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微信是否干擾生活
A. 清空朋友圈和遠離微信後,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
作為一個傳媒人,我在2013年才開始用微信,而且是在工作的單位和領導反復多次咬牙切齒的催促下勉為其難的注冊了。
作為一個超級慢熱的人,我一直覺得不都有了QQ嗎?幹嘛搞那麼多亂七八糟的。
而且一個QQ已經把我累的夠嗆!
每天無數次打開QQ界面,只要看到一個小紅點,就非要強迫自己點進去,這樣紅點才可以消除啊。
因為工作的關系,加的好友越來越多,點擊紅點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我感覺越開越累,越來越沒意思。
因為好多人你連見都沒見過,他的喜怒哀樂生活瑣事跟你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啊。
終於有一天,我清空了自己所有的空間動態。
清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之前很多時候真的特別矯情和幼稚。
完全沒有我文藝女青年的格調好嗎?
不僅如此,我屏蔽了所有人的空間動態。
然後,關閉了空間!
以後的日子裡,終於清靜了!
而且我發現,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二
所以剛開始使用微信的時候,我一直努力控制好友數量,並且保持一年不發朋友圈。
直到有一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雨,打在窗戶上。
文藝女青年的矯情上勁兒了!
拍了一張唯美的圖片,經過美圖秀秀的處理,我都被自己感動到了。
配上一段自認為逼格超高的文字:
午後邂逅雨滴與玻璃窗聊生活,時而大聲歡笑,時而相對無言,只有閉上眼,才能聽到的。
果真,一大幫朋友點贊好評!
瞬間滿足了虛榮心,也點燃了渴望被關注的慾望。
但是這一次,我跟自己說:
逼格要高!
三
從此開始了一去不復還的朋友圈之路。
旅行、攝影、運動、看書,夠牛逼吧?
然後通過朋友圈,大家基本都認定了你是一個文藝女青年。
但由此而來,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困惑。
每天都要無數次打開微信和朋友圈。
一開始,設置了微信提醒聲音,聲音一響,感覺自己人氣很高,結果發現都是群聊。
有的時候我明明在專注看我的《絕命毒師》,微信反復提示新消息,一生氣,關閉了提醒。
但這還是阻止不了我反復去看朋友圈和訂閱號。
四
開始讓我重新反思,是去年國慶去了美麗的灕江。
當時下著綿綿細雨,江上升起了蒙蒙薄霧,乘著船,給人潑墨山水、煙雨灕江的極致美感。
這么美的景色,怎麼能不拍幾張高逼格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呢?
然後跟朋友你拍拍,我拍拍的開始了!
不得不說,拍出來的照片真的美呆了,不禁感嘆:所謂的人在畫中游大抵就是這樣的吧!
拍累了,我們靠在欄桿上欣賞灕江美景。
同船的人,拍的不亦樂乎。
在那一瞬間,我彷彿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也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旅行開始變成了朋友圈的社交。
我們去到一個地方,看著一處美景,第一反應是拍照發朋友圈。
好讓大家都知道,我來過,我的日子很滋潤,我的生活很妙曼。
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肯定不是啊,我發的都是我想讓你看到的,我的孤獨、我的眼淚都淹沒在黑暗裡不讓人看見。
發完朋友圈之後,反復打開看評論、看點贊。
如果有人回復:太美了!人美景更美!或者女神啊!心裡被甜蜜炮彈擊中,即便是平時極少聯系的人,也毫不猶豫將他歸為好朋友的圈子。
如果有人說:最近長胖了啊!心裡開始罵:有沒有情商,會不會說話,滾犢子!將你從好朋友的名單打入十八層地獄恨不得永世不得翻身。
如果發出去的朋友圈沒人關注,內心不由失落、惆悵,即便眼前的景色再美,心情也不美麗了。
就這樣,在旅行中尋找寧靜和自己的意義開始越來越寡淡,被淹沒在朋友圈的狂熱社交中。
五
真正讓我考慮與微信和朋友圈保持距離的,是今年元旦的一次旅行。
當時跟朋友約好去中國一座很美很大的山,傍晚在山頂看日落。
登上山頂,看著夕陽從天空緩緩落入山的另一邊,伴隨著光暈灑在山間的長河中,把河流渲染成紅黃相間的壯觀,我發誓,這一定是一個值得靜靜坐在山頂,閉上眼睛感受時光流淌,把心事留在長河落日圓的時刻。
可是,我沒有!
我跟朋友不斷拍照,她拍我,我拍她,都想讓自己跟夕陽有一次溫暖的留戀。
不止是我們,身邊的旅人跟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更狂熱,拿著自拍桿,前後左右上中下,所有的角度拍了個遍,似乎還不滿意。
照片發到朋友圈,果然大家一片贊嘆!
