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轉發管理條例
1. 強制要求轉發朋友圈發微信
這個沒辦法,工作么,很多迫不得已的事情的,你是在不喜歡的話,還是考慮換份工作吧,工作真的是得做的開心才行。
2. 法律規定微信轉發多少次是違法的
法律規定微信轉發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內容500次是違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拓展資料:
微信轉發涉及個人隱私或侮辱他人的內容時,則涉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權,人格尊嚴又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等。當人身權受到侵害時,請求司法保護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它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 但主要上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譽和人身自由等權利,以及與人身直接有關的權利.。
3. 微信朋友圈發哪些內容屬於 傳播惡性謠言等違法違規內容
微信里邊最好別發那些無聊的東西,什麼誰家小孩子丟了,哪裡又發生大火災了,還有哪個學校食物中毒了等等,不是你親自看見的就不要發,這些我覺得都是違規的屬於惡性傳播的違規違法行為
4. 用微信轉發朋友圈內的敏感文章違法嗎
不違反,首先要知道,法不責眾這條原則;再次,微信是個社交平台,裡面的好友文章就是讓朋友們轉發的,所以說發到上面的東西都是可以轉載的,絕對不違法.
5.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傳播謠言要負什麼責任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從而為誹謗罪設定了非常嚴格的量化的入罪標准。
也就是說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軟體上傳播誹謗他人的消息,當點擊量與轉發次數超過一定數量時,就會被認定為誹謗罪。根據我國《刑法》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現行刑法第291條中增加了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資料:
光憑法條的原文想必不少人還是對此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以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這條新增法條的主要內容 。
例:某網民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故意編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消息,並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傳播,造成該地區人們出現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該網民為了謀取個人利益,編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假消息,符合法條中所述「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然後其又在微信上大肆傳播,滿足「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這兩個行為已經具有構成犯罪的主觀條件,再加之其傳播的消息造成了該地區人們的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滿足「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該網民已經構成了犯罪,將受到相關的處罰。
嚴厲打擊各類網路謠言行為的同時,警方希望廣大網民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增強自律意識、法律意識,規范網路言行,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社會營造一個和諧、文明、清朗的網路環境。
6. 如何管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管理者必看
隨著微信快速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使用微信,而朋友圈,也慢慢變成社交平台的新戰場。作為管理者,也應該與時俱進,學習使用微信。很負責任地說,如果用好微信,完全可以藉助這個社交平台,達到團隊管理的目的。
一、管理者如何玩微信? ——改變觀念
管理者要改變一個觀念:大多數人,都認為微信朋友圈是自己的私人領地,不想同級或者下級過多干涉,有這樣想法,自然抗拒與員工的微信交流。
雖然如此,但作為管理者,你要從事員工溝通工作,想要溝通質量高要花點心思。比如說要順應潮流,用員工能接受的方式,和他們溝通。
特別是團隊日漸增多的90後群體,他們尤其喜歡用社交平台,如果你連這都不懂,不會用,談何用他們的方式來溝通呢?
