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朋友交流 » 刷爆微信朋友圈的十大謠言

刷爆微信朋友圈的十大謠言

發布時間: 2021-07-22 21:39:56

1.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哪些

1、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

傳言稱:「受疫情影響,國內糧食短缺,要趕緊囤米搶油。」

真相:對此,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回應:「我國糧食產量和庫存充足,市場上貨足價穩,米面供給充裕,無需搶購囤積」。因此大家盡可放心。

2、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期間,網上流傳一則「偏方」:「吃大蒜、喝高度白酒可以消滅新冠病毒,效果勝過其他防疫用品。」

真相:目前沒有任何特定食品能幫人抵抗新冠病毒。因此無論是大蒜還是白酒都殺不死新冠病毒。我們常說的酒精消毒指的並非飲用酒精飲品。喝到胃裡的酒進入的是消化系統,而新冠病毒感染的是呼吸系統。

3、鍾南山院士前往某地協助疫情防控工作

隨著疫情進展,「鍾南山院士落地成都」、「鍾南山已抵新疆烏魯木齊抗擊疫情」、「鍾南山前往歐洲指導他國抗疫」等消息在網上相繼涌現。

真相:傳聞所述的終南山院士行程皆是憑空捏造,每當出現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類似的不實傳言就會同步更新。

4、全國各地摘口罩時間表出爐

真相:經查證,相關部門及媒體都沒有「可以摘下口罩」的說法。

專家分析認為,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即將進入流行季節,加上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都將進一步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

5、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

有傳聞稱,蚊蠅可以通過叮咬人類或其他動物傳播新冠病毒。

真相: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目前全球也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道。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飛沫傳播,或是通過接觸被感染者污染的物體後經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等傳播、感染。

6、2020庚子年之災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地質/氣候大災難」等言論在各大平台頻刷存在感。

真相:所謂「近期地球引力場、磁場發生紊亂」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根據我國在軌風雲衛星對太陽總輻射量、太陽活動、地球磁場等的長期觀測業務,目前未發現有任何異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也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謠言所講的問題跟南方的強降水和今年的災害有關系。

7、香油滴在鼻孔,可以阻斷一切流感和瘟疫傳染

「每天出門前用棉簽蘸點小磨香油,滴進兩個鼻孔內,輕捏幾下即可」,網傳這種做法可以阻斷一切流感和瘟疫的傳播,被大量轉發。

真相: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指出,流感和瘟疫由病毒侵染所致。鼻孔里塗香油既阻止不了病毒進入人體,也影響不了病毒復制增殖,因而對流感和瘟疫起不了任何防禦作用。

8、出現流鼻涕和咳痰,不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今年夏季,不少微信群都在擴散這樣的消息:「新冠肺炎的病徵是乾咳無鼻涕,所以出現咳痰、流涕症狀的就不是新冠肺炎」。

真相:根據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表現是發熱、乏力、乾咳,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所以,根據是否流鼻涕和咳痰來判定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是不準確的。

9、電吹風強檔對面罩、面部和手部吹30秒就能消毒

「用電吹風吹口罩、面部和手部30秒鍾就可以消毒」的說法一度霸屏朋友圈,更有升級版稱「此法可讓口罩反復使用」。

真相:新冠病毒確實對高溫敏感,在56℃以上30分鍾環境中確實可以自行消亡。但傳言所說使用電吹風的方法無法達到這一條件,非但不能殺滅病毒,還很可能因此損傷面部和手部皮膚。

10、大盤雞、燒烤、涼拌菜被艾滋病毒感染

網上的一則「緊急通知」稱:「近期有人在恐怖勢力的指揮下,涌進全國各個城市,把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里。」

真相: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郭彩萍解釋,艾滋病不會通過食物感染。艾滋病病毒一旦脫離體液環境,存活性和致病能力都會下降。離開活體血液的艾滋病病毒隨血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死亡會失去增殖能力,繼而死亡。

2. 2016年度十大網路謠言你知道嗎

辭舊迎新之際,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根據網民舉報,篩選出了2016年度十大網路謠言。讓我們一起一一破解,不要讓這些謠言在新的一年繼續招搖撞騙。

