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朋友交流 » 論微信朋友圈作文

論微信朋友圈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7-26 11:26:56

朋友圈現象作文 論文 初二

篇一:
一直以來,我覺得比起微博,微信更為可怕得多。
在現在這個見面說了沒幾句,就會熱絡地說「你有微信嗎」的世界,交換微信都成了一個基本禮節。有時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對方只要有了手機號,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麼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我媽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老是轉發鏈接,有一次她很抓狂地指著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我說:「這個人的人生中就沒有一點自己想說的話嗎?」
我想了一會兒,對我媽說:「也許不是別人沒話要說,只是覺得不合適說。」
以前剛開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時候,一有不開心就會發上來。上課太困要發,作業太多要發,半夜復習還要問一句有人在嗎?不久前翻看了一下所有的微博,才發現自己原來發了好多現在看起來都很蠢的話,轉發了無數矯情的言論。以前覺得非說出來不可的事情,現在覺得也就那樣。
再也看不到有人會發狀態抱怨說和男友吵架,質疑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也不會有人說一些生活里遇到的尷尬事,或是輕易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目之所及,畢業以後,朋友圈的味道就變了。留學的小夥伴們做起了代購,進了銀行的小夥伴開始每天發哪個產品的利率高,去他們銀行存錢怎麼劃算,貸款怎麼便宜。進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聞」,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回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獲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麼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享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麼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原來社交媒體,終究是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無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實生活,你無法了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樂。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一句「請組織放心」的保證。如果真的還顧及他們的話,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見見面,每一種都會比通過朋友圈點贊來得自然。
從前誤以為,社交媒體拉近了人的距離。現在卻發現,它把我們的真實越推越遠。破壞了溫情脈脈的交流,簡化了彼此間的體貼,我們住進了社交媒體,就像住進了一個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著劇本的演員,然後我們也開始按照劇本來進行同樣的表演。
一開始沒想過,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篇二:
自從各類社交平台產生後,我們尋求被他人發掘和認可的慾望有了無限可能:人人網的頁面瀏覽數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受關注的人;微博上有成千上萬粉絲的大V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微信更是開辟了供個人經營的公眾平台,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粉絲數、瀏覽量、轉發率、贊、評論……我們開始用這些數字來衡量自己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價值,這些數字彷彿比它背後所度量的那件事更具有說服力。而自從有了這些數字,我的朋友圈裡彷彿每個人都成了佔地為王的一方諸侯,時刻都在用一種貌似謙虛的方式展示著自己的優秀。
「這是我前一陣寫的稿件,又被轉載了。總有人約出書,到底答應不答應呢?」
「小夥伴非要給我做專訪,只好答應了,其實也沒做出什麼成就來。」
「最近又上了兩個節目,拍了美片,你們可不要說我胖啊!」
「諸事不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體味人生。」(附自拍)
而緊跟著這一條條新鮮事的,是評論里此起彼伏的男神女神、人生贏家。
前一陣一個大學學妹申請加了我,通過後一聲招呼沒打,一句問候未說,出於好奇,我點進她的朋友圈轉了一遍,差點就沒能回來:今天我接受了中央電視台的采訪……今天我創辦了創新性的公眾賬號……今天老闆讓還是新人的我獨自去談客戶……今天我之前寫的稿子被北大引用了……看得我後背起陰風,腦門落冷汗,滿心都是被年輕一代的優秀所捶撻的震撼:我活至今日,竟不知世上還有如此優秀之人。然而略略轉念,若是按鈕一劃,將朋友圈屏蔽,你在我的人生中莫說捶撻,怕是連撩撥都算不上吧。
有時看到些自秀好感的言論,我總是想有一個匿名送雞皮疙瘩的選項,只可惜朋友圈的功能設置總能輕易地讓朋友「圈」了你,看不過去、懶得理甚至覺得惡心的,最多也就是不贊而已——誰會真的撕破臉皮告訴你「拜託美圖秀秀磨皮都磨平了的自拍就不要發了」或是「求你同一篇文章發在不同的賬號上就不要每次都自轉一遍了」,畢竟退一萬步講,大家都還是「朋友」。
在紛繁雜亂看不到背後真相的朋友圈,尤其是自媒體的存在,讓每個人都成了能講故事的人,把自己做的事說與他人聽,以此來體現:我的經歷值得被惦念,我的努力讓世界改變,我的人生絕不如水般寡淡,我的未來會讓所有人閃瞎眼。可是親愛的,如果這個瞬間,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你是否還能如此這般信誓旦旦?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再把你自己的優秀說與我聽,這個世界之大,明眼人之多,我相信以你的出色,我會無法迴避那終有一日鋪天蓋地的影響力。若是我暫未接收到關於你的信息,想必你尚需再鍛煉些功力。當然這些話是批判也是自我反省,虛榮的人性讓我們都無法逃脫對那些贊美之詞不能自拔的上癮。可羅素說:「我們為什麼而活?」
因為愛,因為對知識的渴望,因為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下一次,不如想想那甚至未曾有過手機的人群,他們仍在溫飽線上舉步維艱。所以請讓你的優秀散發到這個世界中去,最好能在人類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等到那一日來臨,我自然會發自心底地給你一個點贊的愛心。