凡事都有兩面性,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你運用得當的話,不僅可以通過微信,加強和他們的線上溝通,了解到員工最新動態,而且只要經營得當,還能藉助這個平台,讓員工認識你,了解到你的更多信息,無形中能促進上下級之間的交流。
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完成觀念的轉變,只有接受它,才能讓它的價值發揮出來。
二、關鍵步驟:
1、加好友
第一步,先和團隊成員提前說明:希望能藉助微信,加強和大家的交流,近期會加大家為好友,希望大家配合支持。相信你有了提前的鋪墊,大家有了足夠的心理准備,自然就會同意你加為好友。
2、設星標
很多人好友眾多,員工在朋友圈發布的信息一不留意就會被掩沒,為了不致錯漏員工動態,建議可以將員工設置為「星標朋友」,這樣他們就會顯示在微信通訊錄最上面,如果需要關注他們的最新動態,直接就能點擊查看,非常方便。
3、勤互動
對於員工發布的朋友圈信息,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合評論,或者點個❤,這樣做,是讓員工感受到你的存在,不要被他們忽略掉,你的及時評論,也可以讓員工知道你在關注他、關心他的情況。
如果一些特定的內容,不方便在朋友圈溝通的時候,可以私下微信和員工溝通,相對封閉的環境,加上你的主動了解,大部分員工還是很願意向你說明的,如果你真的關心員工的話,不用擔心大家找不到共同的話題。
三、做好微信定位
除了做好員工溝通,管理者的個人微信朋友圈怎麼發,發什麼,也要注意,如果內容發布到位,同樣可以讓你在團隊成員中樹立個人威信。
1、考慮清楚發什麼
是希望它成為情緒發泄空間,還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陣地,取決你自己的定位。一般管理者可能會因為下屬的關注,不會隨便發布負面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甚至可能擔心發錯東西,所以不發,這樣逃避的方法並不可取。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利用好這個平台,適當發布一些正面、積極向上的信息,如果你的朋友圈有足夠的號召力。經常瀏覽、關注你朋友圈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你發布信息的影響。
2、不要成為心靈雞湯的重災區
很多管理者可能看到一些公眾號發的心靈雞湯,覺得有用,就會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而且會持續轉,卻從來不發布自己的信息,相信時間久了,你的持續轟炸,會有效果的,最終會被大家屏蔽、拉黑、甚至是刪除。
更有甚者,可能會將這一類文章直接轉發給某位下屬,例如你看一篇叫「提高工作效率的10種方法」,你覺得很好,發給員工A,但員工A可能認為,你是否覺得他的工作效率過低,才這樣轉發給他看的,也許他更需要的是,你和他面對面的溝通,直接指出他的工作不足,以及你的建議,而不是面對這一篇冷冰冰的心靈雞湯文章。
建議不要發:中獎轉發、求點❤、廣告貼、是中國人就轉發這一類低格的文章;
建議少發:心靈雞湯、星座、生肖等文章。
3、適合發什麼?
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的范圍:
工作方面:你的工作心得分享、你對職業、行業發展的看法、工作當中的趣事、團隊活動的相片分享;
生活方面:你的家庭、孩子的分享,你對教育、育兒等方面的看法;
其他:好書、電影、美食等分享;
2、管理者如何玩微信群?
所謂群,指的是一堆人,怎麼樣管理好這一堆人,發揮團隊的作用,而不是讓他們變成一幫烏合之眾呢?這很考究群的組織者,即管理的能力,而經過事前的群定位,適當的規劃、對於活躍群氛圍、發揮群體效應,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三個原則
1、自願
無論使用哪一種平台,建議員工都要自願使用,不帶強迫性,特別是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如果員工勉強加入,內心肯定會有所抵觸,管理效果自然不明顯。作為管理者,應該事前和大家說明,爭取得到員工支持,而不是一言不發,直接將員工拉入群了事,簡單粗暴地管理,並不是有效的溝通方式。
2、保密
任何一個社交平台,都是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而對於公司類的溝通群,不可避免涉及公司的管理策略、客戶數據等敏感信息。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有可能會造成信息泄露。所以管理者應該和團隊成員說明,要注意信息保密,過於敏感的數據、文檔,建議不要上傳到群,避免造成信息泄露。
3、溝通
一旦管理者決定使用微信群進行團隊管理,就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台。和員工溝通的話題可以不局限於工作,藉助溝通,加深對員工的了解,促進管理方面的順暢溝通。
二、運營微信群的智慧
1、考慮要不要建群
管理者先要考慮清楚,微信群是否適合你們,首先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有足夠多的微信活躍成員。如果你們團隊,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微信,貿然組建微信群,群成員之間的溝通質量可想而知。
2、注意群的定位
再者,考慮清楚,你團隊的微信群定位做什麼?是希望通過單純的溝通、聊天增進感情?還是作為信息通知的群,及時將政策、提醒通知到位?或者兩者功能都需要,這個答案,將決定你建立一個微信群,還是兩個微信群。
3、建幾個群?