1.難忍男友家貧困,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

謠言:2016年2月6日,一位自稱上海女孩的網友發帖稱,第一次去江西農村男友家過年,因一頓年夜飯難以忍受農村的貧窮落後,連夜趕回上海。這篇帖子挑起了城鄉差異、地域歧視等熱門話題,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

真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江西網信辦公開辟謠,證實這是一則假消息。發帖者並非上海人,而是江蘇省某女網民,因春節前與丈夫吵架,不願去丈夫老家過年而獨自留守家中,於是發帖宣洩情緒,內容純屬虛構。此事起源於個人泄憤,經過網民的大量轉發和媒體的廣泛報道,最終成為一起輿論事件。

2.公交車、銀行營業點、順豐快遞門店等成失聯兒童守護點

謠言:5月初,朋友圈、微博陸續流傳「5月1日起,順豐全國38萬員工包括順豐門店及嘿客門店將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守護站」。7月、9月又陸續有「公交車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中國銀行營業點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等類似網路謠言,引發網民大量轉發。

真相:各地警方、公交集團、銀監部門、順豐快遞公司等分別對公交車、中國銀行營業點、快遞門店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的說法進行了辟謠,並提醒廣大網民如有兒童走失應第一時間報警,以免影響案件偵辦。

3.「暴雨後自來水會濁兩三天」「政府決定放棄農村保城市」「某地已決堤」「抗洪官兵飲食供應不足」等涉雨情汛情網路謠言

謠言:7月份,全國普降暴雨,多地汛情嚴峻,防汛救災任務艱巨。然而,個別網民故意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暴雨後自來水會濁兩三天」「湯遜湖大堤決堤」「政府決定放棄農村保城市」「急需抗洪志願者」「抗洪官兵飲食供應不足」等謠言大行其道,令災情雪上加霜。

真相:針對以上謠言,各地網信、公安、水務、防汛等部門分別第一時間展開辟謠,保障防汛救災工作順利開展。在同舟共濟抗洪救災的關鍵時刻,大家應對網上傳言多加甄別,對不明來源的信息在權威部門發布前不轉發、不傳播,讓網路謠言無處容身。

4.「G20峰會期間杭州城區大部分加油站將被關閉」「安保警察每人補貼10萬元」「G20杭州峰會預算1600億元」等涉G20峰會網路謠言

謠言:8月中旬,G20峰會召開前夕,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流傳「G20期間杭州不能寄快遞」「杭州周邊300公里內,含有液體、粉末的快遞不得進出」「G20峰會期間杭州城區大部分加油站將被關閉」「安保警察每人補貼10萬元」「G20杭州峰會預算1600億元」「西湖景區不準明火做飯,一律由公安配送」等圍繞G20峰會的各類不實信息增多。

真相:浙江省、杭州市相關部門以及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浙江發布」已對上述傳言逐一辟謠。G20峰會是舉世關注的一大盛事,不法分子借機造謠,妄圖擾亂民心和輿論。舉報中心提醒大家,及時關注官方發布的消息,不靠譜的消息莫輕信。

5.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事故原因系「兩架表演機空中相撞」「余旭殲-10隻飛80個小時」

謠言:11月12日,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事故初期,各種猜測性信息流傳,以至於以訛傳訛,由此產生了諸如「兩架表演機空中相撞」「余旭殲-10隻飛80個小時」等眾多謠言。

真相:飛行事故的認定是一門科學,要用事實、數據說話,而不是靠腦袋猜測!據後來多家權威媒體報道,兩架表演機空中並未發生相撞;余旭不幸犧牲前,殲-10總飛行時間已接近500小時,飛行表演超過300小時。無論技術還是經驗,余旭早就不是菜鳥飛行員。

6.年收入12萬元以上是高收入群體,要加稅

謠言:10月23日,一則「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稱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消息在多個公眾號和朋友圈廣泛流傳,除了對加稅的不滿,「年收入12萬元以上」這一標准,也引發各種吐槽。

真相: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10月24日回應表示,這一觀點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萬元為分界加稅的情況。

7.中科院震驚調查:30年1000高考狀元下場悲慘,沒有行業領袖

謠言:2016年高考後,一則很老的謠言又在網路上冒了出來,標題聳人聽聞:《中科院震驚調查:30年1000高考狀元下場悲慘,沒有行業領袖》。聲稱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發現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抽查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系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系。