② 朋友圈的好處作文850字

有了微信,好處壞處都是大大的多。

好處是,微信圈裡內容多得數不勝數,自然,這樣一來,瀏覽量猛增,視野也拓寬了不少,還經常把好的內容傳到朋友的手機里。有什麼好的東西自然第一個想和她分享。可是,這樣一來,壞處也顯而易見,就是,被微信套牢了,家裡的人對此很有意見,說氣話了,還威逼利誘恐嚇,說要把家裡的wifi關掉,看再拿著手機看個不停。後來有了定時發布以後,就可以很自由的安排,提前安排了就不再日日用電腦了。

除了瀏覽信息量的增大,好處自然還有,一下子就想到了關於信念力的好多事例,都是在微信圈裡看到的,於是憑著記憶自然而然的就舉例了進去。自然,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身邊的事情,一篇作文油然生成。只是這樣的壞處是,手機放在一邊,總是一個太大的誘惑,總想伸手拿過手機打開微信圈。這兩天在修煉自己,最好是確定在某個時間段,其他時間段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如此一來,又有能力掌控自己,不然就會被微信圈著走了。

從微信內容一開始出來,就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每次進入微信圈瀏覽內容,立馬,什麼人發什麼內容,什麼人什麼層次,一下子就非常的分明了。還好,有設置朋友圈許可權的功能。所以,微信的出現,自然將朋友的類型給微妙的分層了出來。這是好處,壞處是,身邊的朋友都是鏡子,和什麼樣的人交往,自然就是什麼樣的人。這樣一來,也頓時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在哪兒了,也明白自己的層次是什麼樣的了。

不過,好壞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在於各人的觀點不同。反正,壞的可以變成好的,好的也可以變成壞的,全在於如何把握分寸,也很明顯的考驗著每個人對於世事的平衡能力。

③ 寫一篇《微信與生活》的高中作文(議論文)

停在路邊的車,有的司機在車上看手機;駕駛的公交車上,有的乘客在低頭看手機;走在人往的大街,有的人走路看手機……

手機里除了有豐富的自帶功能軟體,還可以下載各式各樣的其它軟體工具以及聊天工具,可謂五花八門。光就聊天工具,就有許多,比如飛信、有信、米聊、來往、陌陌、QQ等等,曾經用得較為廣泛的QQ如今又被微信沖鋒在前。據一篇2014年8月21日《騰訊之困:QQ與微信各有各的煩惱》中顯示,微信在短短的4年時間,其注冊用戶截至2013年11月已突破6億,速度發展之快,不禁讓人咋舌。

從功能上看,微信與QQ並無太大區別,自認為微信是QQ的復製品,論它們發展的歷史,QQ已風雨走過十多年,而微信到目前僅成長了4年,卻僅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完成一半QQ十幾年積累下來的活躍用戶。不明白微信是如何運作,能讓一直是老品牌的QQ感到了壓力。

