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朋友交流 » 微信朋友圈弱關系

微信朋友圈弱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8-02 05:07:28

㈠ 當你發現微信好友朋友圈是「一條杠」,你會把她、他刪除嗎

有必要刪掉嗎?其實不論對方是刪除了你,還是屏蔽了你,都是他的選擇。他把你當朋友或不當朋友也是一種權利,至於你要怎麼做看你的內心。

1、及時聯系,如果是強關系好友,面對這種情況應當及時聯系好友,而不是粗暴的刪除好友,如果粗暴的刪除好友,有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2、如果是弱關系好友,面對這種情況時,如果想要刪除好友就及時刪除,眼不見心不煩,如果實在有其他用途,可以及時聯系,消除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

㈡ 微信對人際交流的利弊

有利則有弊,雖然微信對人際交往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網路成癮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障礙。一些人因為使用微信朋友圈,而冷落了現實中的親人,朋友。甚至發生家庭矛盾。微信所表現出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比如部分微信用戶使用虛假信息與他人交往,使得微信交友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導致現實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真誠性的懷疑和自身真誠性的缺乏,進而影響與他人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微信交往具有匿名性特點。網民以為對自己的言行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他們往往在言語上非常直接坦率。當一個人的某種行為習慣養成之後,可能轉換成個人的人格特質。微信確實是方便了人與人間的聯系,這點不可否認。但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它疏遠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是事實。人世間的情感與溝通,我們還需要在現實中表達與抒發,面對著冰冷的屏幕,我們永遠也無法完全感受人世間一切感情。

大部分微信用戶不樂意使用微信與陌生人交流,原因是微信所提供的網路虛擬環境與現實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相對於現實環境來說,微信雖然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交友方式,但是虛擬網路環境容易存在信息虛假的問題。因此導致了眾多微信用戶對微信交友保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

眾所周知,網路具有極強的誘惑力,令無數的微信用戶深陷其中,但有不少人因為上網造成自己與周圍的人關系淡化,甚至造成緊張氣氛。總的來說,網路現已和我們形影不離了。但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現實的社會里,微信雖然為人們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未必能使人心靈與心靈之間的距離更加接近。因此利用微信擴大我們的人際關系時,也不要忘了和自己身邊的人進行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這樣才有益於我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才可以更加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㈢ 微信如何找人脈關系