真相:6月29日,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再次辟謠:「截圖內容不實,此前我們曾多次辟謠。」更有甚者,將所謂的「中央科教院」說成是中科院。這些所謂調查都沒有公布詳實的數據,「下場悲慘」的說法更是毫無邏輯。

8.「北京霧霾中檢測出60餘種耐葯菌,抗生素對其無效」「此次霧霾特殊可致人死亡」「微距鏡頭下的北京霧霾」等有關霧霾的網路謠言

謠言:12月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遭遇大范圍霧、霾天氣。「此次霧霾含有硫酸銨、可以致人死亡」「在4000流明燈光下用微距鏡頭拍攝的北京霧霾」「北京霧霾中檢測出60餘種耐葯菌,抗生素對其無效」等圍繞霧霾對網路謠言也在網上大肆傳播。這些謠言偽裝成科普文章,只告訴人們部分事實,卻遮蔽了更多真相,危言聳聽、流毒不淺。

真相: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果殼網等科普機構、專家分別對以上謠言進行科普辟謠。空氣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科學論證,網路謠言只會擾亂人心

9.「引力波」引發宇宙射線 靠近手機可能造成傷亡

謠言:2月16日,一則「宇宙射線將貼近地球通過,可能對身體有害」的傳言在微信朋友圈瘋傳,傳言稱:「今天晚上12時30分到凌晨3時30分,請務必關手機,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貼近地球通過。所以,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造成傷亡或者損壞。」適逢11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許多人將二者混為一談,一時人心惶惶。

真相:北京師范大學「引力波天文學」教授張帆介紹,該傳言「完全是無稽之談」。宇宙射線指的是來自於宇宙中一種具有相當大能量的帶電粒子流,這與「引力波」是兩碼事。而「監測到引力波」是指兩個黑洞約13億年前碰撞,兩個巨大質量結合所傳送出的擾動,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並被偵測到。中國電信客服人員表示,這類聳人聽聞的傳言有詐騙嫌疑,此前曾發生多起因為被騙關機導致親友被人詐騙錢財的案例。

10. 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葯種出來的

謠言:8月中旬,一段指稱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葯培育出來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視頻中一位「無名水果店」水果商販在車內與人對話,稱無籽葡萄都「沾了避孕葯」不能給孩子吃,導致山東無籽葡萄大量滯銷,愁壞了廣大果農。

真相:對此,葡萄園主和農業專家均表示,葡萄無籽化栽培最常用的一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是赤黴素,與避孕葯無關,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農業部相關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葡萄栽培時使用赤黴素濃度極低,且從花期施用至葡萄採收要經歷兩三個月,先前噴施的赤黴素已基本降解。

盡管這些網路謠言已被相繼澄清,但對社會秩序造成的干擾、對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除。舉報中心在此提醒廣大網民,面對網路謠言,應當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情緒發泄,多一些較真拷問,少一些盲目轉發。只有積極參與辟謠的人越來越多,阻擋網路謠言傳播的防火牆才越來越牢固。

2017年,讓我們共同營造更加清朗的網路空間,歡迎廣大網民積極舉報網路謠言等網上有害信息。

以上信息來源——新華網

3. 朋友圈的十大謠言都有些什麼

1、「葡萄無籽是用避孕葯培育的?」事實上,避孕葯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作用。

2、「肉鴨生長過快是注射激素?」從成本收益角度看,打激素並不劃算,肉鴨生長快是科學育種的結果。

3、「維生素A傷害嬰兒大腦?」其實,有充足證據證明額定計量補充維生素A是安全的。

4、「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這類「食物相剋論」造成過無數「冤案」,上沒有證據表明西瓜和桃同時食用會致命。

5、「豬肉生了無敵鉤蟲?」經鑒定,網傳的鉤蟲照片,是豬的淋巴、血管等組織,豬肉中沒有鉤蟲的說法。

6、「小龍蝦渾身是蟲?」傳播量最高,達5400多萬,專家提醒,該說法誇大其詞,蝦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

7、「方便麵含防腐劑,32小時不消化,甚至致癌?」專家認為,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配些肉、菜更營養。

8、「美國政府說膽固醇有益無害?」新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確取消了限制膽固醇攝入的建議,但也強調不代表建立健康飲食模式時注意膽固醇不再重要。