手機功能的更新換代之快,也迫使一些愛趕潮的人兒緊跟著步伐,微信的出現,又牽動著一群趕潮人。其實也有的人不是愛趕潮,而是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更
新太快了,如果不接受新鮮事物,不參與,不學習,又恐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等著淘汰出局。而商人的眼光又恰恰捕捉到人性當中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為了滿
足人們的需求,一再地推陳出新,就像一塊塊充滿誘惑的魚餌,等著一隻只魚兒上鉤,他也好從中獲利。

微信,已經成為當下較為普遍的流行性即時通訊工具,正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很多人將微信與QQ同時掛著,會發現接收微信的聯系人信息比QQ多,但按照習慣,手機控們只要有空,就會刷微信,刷空間,刷微博,或者看書,看新聞,看電視,聽音樂,再或者寫一些五味雜陳的心情。

每天,人們被那些鋪天蓋地的新聞資訊或五花八門的閱讀文章沖洗著大腦,消耗著大量的時間。就好比微信朋友圈裡,有不少有教育啟發意義的文章,也有不少純粹垃圾的信息。

這些都無意間刺激我們的大腦和眼睛。無論是新聞,還是文章,只要負面信息吸收太多,就會迷糊人們的視線,左右人們的思想,讓人們失去判斷,忘卻是非,甚至產生消極和恐懼。

社會是一個喧囂的大環境,這種喧囂也通過了如微信等等的傳播載體進入人們眼球,看多了,心也跟著浮躁了。越來越少的人翻閱紙質書籍,翻閱報紙,越來越多的人刷著朋友圈,曬著吃喝玩樂,為了取悅別人,也為了取悅自己,或為了滿足某種虛榮心,各種心態不盡相同。

眾所周知,電腦手機的幅射很大,長時間使用,必然有害健康。眼下,有那麼多的手機控一族長時間抱著手機刷屏,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疲勞、失眠等現
象,對大腦,眼睛,肩椎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而造成這些現象的罪魁禍首,均因為手機功能太多太雜以及人們對它合理使用的自控能力太差。

可見,如微信這類的通信工具也只是網路時代更新的一個產物,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它還有可能被其它新鮮事物所取代,而人們對待這樣的新鮮事物也應當抱
以理性客觀的態度,若把它當作工具來使用,那是可取的,若把它當作娛樂,沉迷於它,那將是不可取的,能夠駕馭網路之上而又不被網路牽絆,能夠在不影響、不
困擾生活與工作的情況下,分享微信及其它網路資源,才是明智的選擇。

④ 高中作文 題目 朋友圈議論文

一直以來,我覺得比起微博,微信更為可怕得多。

在現在這個見面說了沒幾句,就會熱絡地說「你有微信嗎」的世界,交換微信都成了一個基本禮節。有時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對方只要有了手機號,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麼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我媽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老是轉發鏈接,有一次她很抓狂地指著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我說:「這個人的人生中就沒有一點自己想說的話嗎?」

我想了一會兒,對我媽說:「也許不是別人沒話要說,只是覺得不合適說。」

以前剛開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時候,一有不開心就會發上來。上課太困要發,作業太多要發,半夜復習還要問一句有人在嗎?不久前翻看了一下所有的微博,才發現自己原來發了好多現在看起來都很蠢的話,轉發了無數矯情的言論。以前覺得非說出來不可的事情,現在覺得也就那樣。

再也看不到有人會發狀態抱怨說和男友吵架,質疑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也不會有人說一些生活里遇到的尷尬事,或是輕易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目之所及,畢業以後,朋友圈的味道就變了。留學的小夥伴們做起了代購,進了銀行的小夥伴開始每天發哪個產品的利率高,去他們銀行存錢怎麼劃算,貸款怎麼便宜。進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聞」,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回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獲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麼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享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麼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⑤ 以微信為題的作文