這個分析是關於我的,更是關於你的。
從社交網路興起之時,微關系向你我走來。
發生關系,成為社交的基本訴求。
維護關系,成為社交的基本目標。
共贏關系,成為社交的基本目的。
你的關系在社交網路上的種種表現,讓你來回往返在這個關系圈子裡。
跑出來,又跑進去。強關系,弱關系。在微博微信中交錯編織,不斷轉化。
【傳統的人際關系】
1.基於種族的關系。這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根本改變,未來也不會改變的強關系。
特點:不可改變,不可復制,不可替代。
2.基於屬性標簽的關系:宗教,組織,社團,公司,政府,政黨,同學,戰友,興趣小組等
特點:有基本認同的價值共識。可強可弱,關健在於同標簽下的情感和價值認同,以及利益維系。
3.社會自發的小組織關系:屬強關系,這種小組織有明顯的個性特點,如江湖兄弟,如某私密圈子。
商業價值:以權力,權威,組織,利益為基礎。商業價值同樣是根植在這個基礎上的。
【網路社區的關系】
基於虛擬ID的關系是弱關系。
特點:虛擬交流,非真實社交。重觀點,輕人文。重虛擬,輕現實。
商業價值:以「炒作」,「熱點」,「熱度」,「注意力」為基礎。是根植的ID虛擬價值上的商業價值。
【QQ的社交關系】
QQ好友的關系:是基於社交需要的關系。
商業價值:完全建立的ID需求上的關系,無需求,無關系。有需求,有關系。有何需求,會發生何種關系。
QQ群的關系:是基於設群的觀念和行為而形成的。
商業價值:設群者的商業價值觀影響群的商業價值。不同的設群者,創造出不同的群關系,清者群清,濁者群濁。
【微博中的關系】
粉絲關系:
是基於尊重和主動的單向關系。對被粉者而言,佔有優勢關系地位,對粉絲而言,處關系的被動地位。
這種關系是不穩定的弱關系,根據粉絲的認可度,分成弱粉,一般粉和鐵粉。
被粉者承擔不同級別的被信任的受益和不被信任的代價同時存在。
商業價值:被粉者能同時提供粉絲期待價值時,關系強化。被粉者不能提供經粉絲期待價值時關系弱化。
互粉關系:
互粉是相互吸引的平等關系。
商業價值:因為是平等關系,所以在商業化過程中,如若不能提供等值的價值交換,則關系會快速轉變成弱關系。
這種關系利用價值中等,不多不少,不近不遠,商業化過程中,把握非常困難,也不易操作,很難適當。
整體而言微博關系中,商業化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這也就是微博極難找到很適當和穩定的商業化模式的原因。
【通訊錄的關系】
通訊錄中關系分單向的,有時是雙向的。
這種關系的強弱性平時不易顯現,當雙方需求或單方需求發生時,關系才真正的體現出來。
這里會發生多種狀況:
A,單方A以粉絲角色主動聯系B的情況,其關系結果有兩種:1,價值交換超B預期,則關系強化。2,價值交換不及A預期,則關系弱化。
B,單方B以被粉角色主動聯系A的情況,其關系結果有兩種:2,價值交換超B預期,則關系強化。2,價值交換不及A預期,則關系基本消失。
若AB,是同等關系:
當互動發生時,任何一方價值預期超值,都會強化關系。任何一方價值預期沒達到,都要弱化關系。
整體而言,通訊錄關系基礎在於發生互動時雙方的價值預期,而被呼叫方的評估佔有主動地位並決定關系的發展方向。
【微信中的關系】
互相關注的好友關系:
主動關注對方者佔有關系的主動地位,並且在決定關系走向上佔主導權。
被關注者的表現會形成對關注者的評估值。但不代表關系的發展值。
被動選擇放棄不關注或取消關注本身,對自身的價值是自損效果。
多做主動的關注,而寧可讓對方放棄或是刪除關注,至少不失分,是微信里的關系增值行動。
充分利用自身的關注極限並發揮最大的主動價值是所有微信者的好選擇。
微信群的關系:
群創造了一個平等的關系界面,這是最良好的平台。無論如何,主動行動都在關系增值上是正分。
即使出現不被認可的狀況,也不會有失分的局面產生。
其核心並不是給某人的價值而是給群平台的價值,這個價值會被平台放大,使價值呈現群員共享並共同對行動者增值的情況。
行動者,會快速積累與群員的整體關系強度。
朋友圈的關系:
價值分享與個體互動是朋友圈的關系增強原則:
分享的價值:1,分享是有價值的。2,分享是目標精準的和單純的。3,分享是正能量的,能夠給所有人帶來至少感官上的價值甚至利益上的共贏。
個體互動:1,互動的指向是明確的。2,互動的焦點在於精準ID的那個人。3,內容和效果是另一個單體感受到他的重要性和你的專一性。
如此,你在整個不精準的一對多的分享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完成一對一的關系增值,由弱關系向強關系不斷轉化。
【總結】
1、整個社交關系對你而言,方向是由弱關系轉到強關系的過程和方向。
2、整個社交關系對你而言,過程是以對方的反應和超預期為行業過程。
3、整個社交關系以你而言,核心是以任何角色都能把握關系的主選擇權。
幾句話結束:
一、你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你的社交關系的一個節點,經營好每一個節點就一定會越來越成功。
二、你不可以超越任何你無法把握和貢獻的超出你當下擁有的給具體的關系人價值的能力。
三、任何時候,任何關系人,你都有可以付出你的微笑,關懷,愛,表情,熱情的正能量來增加你的分值。
最後,社交網路,用心經營好關系如你的信用額度一樣,留存在你的帳號里,它是一筆財富,而且你隨時可以提取。
祝你成功,我們付出給人的,永遠少於我們在別人身上得到的。

㈣ 微博和微信有什麼區別

1、平台屬性不同

微信是社會化關系網路,講求的是深度。重在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微博是社會化信息網路,講求的是廣度,重在用戶對信息的接收。