9、「吃櫻桃感染H7N9病毒?」類似「吃豬肉感染H7N9」「吃麻辣燙感染H7N9」等謠言不斷變種,專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謠言在「亂扣帽子」。

10、「美國人民又不吃轉基因了?」事實上,美國是轉基因研發和消費大國,已經吃了20多年轉基因食品。

4. 朋友圈十大謠言

1、全國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

謠言內容:「10月1日起,全國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銀行就是失散兒童守護人。只要孩子進了銀行,即便暫時與家長失去聯系,孩子也不會被拐賣或出現意外。真要都接力起來能幫助多少走丟的孩子......」

真相:全國銀行系統近期並未發布此類通知,銀行網點也沒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上述信息為謠言。在兒童走失之後,最可靠的力量就是警方。教孩子記熟親人的名字和電話,並學會報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2、國慶期間日系車通行正常收費

謠言內容:「近日,網上一則關於國慶高速收費的傳言也在網路上悄然擴散:國慶期間日系車上高速正常收費,有圖有真相。」

真相:經過媒體記者聯系交通部門得知:從未有關於日系車和其他車輛區別對待的規定,網上的傳言為謠言,當中的圖片純屬網友的惡作劇。

3、癌症真正的元兇是塑料

謠言內容:「近日,一張圖片被網友熱傳:圖片上是某醫院營養科的一則『重要信息』,上寫根據美國醫生協會的最新研究,發現癌症的起因是塑料。」

真相:經過媒體調查發現,美國醫生協會並不存在,且這樣的說法也是無中生有。目前並沒有證據能直接證明塑料加熱與致癌之間存在著必然的、令人信服的聯系。

4、蘑菇不能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食

謠言內容:「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

真相:經記者向醫生求證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食中毒缺乏科學依據。經過上網搜索發現:早在2年前就有一樣的傳言,當時的結果也是查無此事。

5、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中毒而死

謠言內容:「家裡有孩子的注意了:現在是柿子上市的季節,雖然很好吃,但是千萬不要和酸奶,海鮮,酒一起吃!而且不要空腹吃!

今天剛剛發生一件真事:一個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中毒死了!請大家轉告給更多人知道,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真相:醫學專家表示:從未聽說過「柿子+酸奶」會中毒的說法,也未遇到這種案例,不要過分擔憂,但柿子確實不宜多吃。

6、無核葡萄系避孕葯培育

謠言內容:「一段手機拍攝視頻在網路上被瘋狂轉發,視頻中一位疑似『果農』身份的中年男子稱,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葯培育的,孩子吃了會絕育。這一駭人說法讓人們恐慌不已。對無核葡萄望而卻步。」

真相: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辟謠,相關農學醫學專家也作了專業解釋:無核葡萄系避孕葯所培育純屬謠言,避孕葯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7、喝涼白開水等於慢性自殺

謠言內容:「最近一段視頻在網路上瘋傳:某養生節目現場,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基礎學院副院長賀娟講了『喝涼白開等於慢性自殺』,現場大媽表示震驚,鼓掌叫好。」

真相:該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至今科學家並未發現涼白開對人體有威脅的證據。在保證水的衛生的前提下,喝涼水即便對胃有刺激,抑或引起氣管收縮,但很快可以恢復,腸胃敏感的人要注意,身體健康的人不必擔心。

8、NASA要增加第13星座蛇夫座

謠言內容:「最近,網上大量消息傳開,說NASA剛剛在Cosmopolitan英國版上出版了新的星座圖,各大媒體紛紛緊跟報道,聲稱NASA發布了新星座圖,增加了第13個星座,並且調整了其他星座的日期。」

真相: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方表示:討論的是天文學,而不是占星學。這些消息均為謠言,而且不應該將天文學和占星算命的星座混為一談。

9、六小齡童因病去世

謠言內容:「近日,網上熱傳一則《美猴王——六小齡童,昨天因病去世,送『猴哥』最後一程》的信息。這條信息稱,在83版《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的演員六小齡童(章金萊),9月10日早上八點半病逝於浙江紹興慈濟醫院,享年57歲。」