手機,是我們的交際工具,不但可以發微信,上網查資料,還可以視頻聊天。接下來,我為大家講講我與手機微信的故事吧! 那天放學,像往常一樣,我高高興興地回到家,第一聲先喊「媽媽」,可是,我連叫了好幾聲「媽媽」,都遲遲沒有人回應。我好奇地拿著書包上樓問爸爸,「哦,你媽媽去新鄉住院了,她的病有點兒嚴重,醫生讓住院觀察。」聽了爸爸的話,我頓時愣住了,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將要生活在沒有媽媽的世界裡了,想著想著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趕緊轉身,跑回自己的屋裡含著淚寫起了作業。( ) 「妞兒,快來,媽媽要和你說話!」爸爸粗獷的聲音再次響起。「真的嗎?」我聽了激動萬分,以飛一般的速度奔去了爸爸的卧室。 只見爸爸的手機里有個媽媽在看著我。我明白了,原來,爸爸用手機給媽媽打了一個視頻電話。當我看到手機里媽媽那溫柔熟悉的笑臉,剛剛擦乾眼淚的我居然又流出了晶瑩的淚滴。通過手機,我也看見媽媽的眼圈濕潤了。「媽媽,你為什麼不給我說一聲就走了呢?」「哦,是媽媽錯了,因為媽媽不想耽誤你的學習,對不起,我的乖女兒!」我的淚水似乎又多了起來,可是媽媽不停地鼓勵我,安慰我,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又開心地說說笑笑了。我看著手機里的媽媽一會兒在那邊做鬼臉,一會兒吃水果,頓時,我覺得這種感覺真好! 如果生活在古代,我可不是要想死媽媽了?幸好現在有手機,能視頻聊天,雖然我不能天天見到媽媽,可是能從手機里看見媽媽,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

⑥ 關於微信的作文

科技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智慧更多信息和便利的同時,也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帶來了更多的考驗作文素材。我們早已體會不到古時長相思不相見的痛苦,現在可以通過手機微信進行每時每刻的溝通,還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打發寂寞的時光,排解內心的惆悵和分享快樂的時光。
前些日子,一個很久不曾聯系的好友感情遇到了一些問題,她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裡發表了一條文采極好的感情宣言,遠隔千里,我也只能通過微信和她聊了幾句,說了一些簡單安慰她的話語。後來看到她的微信圈收到了很多條的關心和問候,可是她卻失落的告訴我說,再多的人看了這些文字也不能減少她的憂傷,還不及身邊有個知心的朋友聽她哭一場。在那一時刻我突然明白了,網路可以讓我們越過千山萬水和友人整夜鍵盤長聊,但是你卻感受不到對方的溫度,那一種溫度,是網路世界永遠無法替代的心心相印。
微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微信大軍,在文字間展現悲歡離合。朋友圈裡時髦 「秀一秀」,「曬一曬」讓我們像生活在一個大玻璃房子里,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讓很多人看到你的目前生活狀態。但是我們很少有人想到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很多時候是細微敏感的,是需要小心呵護的,也許有些內容並不適合分享給所有的人。所謂朋友,是你和他 (她)可以毫無顧慮地分享所有的喜怒哀樂。

⑦ 朋友圈的好處與壞處作文400

有了微信,好處壞處都是大大的多。

好處是,微信圈裡內容多得數不勝數,自然,這樣一來,瀏覽量猛增,視野也拓寬了不少,還經常把好的內容傳到朋友的手機里。有什麼好的東西自然第一個想和她分享。可是,這樣一來,壞處也顯而易見,就是,被微信套牢了,家裡的人對此很有意見,說氣話了,還威逼利誘恐嚇,說要把家裡的wifi關掉,看再拿著手機看個不停。後來有了定時發布以後,就可以很自由的安排,提前安排了就不再日日用電腦了。

除了瀏覽信息量的增大,好處自然還有,一下子就想到了關於信念力的好多事例,都是在微信圈裡看到的,於是憑著記憶自然而然的就舉例了進去。自然,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身邊的事情,一篇作文油然生成。只是這樣的壞處是,手機放在一邊,總是一個太大的誘惑,總想伸手拿過手機打開微信圈。這兩天在修煉自己,最好是確定在某個時間段,其他時間段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如此一來,又有能力掌控自己,不然就會被微信圈著走了。

