營,可能會提高群友的忠誠度和依賴度。
❹ 怎麼運營和管理微信群
一、定位:面向哪些微信用戶
如果你是做化妝品的,那麼你面向的用戶,應該要是「白領、寶媽」等女性;如果你是做企業管理培訓的,那麼你的用戶應該是「高級白領」;如果你是做大學生用品或者英語雅思培訓之類的,那麼你的用戶應該是「大學生」群體。
二、價值輸出
你可以為你的微信用戶提供什麼價值?你是可以教你寶媽等女性如何化妝如何活得更有特色,還是你擅長企業管理,或者是你可以對大學生進行英語培訓?
總之,你自己本身需要能夠進行價值輸出,或者藉助別人/朋友,進行價值輸出,這樣,你的用戶才會願意來。
三、信任背書
別人為什麼要加入你的微信群?除了你說你可以進行價值輸出外,你可能還需要找一個信任背書。
所謂信任背書,就是案例,讓別人知道說,你是有能力的,你確實是可以提供到你說的價值輸出。
方式可以是你之前做出過的成績,或者讓行業內的有影響力的人,為你做推薦。
四、推廣
做好上面的這些,你就可以做推廣了。
推廣的方式有:互推;邀請朋友,然後在讓朋友幫忙邀請;開課;廣告等。
❺ 有很多的微信群幾千人該怎麼運營賺錢
全部准備好。就開始群推送吧。推送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加你。加你的人通過後。然後在朋友圈在發一次。這樣基本用戶都會知道你是做什麼的。在千群推送的時候一定不要中途中斷不然不要從新用軟體發一次。
如何在500個甚至上千微信群運營推廣和賺錢? 流量 微商引流 網路營銷 經驗心得 第6張
我這次是推送了500群 ,時間在一個小時多最後提交表單成交的有10多個。也不是很多。但是效果很好。你也不要指望群推廣 ,推廣多少群就有多少人購買你的服務。因為群質量直接影響盈利。第一次群推送成功第二次就好推廣了,每次推送的時候一定要變換一下模式。
微信群賺錢模式:
以我分享過的案例和我親身體驗過如何在微信群賺錢方法告訴大家?
從一開始設計海報到圖文推送,無非三件事:第一:賺錢 第二:引流 第三:品牌知名
我其實三個都做了,500個群我都發布了是不是品牌讓大家知道了,大家也通過我在群里發送的干貨,得到大家認同,大家也加我為好友,加好友就會和你聊天,進行成交,因為用戶前期已經了解了你產品,只是要想更進一步了解你這個人。
如何在500個甚至上千微信群運營推廣和賺錢? 流量 微商引流 網路營銷 經驗心得 第7張
紅包收支明細
好友添加,邀請付費入群
如何在500個甚至上千微信群運營推廣和賺錢? 流量 微商引流 網路營銷 經驗心得 第8張
模式都基本一樣。無非就那點東西,只要去做就有收獲、如果不做什麼都沒有。
現在都什麼社會了是工具社會只要你動腦想要什麼一搜索就有。接著你要設定好推廣內容以什麼方式去推廣包括邏輯一步一步讓用戶進入你的包圍圈,最終成交。我記得有一次我群推廣一次一個小時有200用戶加我個人微信號,從那個時候起我就說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效果最明顯。最實際。
看似簡單的過程,需要你不斷思考、反復實踐去完成。做任何事並沒有一蹴而就的簡易方式,一步一步踏實實踐是你完成最終目標的最有效方式。
❻ 電商創業高質量微信群誰知道有哪些
學習直通車,可以細聊。8年車手2000位電商人交流運營知識。
❼ 有電商的qq群或微信群嗎,有的可以拉下我嗎
你可以直接在QQ群來搜索「電商」然後自己加群即可,微信的話,一般很難加到這樣的群
❽ 一個高質量的微信群是怎麼樣運營的
說具體操作之前,我要先釐清社群的概念——
社群不是社區,社群是某一群聚集的人,社區是在某一區域上聚集的一群人。
社群不是粉絲經濟,粉絲經濟只是社群營銷的一種,屬於社群中愛好類別的某一分支。
社群的營銷價值已經不用多廢話了,一群具有某一共同點的人聚集在一起,做營銷的人聽著就兩眼冒精光,這特么簡直是最省力的精準營銷對象。所以現在各種社群才嗷嗷嗷地往出冒。
這篇主要分為冷啟動、熱運營和自生長三個部分,我著重說前兩個部分。
廢話不多說,我打算3000字以內把要說的事說完,否則你們丫的又不耐煩。
如何做好社群運營?