真相:「六小齡童」本人專門發微博進行過辟謠,並表示希望國家網路有關部門能對這類惡意傳播謠言的行為查到源頭進行嚴肅處理,也希望各位網民朋友不要輕易信謠傳謠,在轉發之前請先核實清楚。

10、微信「仰慕的人」鏈接有病毒

謠言內容:「在咱們群里,有一個人是我最仰慕的。人品高,大家喜歡。顏值超高,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樣。這位是誰?請看資料!weixin://dl/profile。就是這個,有報,是病毒!在用戶點開時,用戶的資料,就有可能被復制了。如果,用戶用手機支付過,購物過,微信支付過,相關的密碼,也就隨之被復制了。」

真相:對此,微信團隊已發布聲明:此鏈接是微信和客服網頁里,用來協助用戶快速進入自己個人頁面的快捷鏈接,除了能直接跳轉到用戶個人頁面外,沒有其他作用,網上傳播的此鏈接是病毒、泄露信息等說法不實。

5. 2017微信朋友圈當中常見的謠言種類,急用謝謝

謠言不能說,說多了就是傳播謠言,傳播謠言違法,請知悉

6. 十大微信謠言是什麼內容

一、「小龍蝦渾身是蟲?」傳播量最高,達5400多萬,專家提醒,該說法誇大其辭,蝦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

二、「葡萄無籽是用避孕葯培育的?」事實上,避孕葯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作用。

三、「維生素A傷害嬰兒大腦?」其實,有充足證據證明額定計量補充維生素A是安全的。

四、「肉鴨生長過快是注射激素?」從成本收益角度看,打激素並不劃算,肉鴨生長快是科學育種的結果。

五、「美國政府說膽固醇有益無害?」新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確取消了限制膽固醇攝入的建議,但也強調不代表建立健康飲食模式時注意膽固醇不再重要。

六、「美國人民又不吃轉基因了?」事實上,美國是轉基因研發和消費大國,已經吃了20多年轉基因食品。

七、「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這類「食物相剋論」造成過無數「冤案」,尚沒有證據表明西瓜和桃同時食用會致命。

八、「方便麵含防腐劑,32小時不消化,甚至致癌?」專家認為,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配些肉、菜更營養。

九、「吃櫻桃感染H7N9病毒?」類似「吃豬肉感染H7N9」「吃麻辣燙感染H7N9」等謠言不斷變種,專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謠言在「亂扣帽子」。

十、「豬肉生了無敵鉤蟲?」經鑒定,網傳的鉤蟲照片,是豬的淋巴、血管等組織,豬肉中沒有鉤蟲的說法。

以上信息來自於網易新聞

7. 2018年1月朋友圈有哪十大謠言

春節越來越近,謠言依舊猖獗。快來鑒別1月有哪些謠傳在「蠱惑人心」,擺脫謊言,清爽過大年!

TOP10本輪流感堪比SARS

1月,不少人受到了流感「侵襲」,網上也流傳出許多相關謠言,比如「此次的流感堪比當年的SARS」等。

辟謠

食品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撰文指出,雞蛋煮久了變綠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水煮蛋的過程中,蛋清中的硫元素會跟氫元素結合產生硫化氫,而蛋黃中則含有鐵元素。當硫化氫遇到蛋黃時就會與蛋黃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形成硫化亞鐵包裹在蛋黃的外層。

硫化亞鐵是一種灰綠色物質,因此蛋黃就有了一層淡綠色。

擦亮雙眼,遠離謠言,快轉給身邊的人。

8. 這十大謠言不能信嗎

不能相信。

9. 這十大謠言都不能信

十大謠言:謠言一:香蕉浸泡不明液體。謠言二:又紅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針。謠言三:空心草莓用了激素。謠言四: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葯的。謠言五:頂花帶刺的黃瓜是蘸了避孕葯。謠言六:蘑菇富含重金屬。謠言八:「速生雞」是激素催大的。謠言九:為了增重出售注水的「針孔螃蟹」。謠言十:養殖黃鱔是用避孕葯喂大的。


養殖黃鱔是用避孕葯喂大的?這種黃鱔你敢吃嗎?

實驗顯示,在一個月內,給黃鱔吃避孕葯,對於它的生長速度並沒有顯著效果,反而在一個月後還會造成黃鱔的大批死亡。所以,在黃鱔養殖中添加避孕葯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得不償失。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