從微信內容一開始出來,就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每次進入微信圈瀏覽內容,立馬,什麼人發什麼內容,什麼人什麼層次,一下子就非常的分明了。還好,有設置朋友圈許可權的功能。所以,微信的出現,自然將朋友的類型給微妙的分層了出來。這是好處,壞處是,身邊的朋友都是鏡子,和什麼樣的人交往,自然就是什麼樣的人。這樣一來,也頓時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在哪兒了,也明白自己的層次是什麼樣的了。

不過,好壞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在於各人的觀點不同。反正,壞的可以變成好的,好的也可以變成壞的,全在於如何把握分寸,也很明顯的考驗著每個人對於世事的平衡能力

⑧ 寫一遍對微信朋友圈曬的理解的作文

這兩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數漸漸下降,人們興起用微信作為社交工具進行日常交流,通過微信了解新聞、獲取信息。只要手機能上網,微信帶給你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手機的長期使用使人變得越來越懶,存下的幾百個電話號碼使用率也愈來愈低,只是偶爾有事時打個電話或重大節日發條簡訊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閑暇時打開朋友的相冊,翻開圖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靈雞湯、體會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虛擬的空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朋友「安逸的版」,書法家,其父親是已故著名書法家侯正榮。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書法——不僅傳承了侯正榮先生的書風,而且吸眾家之長,形成獨到的風格,用字造型優美,墨色變化豐富,字體雄渾自然,行雲流水,深受朋友喜歡。
朋友「青石板的愛」,是名年輕的退伍軍人,為了宣傳家鄉昭化古城,經常拍攝家鄉的美麗風光,發到微信、微博和博客里,讓大家通過小小窗口,了解昭化古城的歷史淵源和現狀。
女孩愛臭美,什麼好吃的,漂亮衣服,美麗倩影,都在微信里曬。有一位女教師,好旅行,愛照相,經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發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談起在「朋友圈」里發的這些,她說想讓圈裡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樂分享給大家,還讓我多為她點贊。
微信是一種人生,朋友圈裡五花八門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點贊,每次都有一張張傻笑的評論圖片。這些點贊和發圖片的人中,不管是誰,都要謝謝他。忙於事業、家庭,說累也累,說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邊有一幫好友為你點贊。當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時,默默給個贊鼓勵他;當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氣風發時,不妨也默默點個贊提醒他。

⑨ 為朋友圈點贊作文

例如:
「叮咚」,你的手機一聲脆響。你以為誰發來了新信息,拿起手機一看,卻是一個來自朋友圈的「點贊」。
當前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微信朋友圈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早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點贊」,或許是朋友圈帶來的,最為火熱的流行詞彙。
初入朋友圈時,我嚴格按照自己的標准,從不輕易「點贊」。只有當哪條消息特別吸引我時,我才會按下屏幕上的那一個大拇指。同時,我也會為收獲別人的「贊」,擁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贊」表示朋友圈內的朋友對我的關心,這點我深信不疑。
但很快,我對待朋友圈的態度就被打破了。某日當我照常收獲朋友H君的「贊」之後,卻偶然發現,這一最為活躍的「朋友」竟對我所發內容一無所知。當我感覺受到欺騙,質問其為何「只『贊』不看」時,他反而笑著說道:「怎樣?我每條都『贊』夠義氣吧?」
我競一時啞然。難道「朋友圈」里已無「朋友」,只有「點『贊』機器」嗎?但很快我就發現,這樣的現象絕非個例。
智能手機普及以後,大街上隨處可見插著耳機,專心玩弄手機的「低頭族」。他們時刻拿著手機,大多是為了不斷刷新朋友圈,及時送去自己的「贊」。當所謂的「朋友」只存在於智能手機的屏幕里時,「點贊」便成為了維系這些「朋友」間脆弱關系的唯一途徑。害怕「友誼危機」的想法束縛著「低頭族」們,迫使他們一刻不停地刷新朋友圈。也不知這到底是人在「玩朋友圈」,還是朋友圈在「玩人」?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