微信的主界面是聊天界面,微博的主界面是內容界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信的關系屬性和微博的信息屬性。

2、用戶關系不同

微信的本質是社交,所以用戶之間的關系是點對點的對等的強關系。微博的本質是媒體,用戶之間是點對面的非對等的弱關系。

3、二者用途不同

微信一般都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交際與往來,還可以開語音開視頻,評論朋友圈點贊朋友圈。微博是粉絲與偶像的交際與往來,還可以了解每天的熱搜關注熱點話題。

㈤ 拉黑微信不常聯系人有什麼損失

最近朋友圈裡不少好友像排查地雷一樣排查微信里的陌生人,大有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漏網一人之勢。許多平時宣稱不怎麼刷朋友圈的朋友們,也在響應微信新近推出的一項功能:「不常聯系的朋友」的甄別與排查,標准主要有三條:半年內無單聊、無共同小群、半年內沒有回復。

倪瓚書房裡的硯台和毛筆每天要洗好幾次,家門口種的兩棵樹也是「旦夕汲水揩洗」,結果竟然枯死;每日飲水也是從數里外的指定水源地挑來,但他只喝挑夫前桶水,因為擔心挑夫半道蹦屁污了後半桶水;林家茅廁的蹲坑內布滿鵝毛,每當便便落下,鵝毛應聲飄起,掩蓋臭味;他甚至為此單身數十年。

與倪瓚的潔癖同樣出名的是他苛刻的社交標准。

倪瓚毫無疑問是一個顏控,一次,有客來訪,倪瓚見其「言貌粗率」,突然大怒,直接扇了對方大耳光,賓主自然不歡而散。

又一次,宋代皇室後裔趙行恕遠道而來,倪瓚拿出親制的「清泉白石茶」來招待,沒想到趙行恕這個耿直boy當場給了個一星都沒有的大差評,倪瓚哪裡受得了這么侮辱,駁斥趙行恕「吾以子為王孫,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風味,真俗物也」,因為一杯茶,兩位大咖悍然絕交。

倪瓚註定沒有好人緣。晚年入獄,因潔癖得罪獄卒,被囚於馬桶邊,出獄後染上肺病和痢疾,在臭氣熏天中離世。

成全倪瓚後世大名的,不是明代史官王錡在《寓圃雜記·雲林遺事》里記錄的這一堆八卦段子,而是他在水墨畫里表達出前所未有的美感,以及推陳出新弄出的一系列創新菜。比如雲林鵝,至今仍是蘇錫常一帶的經典佳餚。

簡單地說,倪瓚並不是因為他的潔癖而成為那個時代的大咖、留名青史,事實是,如果他不是一個有才華的畫家和美食家,他對生活和精神的潔癖,不但無法構成段子的價值,更不會吸引史官揮毫潑墨。

同樣,微信朋友圈的價值,並不取決於熟人所佔的比例,恰恰相反,那些半年無單聊的人、無共同小群的人、半年沒有回復的人——這些陌生人、社交網路中的「弱關系」,可能會帶給你更有價值的信息。

斯坦福大學教授Mark Granovetter早在1970年代的博士論文中就證明了「弱關系」的強大力量:當時,Granovetter找到282人,然後從中隨機選取100人做面對面的訪問。發現100人中有54人是通過個人關系找到的工作。

在這些靠關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經常能見到他們的這個「關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見兩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關系人僅僅偶然能見到,意為每周見不到兩次,但每年至少能見一次。另有27.8%的幫忙者則一年也見不到一次。

也就是說大多數你真正用到的關系,是那些並不經常見面的人。這些人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他們可能是已經不怎麼聯系的老同學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麼認識的人,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徵:他們並不出現在你的社交圈子裡,起碼在你的社交圈子裡屬於不太活躍的一類人。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三位學者在2012年所作的一項研究也顯示,陌生合夥人創業的成功率更高。3510個風險投資者,以及他們在1975到2003年間11895個投資項目。有些人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合作;但更多的人選擇與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同學、同事。結果,找熟人搭檔會極其顯著地減少投資成功的可能性。

從前述研究中可以發現:

首先,朋友圈裡天天為你點贊評論的人,不太可能給你帶來有價值的增量信息,因為他們大都是你的同事、客戶、朋友,你們大都處於同一個圈子,處於同一信息源的輻射之下,彼此能夠帶來的增量信息和多樣視角都相當有限。

其次,人脈的實質不在於你融入了哪個圈子,而在於你認識了多少圈外的人。這些圈外人會為你提供更多元的信息、觀點和見解,從而提升你的視野與格局。你的社交網路里來自不同行業的人越多,你的創新能力也可能就越強、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也可能越大。

最後,早點擺脫對校友會、同鄉會的依賴和迷信。費孝通筆下的差序格局早已支離破碎,在一個商業社會,人格獨立的首要標志是告別老鄉和校友。最起碼,從拓展所謂人脈的角度,他們並不是最合適的對象。

㈥ 微信傳播的六大特點

微信傳播的特點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微信傳播包含人際傳播、群體傳播與大眾傳播三種類型。那麼這三種傳播方式以微信為媒介時將會具有即時性、高交互性、發散性、跟隨性的特點。
1.即時性。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以光速計的,因此信息的傳播都可以是即時的。
2.高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信息的交流和互動。按照交互的對象的不同,交互性可以分為人人交互和人機交互。所謂人人交互是指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所謂人機交互是指使用者和傳播媒介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微信傳播具有很高的交互性是其傳播過程中一個重要特點。
3.發散性。微信傳播是點對點式的傳播。也就是說信息從一個點程散射狀線性傳播從而導致傳播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這種信息傳播形式使得微信傳播具有非常強的擴散性和發散性。具體來說就是——轉發、分享、多人轉發、多人分享、更多人轉發……這種鏈式傳播路徑。
4.跟隨性。跟隨性是另一個移動互聯時代信息傳播的顯著特點。因為微信是根植於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的應用。終端載體的移動性決定了微信傳播的的跟隨性。
綜上,由於微信傳播所具有諸如即時性、高交互性、發散性、跟隨性等特點,同時還可以實現在不同終端平台之間的跨平台無障礙信息傳播,其通過強大的功能和豐富的信息表現方式佔有了巨大的市場份額。

㈦ 怎樣查看朋友三年前發的朋友圈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看圖識字的人,那麼可以在搜索欄中輸入朋友分享的照片,即可看到過去一周內好友發表的照片和視頻集錦,及時掌握好友動態

㈧ 微信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強關系溝通深化:微信在推出時就基於強關系構建,好友建立首先是基於QQ和通訊錄的好友[,在中國這個強關系網路下,依託微信的便捷和廣泛性,大大加深了溝通的數量和頻率,朋友圈功能、互相之間的問候和紅包也讓強關系互動性增強。關系趨於強弱之間的人群也進一步擴展,變得緊密。

弱關系溝通廣泛:微信在弱關系方面構建溝通網路體現在,附近的人功能從地理近距離出發,尋找自己生活圈相近的人進行溝通,擴展交際圈。而搖一搖打破了地理距離的局限性,在無限地理距離擴展自己的交際圈。這一新穎的方式豐富了交友的偶然性,弱溝通的廣泛性被無線擴大。

(8)微信朋友圈弱關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注意言談舉止。記住別人的姓名,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對他重視不夠;要有正能量輕松活潑的個性,人與人之間在一起會相互感染,活潑開朗積極的性格,能讓對方覺得與你在一起感到愉快,換位思考一下,相信大部分人都喜歡跟開朗陽光的人為伴。

培養幽默風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風趣而不顯輕浮,不亂發牢騷,牢騷屬於語言垃圾,發牢騷的時候就是把垃圾扔到別人的心裡,要做到心平氣和,不僅自己快樂,也令別人感到舒服,不要常說恭維的話,要恭賀有成就的人,安慰受創傷的人。