一、冷啟動:種子用戶
1. 什麼樣的用戶才「配」做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其實談的人很多了,但是我要說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配做種子用戶,也不是第一批人就叫種子用戶。
一些講座群,群主非常辛苦地請各種大伽來做講座,講座時效果不錯,但是沒有講座時,這個群馬上就半死不活了。為什麼?群主百思不得其解啊。因為這個群沒有「土生土長」屬於自己的大咖!
想一想,假如知乎只是請李開復、葛巾偶爾來做一次演講,不只是大咖自己覺得與這個社群沒關系,沒有緊密的連接,社群用戶也會覺得沒有黏合力,社群沒有吸引力,吸引他們的只是偶爾來做客的大咖而已。
一個社群一定要有自己的大咖!大咖就要從種子用戶中來——種子用戶一定要具有某種特點,使他「配」成為這個社群的種子用戶。他們要麼具有吸納新人的特質,要麼就要具有維持老用戶黏性的特質。
這就要說到社群一定要有一定的復雜性了,雖說是具有某一共性的人聚集在一起成為社群,但是這種類同性在短暫的「哇靠終於找到同志了」的新鮮感和歸屬感過後,只會帶來乏味。
曾經有個關於同學群結構的笑話——1、要有一個傻不拉嘰的群主。 2、要有幾個風姿不減當年的萬人迷。3、要有幾名不甘老去的世俗憤青。4、要有幾個三天兩頭曬養生的專家。5、要有幾個有事沒事經常對掐的好友。6、要有時不時蹦出幾句冷幽默的疑似思想家。7、要有掌握各種小道消息的「內部」人士。8、要有幾個愛發黃段子的奇才……一共18類,我就不多貼了,又沒有人按字數給我稿費。
說這段話的意思是:種子用戶一定要精心篩選!請像綜藝節目選不同定位角色一樣去選取你的種子用戶!一個社群里,一定要有能夠承擔不同任務的人,他們之間的沖突、張力、吸引、討論等才會維持一個社群的基礎活性。這就是用戶結構的問題。
在營銷經典著作《賣輪子》里提到了幾種關鍵的角色:比如締結者——擁有超強的個人魅力,是夢想和未來的販賣者,僅靠一兩次接觸就能成交;向導者——對技術十分了解,能夠根據不同客戶要求研發解決方案;關系建設者——善於靠日積月累的公關贏取客戶信任,能夠盡可能為客戶利益著想;銷售領袖——帶領一眾普通銷售人員,用標准化的客戶服務賣盡量多的產品。
套用到社群里,起碼要有牛逼的專業人士,他們可能古板嚴肅宅男屬性但是專業知識很牛逼或者資源很雄厚;還要有擅於插科打諢鏈接各方關系的萬金油,他們的人緣特好,能賣萌能賣腐,情商特別高;還要有一些比較能挑起話題點的話癆型人物、一些總是能拿到小道消息的靈通人士等等等。
你如果仔細看綜藝節目就會發現基本套路就是如此:一個比較博學比較話癆的靈魂主持人、一個常常犯二插科打諢的捧哏副手以及一個經常被黑出翔但還是蠢蠢惹人愛的萌貨。這部分說太多了,過。
2. 如何獲得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這階段肯定要靠人力,靠人去推。怎麼找?一是靠人脈推薦,二是笨方法,根據你的社群的定位,去微博、知乎、豆瓣、天涯甚至草liu等社區去挖,挖那些滿足你剛才制定的用戶結構的人,挖活躍度高、產出也高的人,挖意見領袖。一對一的溝通效果更好,這階段就別想省勁。至於人家為什麼來你這兒?請看下一節。
3. 如何建立維系種子用戶的機制?