可是我們都忘了,此時此刻,面對如此美景,感受才最重要啊。
旅行回來之後,每次想起山頂的夕陽,很遺憾,我的記憶真的不太多,對於景色的印象,也僅僅局限於照片中。
然後我開始反思,朋友圈和微信對於自己真的那麼重要嗎?朋友圈的點贊和評價到底給你帶來了快樂還是負擔?
由此開始回憶,每次發完朋友圈,洗完澡出來,即便天氣很冷,凍的我瑟瑟發抖,第一時間還是打開微信看看有多少點贊和評論。
看完一本書,發個朋友圈,在靜靜寫著讀後感的中途無數次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人回應,十天過去了,讀後感沒寫完,書的內容和觸動全部忘記了。
有人回應很開心。
沒人回應很失落。
剛好在這個時候,看了一篇關於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汪涵的采訪文章。
記者:為什麼你一直不開微博?
汪涵:我希望用更多的時間拿來沉澱。
醍醐灌頂,如夢初醒。
六
清空朋友圈之後一開始,還真有些懷念和不捨得。
之後的時間里,工作時間之外,開始與微信保持距離。
在下班或者放假的時間里,開始靜下心來讀書與寫作。
不得不說,以前也經常讀書,可是總會看會兒書,看看手機,刷刷朋友圈、訂閱號、微博,一晚上的時間久這么過去了。
清空朋友圈之後,凡事不再以分享為目的,告誡自己要沉澱。
所以在周末南國下冰雹,朋友圈和微信聊天都炸開鍋的時候,我在家裡給自己做了兩頓豐盛的美食,然後看看書,烤烤火,打掃衛生做家務。
偶爾跑到陽台看看冰雹打在窗戶上,一點都不想拍照發朋友圈,日子安靜如水,內心無限安寧和充實。
也就在那一天,我專心看完了一本伍綺詩耗費六年寫出來的《無聲告白》,講的是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內心翻滾,好像作者看透了你的內心和煎熬。
同時開始嘗試寫東西,無非一些零碎的生活感悟、讀書筆記,但覺得日誌似乎飽滿了些。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像之前的我一樣,離不開微信,離不開朋友圈、訂閱號。
吃個飯、摔個跤、逛個街,細無巨細發布在朋友圈。
轉載N多文章,低調的告訴大家我的口味格調很高。
清晨起床第一件事打開朋友圈批閱奏章,把所有人的動態點個贊,表示我在關注你哦!
網路上每天能提供翻天覆地的海量信息將你我包圍,我們沉浸在吸收這些信息的快感中,可是當看完所有的這些信息,有沒有問過自己,它能帶給我什麼?
是關於人生的感悟?還是專業領域的拓展?抑或是對於真實生活的忽視與感受?
當然,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離不開社交與群體。
只是,當我們太過於依賴社交媒體帶給我們快感的同時,你有沒有感到一絲絲孤獨?
因此,我想說,沉澱與感受更重要。
因為它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B. 不想受打擾,為什麼設置了拉黑,不看她朋友圈,都不好使,還能收到微信干擾
拉黑:對方被拉黑之後,他的名字會進入到一個列表中,在設置隱私,黑名單中可以找到。如果你將對方拉黑了,但是你們的聊天記錄都可以保存下來,而且你可以將他一鍵拉回。但是對他來說就比較難受了,因為你將對方拉黑之後,對方就不能再給你發消息了,不是說不能,而是你將不會再收到對方,發出的任何消息,他給你發消息他會收到一條,提醒,就是對方已經拒收你的消息,並且他也不能再添加你為好友。
刪除:微信上你把對方刪除好友之後,在對方的列表中,其實你還是存在的。你刪除了對方好友之後,在你的微信界面將不會有這個人,並且你們的所有聊天記錄也同時一起被刪除了。如果你的朋友圈許可權設置的是只給好友看的話,那麼你將他刪除之後,他就不能再看到你的朋友圈了。所以有些人也會根據這一點去判斷自己是不是被對方刪除,比如說你想知道對方有沒有把你刪除,你就去他的朋友圈看一看,如果他的朋友圈,突然什麼都看不見了,那麼他有可能就是把你刪除了。
C. 微信朋友圈該不該屏蔽父母二三辯
聽完對方辯友的論述,無非是說:
場上爭論的點無非有:
那麼今天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到底要不要屏蔽父母?我方堅持認為,一定不要屏蔽。
第一:微信朋友圈的意義就是分享自己的生活給周邊的人,拉近彼此的距離。生活定律,隨著人生年輪的外延,我們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今年來大學報道的前一天,我就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說「從此踏上了離家的單行道。」因為我們上了大學,幾乎只有寒暑假可以回家,而且寒暑假你可能還有其他的事情。大學畢業呢?家又遠了一步,我們連寒暑假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和自己最親近的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而朋友圈給了這么一個平台,時時刻刻可以分享著自己生活的細節。拉近正在漸行漸遠的彼此,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屏蔽父母。