㈨ 微信對人們的影響

一、微信的功能及特點
微信是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手機應用,其注冊用戶數目已超過3億,其中海外用戶數量已達到7000萬,成為亞洲地區擁有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體。但是,目前國內對微信還沒有一個准確、統一的定義。騰訊微信官方網頁對微信的描述為: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當前最火爆的手機通信軟體;支持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僅耗少量流量,適合大部分智能手機。
微信的功能分為基本功能和插件功能兩種,其中基本功能包括聊天、添加好友及實時對講功能。插件功能包括QQ郵箱提醒、私信助手、QQ離線助手、通訊錄安全助手、漂流瓶、附近的人、搖一搖、語音記事本、騰訊新聞、查看QQ好友、群發助手、朋友圈、視頻聊天、微博閱讀及流量統計等功能。最新的微信5.0版本還增加了游戲中心、語音輸入、銀行卡支付、我的收藏及表情商店等功能。
微信的功能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免費通訊
「免費」是微信吸引使用者的一個重要特點。國內手機通訊市場長期被幾家巨頭公司壟斷,不合理的收費模式及高昂的通訊費用一直以來為國內手機用戶所詬病。微信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當下手機用戶的需要。智能手機用戶通過微信僅需少量流量就可以隨時隨地與他人進行語音聊天,同時還支持發送語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微信克服了長途、漫遊的障礙,跨過了通信運營商,使運營商淪為OTT(Over The Top)業務的管道,其近乎免費的通訊服務對傳統的手機通訊手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二)彈性社交網路
彈性社交網路(Elastic Network)是一種新型的社交網路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的color公司推出的color應用。與現有的基於強關系(人人網等)和公眾關系(新浪微博等)的SNS不一樣,彈性社交主要體現在社交關系的變化和不確定上,它打破了傳統處於穩固狀態下的社交方式,使人們可以基於相同的時間、相同的空間及相同的興趣話題來進行社交。彈性社交是社交網路和移動設備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具有移動性和即時性的特點。微信在強關系的基礎上,對彈性社交也進行了很好的開發,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及二維碼的「掃一掃」等功能都可以用來建立彈性社交網路,通過這些功能,微信用戶可以隨時與周邊的人建立起一個臨時的社交網路,而這個社交網路中的每一個點(用戶)都會隨著位置的移動而發生變更。這種彈性社交網路,使微信用戶的社交變得更加即時、便利、廣泛和活躍。
(三)LBS與O2O
通過加入基於位置的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技術,微信使移動互聯網線上與線下(Online To Offline, O2O)的生活很好地結合了起來。微信中使用了LBS技術的功能主要有「查看附近的人」「搖一搖」及「漂流瓶」等,通過這些功能,微信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從手機移動互聯網轉移到現實生活中進行交友、工作、消費等。例如,通過「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微信用戶可以向在同一時間處於同一地理位置的其他用戶發出交友、尋求幫助等信息。商家則可以利用這一功能發布各種促銷信息,吸引周圍的人來進行消費。
二、微信人際傳播的特徵
人際傳播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人際傳播的形式可以是兩個人面對面的直接傳播,也可以是以媒體為中介的間接傳播。微信人際傳播就屬於間接傳播。同時,由於微信人際傳播是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微信人際傳播也屬於網路人際傳播的一種,其特徵如下:
(一)傳播主體:強關系與真實性,強調平等互動
微信與其他社交或即時通訊應用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微信用戶之間關系的真實性,正是這種真實性,使微信的傳播主體更加精確。微信用戶的交流對象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來自於手機通訊錄,這部分人是微信用戶現實生活中的熟人,屬於人際關系網路中的強關系網路;第二部分則是陌生人,這部分屬於人際關系網路中的弱關系網路;第三部分則來自於QQ好友,這部分好友當中有一部分屬於強關系網路,有一部分則屬於弱關系網路,同時還有一部分是忽強忽弱的關系,我們可以稱之為「彈性關系」。而在這三種關系網路中,強關系佔主要部分。正是微信的這種特點,將人們原來只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強關系轉移到了移動互聯網上,從而使人們溝通的方式更加的便捷,同時也使人們一些原有的「弱關系鏈接」向「強關系鏈接」轉變。