萬變不離其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存、安全、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這方面其實用句術語說叫「社群的核心價值」,翻譯成人話就是:這個社群能夠為用戶帶來哪些利益?這要是想不明白,社群也別整了,因為你都沒想明白聚集起這幫人來干什麼。
還是解釋一下吧,假如你是用戶,你加入一個社群是為了什麼?是獲取知識?還是相親約P?還是找工作?還是資源對接?其實一言以蔽之,互聯網的最大優點就是降低尋找成本,尋找什麼?忘了是58還是趕集網的廣告詞了,說得特明白:找工作找對象找房子找飯館……甚至是找錢和找投資機會。那麼有人問了:這些網站都做得那麼全了,社群還能在這方面做出什麼花樣來?這位朋友我得說你很有思想,很擅於思考問題。對,社群與這類網站的區別是什麼?社群是基於強關系的,具有更高的信任度。你是相信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還是更相信線上聊過線下見過的熟人?
有點說跑了,話說回來。秋葉這個人總結過七個社群短命的原因,什麼失焦、蒸發、無聊、無首、暴政、騷擾和陳舊,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原因:沒有持續為用戶帶來價值。
總結一下就是二十個字:線上多溝通,線下多聚會,定期有話題,沒事搞獎勵(物質以及精神最好都有)。比如知乎建立的投票排序制度(事實上我覺得知乎就是一場政治實驗),以及線下沙龍和聚會等。再比如正和島搞的線上社區+線下私董會+島鄰大會等等。
不多說了,但是一定要額外注意的一點:種子用戶一定要有特權!這種特權或者表現在名稱上,或者表現在某種產品的優先試用上。沒人願意輕易放棄到手的東西,哪怕這東西是虛擬的浮華的,這種特權可以維持種子用戶的熱度和黏性,也會激勵後來用戶維持活性,憋跟我說網路社群就是去中心化的,也憋跟我扯什麼公平公正公開民主平等,這就是個階級社會好伐~分不清「是然」和「應然」的都回去補課!
二、熱運營:機制的重要性
1. 社群門檻
一個社群一定是要有門檻的,門檻內是一種身份識別,沒有門檻很快就不是社群了,會進來很多奇怪的人,比如專門貼小廣告的,比如傳銷來發展下線的,憋小看這些人,絕對具有毀掉一鍋湯的能力。社群有一定的門檻,比如愛好興趣、比如邀請鏈、比如同一地域、比如回答問卷等,某種程度上會提升用戶對社群的歸屬感甚至榮譽感。這方面也有很多例子,比如美國高校兄弟會等等,自己去查。
2. 制度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何處理糾紛?要有一定的獎懲機制。社群里容易形成小圈子或者人情關系,在抹不開臉的時候制度是最好的法官。這個不展開談了。
3. 分類激活措施
郵件營銷是分類激活措施的鼻祖。這方面涉及到大數據了,比如電商會有這樣的機制:把用戶根據活躍度分類,經常光顧的,要根據他的偏好推薦新品;一周沒光顧的,發最近的打折優惠信息;一個月以上沒光顧的,就要拋出重量級的優惠措施了,或者發個問卷楚楚可憐地問:皇上您都一個月沒翻臣妾牌子了,臣妾哪裡做得不對惹您不開心了我改還不行嗎?
一個社群沒有活性就屬於僵屍群,將失去營銷價值。所以你看QQ群跟論壇似的也有了這種東西,根據活性來分級,比如常來的叫總監,其次有助理、實習等身份。當然也有人不在乎這個,但是你也不能排除有的人就是在乎這個。再說了,不在乎虛名還可以在乎實利呢,根據活性有積分,積分換打折券換紅包干不幹?產出高的話能直接變現干不幹?
三、自生長:系統的效率,解放人力
一個社群的運營,初期肯定要人力去推,但是如果一直靠人力那就有點扯了。這就要靠技術等硬性的能力了,在運營中不斷發現可以自動化的點,解放人力才是運營的最終目的。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