第二:微信朋友圈有著它自己的優勢,它能提供更多的交流方式。如果我們選擇屏蔽朋友圈,對方辯友會說,打電話也能交流。那麼請問在座各位,是不是每天都能打一個電話給自己的父母?假設我們每天都習慣通過電話問候父母,每一通電話10分鍾。那麼一個星期總共10080個小時!而我們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僅僅只有1.167個小時。而且我們電話
第一句無非是,吃了嗎?最近好么?身體好嗎?記得多穿衣服。這些不痛不癢的話。我們隔著手機,雙方知道最近發生了什麼大大小小的事情嗎?你能看得見父母因為想念你眼角的淚痕嗎?你能看得見生活的瑣碎又記刻了幾分滄桑在父母的面龐嗎?可能你的父母只是想看看你的寢室是什麼樣子,他們只是想看看新環境下的你瘦了沒有,只是想看看食堂的飯菜和家裡的區別。而朋友圈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個圖片,一個小視頻,一段語音,你需要做的只是不要屏蔽。
第三:會有這樣的觀點,屏蔽是一種尊重。不想讓自己的父母看到不開心的東西,怕他們擔心。那麼請問,這種想法是不是過於自私?尊重是雙方面的,要懂得互相尊重。你認為你父母擔心,所以你選擇屏蔽。你有沒有考慮父母的感受?你知不知道當一份熱忱被拒之門外的傷害?還有你說怕你父母擔心,所以你選擇屏蔽。這種想法很可怕。一,你因為朋友圈存在的擔心就去極端的選擇屏蔽,屏蔽可能擔心的事同時,你也屏蔽的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這是一種消極的處事觀念。二,你發傷心的事父母擔心,所以屏蔽。按照你的邏輯,那麼你朋友呢?難道他們不會擔心?那是不是也要屏蔽你的朋友?所以朋友圈存在的一眼何在?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在朋友圈裡發了張我參加活動的照片。我覺得那隻不過是我許許多多活
動中很平凡的一張。可是後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父親的頭像換成了那張照片。說真的我那時候沒有忍住淚水。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在父母看來是一個新大陸。真正愛你的人才會這樣做吧。
所以不要屏蔽父母了,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考慮吧,這一輩子,他們為我們著想太多了。
五星文庫wxphp.com包含總結匯報、IT計算機、文檔下載、專業文獻、教學研究、計劃方案、外語學習、考試資料、黨團工作、資格考試、行業論文以及微信朋友圈不應該屏蔽父母 結辯稿 等內容。
D. 微信朋友圈中的朋友,整天都發廣告太擾人了,怎樣才能不受她的干擾又不讓她知道,我拉黑了她謝謝!
建議你不要拉黑,因為拉黑對方會發現的;
你直接設置「不看她的朋友圈」就可以了,她不會察覺到的!
E. 你感覺微信朋友圈對生活有沒有影響
對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因為互聯網這么普及的時代裡面,微信用戶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微信好友比較多的用戶,更會有很大的影響。
F. 生活中,很多煩惱都是因為微信朋友圈。我發這個朋友圈怎麼樣
生活中很多煩惱都是因為微信朋友圈,我覺得發個微信朋友圈應該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不應該是成為我們負擔的,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G. 微信朋友圈開啟部分可見,可是別人下了防屏蔽軟體,怎麼卸載干擾
微信的朋友圈的設置是基於服務端判斷用戶是否能顯示信息的,防屏蔽軟體沒有什麼作用的。
H. 微信朋友圈怎麼用,社交媒體是否讓生活變糟
朋友圈。
和他的名字一樣,在這個圈子裡,凡是你添加的微信朋友都會看到你發在朋友圈裡的東西。可以分享有趣的鏈接。和一些生活中的瑣事。
但是最近經常有不法分子對微信動了歪腦筋,於是就像在媒體爆出的一樣,朋友圈詐騙,鏈接詐騙,甚至是微信紅包詐騙。
微信,或者QQ,一些與女生聊天交往的軟體,本身是無辜的,最主要的是人心。
QQ詐騙,微信詐騙,交社交軟體詐騙,都是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而利用了它們,從而認為這個軟體里的人騙錢,給這個軟體差評,主要的是,軟體客服服務周到,不法分子不把那些魔爪伸向這些軟體,我想,對生活來說是很便利的軟體 畢竟我們的生活中需要它。也不能因為一些瑣事而停止對它的使用。是不是。
I. 怎樣知道對方是否把微信朋友圈對你屏蔽了
打開手機微信,3步就能查看,操作如下圖:
1.進入微信
J. 生活中,一個煩惱。就是覺得微信尤其朋友圈是個雙刃劍!記錄生活和心情的時候也許就得罪人了!
這個就需要改變自己,沒有必要將自己的想法等發布在朋友圈,容易給人多愁善感的感覺。同時也容易得罪人。可以發布些其他信息等,真的不要再把自己的所有感受都發出去,有些事情需要自己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