如果需要微信群在團隊管理中發揮作用,建立兩個微信群很有必要。一個純聊天,一個純通知,兩者不要混為一談。在使用之前,和大家說明哪個群聊天,哪個群通知,這樣就能保證信息的順暢。只要管理得當,雙群運作,每個群各司其職,一樣能達到高效的溝通。
每個團隊都有骨幹員工,為了更好地培養員工、溝通共享,考慮到微信群的開放性,一些信息不太便於在團隊群內溝通,同時一對一和個別骨幹溝通效率又太低。建議管理者在有精力的情況下,可以再建一個小規模的微信群,只將部分骨幹員工拉進來,這樣溝通起來就很方便,但要注意,盡量保持低調,避免讓團隊其他成員產生「小團隊」的想法。
根據個人經驗,一個團隊,建立2-3個微信群最適合。少了溝通成本過高,多了,無力維護。
4、如何製造話題?
為了不至於讓群成為一潭死水,發揮溝通效果,除了通知群外,聊天群必須要讓員工活躍起來,經常溝通,促進大家的了解。只有這樣,微信群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但是,談什麼話題,才能令大家都有參與討論的慾望呢?首先,建議不要在聊天群談過多工作方面的東西,可以多談8小時之外的生活。然後,可以適當製造一些話題,其中:美食、美女、購物、好玩的地方……這些話題永遠都是大家樂此不疲的,只要發起,不怕沒有人來討論。
5、怎麼運營群?
一個群的主流聲音,往往集中在幾個意見領袖身上的,如果管理者希望大家發言的方向是正面、積極向上的,達到良性的溝通效果,那麼只需要在群里設置4-5個積極的員工,由他們發起話題、引導大家討論,由員工自發組織的溝通,其他員工不會過於反感,溝通得出的觀點,接受程度更高。
三、避免微信群的陷阱
1、不要過度刷屏
雖說是群聊,但要適當發言,不要在上面高談闊論,而不讓員工有太多說話的機會,這樣刷屏,只會招致員工反感,最終大家都選擇不說話,讓微信群成為你自說自話的空間了。
管理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多鼓勵員工多說,不管是什麼都可以,包括有任何不滿、誤會,也可以引導員工通過這個平台表達出來,管理者適當回應即可。
2、不要公群私聊
管理者應該引導大家在群里討論共性的問題,對於一些和個別員工感興趣的話題一對一溝通更合適,不要一直不停地聊,影響其他成員感知。
3、不要語音轟炸
群信息的刷屏率較高,一般以文字和圖片交流為主,如果管理者發語音和大家溝通,會降低大家收聽的興趣。建議非必要情況,不要頻繁發語音,直接以文字更為直觀。
7. 是否有規定微信朋友圈發布保留的最長期限
沒有期限,不過你可以設置別人查看的時間限制。
8. 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紅頭文件觸犯規定嗎
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紅頭文件只要是真實的都不觸犯規定。根據《微信朋友圈使用規范》
1.9不實信息類內容
本規則所稱的不實信息,指由微信用戶等主體編造、轉發、傳播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
1.9.1 涉及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等政治類不實信息。
1.9.2 煽動國家、地區、民族、宗教間仇恨、歧視、誤解,損害善良風俗的不實信息。
(8)微信朋友圈轉發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對紅頭文件的發布形式有規范化要求,而不是通過朋友圈進行轉發。行政規范性文件經審議通過或批准後,由制定機關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印發,並及時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報刊、廣播、電視、公示欄等公開向社會發布,不得以內部文件形式印發執行,未經公布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依據。
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可能影響政府形象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起草部門要做好出台時機評估工作,在文件公布後加強輿情收集,及時研判處置,主動回應關切,通過新聞發布會、媒體訪談、專家解讀等方式進行解釋說明,充分利用政府網站、社交媒體等加強與公眾的交流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