微信不僅是一個方便易用的即時通訊應用,更是一個交流互動的多媒體平台,微信具有強烈的社交屬性。而社交屬性越強,用戶就越希望平等。微信在為使用者營造一個平等的交流環境上做了許多的細節上的改進。例如,微信同步信息與非同步信息的特點,使其在發送語音信息時,沒有打電話時需要實時回復的強迫感,因此交流也會更加平等自然。微信也不會將對方是否已讀的狀態進行傳送,避免因此給用戶造成心理壓力。同時微信也不會顯示用戶的在線狀態,避免用戶因事先知道對方不在線而積極性受到打擊的情況,因此在微信中可以給每一個聯系人發消息,並預期對方一般會收到。
(二)傳播介質:豐富的語言與非語言符號
人際傳播的過程需要藉助一定的傳播介質才能順利進行,傳播介質包括了語言和非語言符號兩種。語言符號包括口頭語和以書寫符號文字形態出現的書面語;非語言符號包括圖像、顏色、光亮、音樂和人的體語。不同的傳播媒介對語言及非語言符號的使用能力也不同。
媒介豐富性理論(Media Richness Theory)的提出者Daft & Lengel在1984年首次提出了信息豐富度的概念(information richness theory),他們認為,信息豐富度探討的是媒介是否具有傳輸豐富信息的能力,不同的媒介渠道有不同的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的媒介有最大的傳播共同意思的能力,而「貧瘠」的媒介在傳播共同意思的能力方面最低。根據媒介豐富性理論,我們可以對當下的人際傳播媒介的「豐富」程度進行比較。當下人們經常使用的手機簡訊及手機通話所使用的更多是語言符號如語言、文字等,相對於面對面傳播來說,這些方式所提供的非語言符號如眼神、肢體語言等視覺線索較少。而微信則可以通過發送圖片、文字,實時語音對講,視頻聊天等手段提供豐富的語言及部分非語言符號,相對於其他人際傳播媒介來說,微信已經極大地向豐富度最高的面對面傳播進行了回歸。
(三)傳播渠道:跨平台化
微信是一個依託智能手機終端的應用。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眾多廠商進入移動終端硬體生產領域,加劇了移動互聯終端的市場競爭,也使價格過高的智能手機開始走向大眾化。隨著3G網路的逐漸普及,人們在購買手機的時候更多的將選擇放在了功能更加完善的智能手機上面。據尼爾森發布的《2013移動消費者報告》顯示,我國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美國和英國,達到了66%。同時根據IDC 201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市場排行榜顯示,在眾多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平台當中,谷歌Android、蘋果iOS、黑莓BlackBerry、微軟Windows Phone、三星bada、塞班Symbian六個系統的銷售量分別占據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總銷售量的74.4%、18.2%、3.0%、2.9%、0.7%和0.6%。在這六大手機操作系統中,微信已經開發出了除三星bada之外的五個操作系統所適用的軟體版本。這意味著,當前市場上99%的智能手機都能使用微信,微信人際傳播也真正實現了跨平台溝通。
(四)傳播內容:交流內容的私密性
微信的私密性首先是由其傳播主體的強關系與真實性所決定的。微信用戶之間在進行一對一交流的同時,雙方的交流信息僅僅會在雙方的移動終端上出現,其他用戶無法在自己界面獲知。同時,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微信用戶可以發布圖片和文字消息,同時也可以看到好友發布的消息和圖片。但是,每個人只能看到自己朋友的評論,而看不到不在自己通訊錄中的人的評論。微信的一對一溝通及朋友圈的私密性特徵保證了微信用戶在交流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微信用戶在交流過程中始終擁有話語權,從而能夠主導交流話題的內容及進程,避免了在社交過程中陷入單向傳播的誤區。
(五)傳播效果:即時性與精準傳播
微信傳播具有即時性的特點。通過微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與人交流。只要用戶在線,就能夠對信息進行快速接收和反饋,而且微信支持QQ離線消息接收,在信息傳達上比較迅速,傳播更具時效性。同時,微信還集合了同步傳播和非同步傳播的特性,這使得用戶既可以同時在線交流,又可以差時瀏覽信息,從而使傳播更加便捷自由。
微信點對點傳播的屬性使它具備了精準傳播的特徵。微信用戶使用微信發送信息時,無論對方是否在線,信息都能夠到達對方微信終端上。微信是一個深度信息精確到達的平台,微信用戶之間的關系相對密切,對信息的了解也較為深入,這就使得多數商家也利用微信進行精準營銷。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