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詐騙概述
㈠ 微信朋友圈里發生過那些詐騙案嗎
當然有啊,其實微商就是最大的詐騙犯
㈡ 微信朋友圈10大騙術 您知多少
朋友圈裡的十大騙術鏈接
1.代購詐騙:付了代購款又付了關稅卻不見發貨
2.二維碼詐騙:買家發商品二維碼,實則為手機木馬
3.盜號詐騙:黑手伸向留學生,騙國內父母錢財
4.熟人詐騙:假貨LV包包當正品賣給好友
5.求職詐騙:剛買了他5000元的充值卡,對方就消失了
6.感情詐騙:無業男裝成高富帥,微信搭訕騙錢
7.商業詐騙:打工者微信遇營銷專家,涉商業套圈
8.話費詐騙:傳播「免費領養名貴狗」消息,詐騙話費等
9.公眾號詐騙:不法分子申請微信公眾號詐騙
10.微信點贊:微信點贊拿獎品,獲取點贊者信息詐騙
㈢ 微信詐騙案例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2017年10大典型微信詐騙案例,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不要再給騙子可乘之機!
一、接龍紅包
分析:接龍紅包拼的是手氣,通常搶到最少或最多的繼續發。類似玩法還有比紅包尾數大小、石頭剪刀布等。一些莊家會利用軟體做弊,設定不搶最小包或最大包、尾數修正、單雙、等;至於石頭剪刀布、丟骰子根本不需要軟體,先把網路斷開,接連發送幾個骰子,無網路狀態則發送失利,然後玩的時候連接網路選點數大的那個重發,騙取不知情的玩家。
另外由於每人每天發紅包的限額只有5000元,群主會招聘代發紅包的人員。當成員達到限額、又需要發紅包時,就轉賬給群主,由群主請人代發。群主和代發者會拿5%到10%作為提成,剩下的錢發到群里。
二、搶紅包神器
分析:為了搶到紅包,運用搶紅包軟體作弊的做法慢慢傳開,在某寶輸入「搶紅包」,各種控制尾數、降低小包概率等的「神器」價格從幾毛錢到幾百元不等。其實搶紅包軟體中暗藏木馬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安裝使用,個人信息面臨被竊取、微信錢包及銀行卡余額被盜走的風險。就徐女士案例,民警調查發現該搶紅包軟體含木馬,她在登錄時要輸入微信帳號和密碼來綁定,導致余額被盜。
三、合體「紅包」
分析:這類騙局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騙取「到付高額運費」。為增加活動真實性,一些商家採用「新品試用」等廣告詞,設置倒計時、滾動的領取名單等提高搶單氛圍。最後你領取的不過是成本低廉的假冒偽劣商品,而高額運費並不是普通的快遞運單,而是一張快遞代收貨款的運單。
提示:類似活動有免費送暴龍眼鏡、檀木手串等,到付郵費由十幾到二十幾元不等。
十五、集贊有禮
案例:劉女士參加了本市某影樓發起的「集贊有禮」活動,只要轉發活動至朋友圈,並關注該公眾賬號,獲32個贊即可獲星巴克馬克杯一套。致電影樓確認活動的真實性後,劉女士馬上參加活動並集了32個贊, 第二天果真領到一套「星巴克馬克杯」。
分析:集贊有禮其實是商家發起的營銷手段,目的在於誘導用戶分享至朋友圈或填寫個人信息,但實際兌換的禮品內容與承諾的不符,多為成本低廉的假貨;或以禮品送完為由拒絕兌換。該類營銷從2014年就流傳開來,當年微信平台還宣布公眾號一旦發現4次集贊將永久封號。但微信注冊門檻低,此類活動滔滔不絕。
提醒:《廣告法》規定,商家只要發布了營銷活動,就必須按約定兌現承諾,否則可按照虛假廣告和宣傳來依法處理。參與者如發現在活動過程中商家涉嫌虛假廣告、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可以向工商部門舉報。
㈣ 微信朋友圈的網路騙局有哪些
這個就太多了,我舉幾個:
傳銷式微商,通過讓別人加入,以一起做生意為由騙取別人加盟費,購買大量的垃圾產品,以發展下線為主要特點
微商假貨,朋友圈,各種曬圖,說自己的成交額,賣一些三無化妝品等。
直接詐騙,通過加好友等方式,借錢,要紅包等
虛假色*情服務,通過設置露骨頭像,發送色*情圖片等,要取別人紅包,紅包到手立馬拉黑
典型宣傳詐騙,假說自己是政府組織的,某某團體,要給大家發錢之類,詐騙對象基本為老年人
虛假網戀,通過加好友,設置漂亮頭像,炫富,謊稱富二代之類,以戀愛單身為吸引力,勾搭單身或寂寞男生(女生),之後謊稱自己生病,欠債,家人車禍,做生意等借口要錢(期間以曖昧或戀愛為誘餌)
7,虛假古董,以偷盜,還債為由,出手高仿古董,珍貴物品,騙取錢財
㈤ 微信朋友圈有哪些無恥詐騙手法
微信朋友 圈的詐騙手法: 1、網 購詐騙。 2、訂票詐騙。3、網路交友詐騙。 4、虛構色 情服務詐騙。 6、偽基 站詐騙。7、微信詐騙-偽 裝身份詐騙。9、微信詐騙-愛心 傳遞詐騙。 10、微信詐騙-點贊詐騙。
㈥ 說說微信詐騙有啥特點
微信詐騙都抓住了人們愛貪小便宜的特點,反反復復的推送一些紅包,一些有獎這些熱門字眼,讓受害者上當。
㈦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朋友圈的利與弊
網路語言對漢語的影響和前景分析
前言
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在網路媒體雨後春筍般崛起的這幾年中,網路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不再局限於經濟、技術等領域。社會、文化、倫理道德,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網路而急劇變化,網路語言就是網路媒體廣泛運用下所產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
如果你是網民(網民一詞也是應網路而生的),對於網路語言或許耳熟能詳,但對於初上網的新手來說,對於普通「受眾」而言,閱讀、理解和使用這些生吞活剝的網路信息,確實令人費解。網路語言正在「異化」中國語言文字,對現行語文教學和研究提出了挑戰。本文試圖對筆者所認識的網路語言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探討。
網路語言的定義
網路把世界縮小到顯示器那麼大,芸芸眾生集合在十幾英寸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想要在這個地方推行某種「正統」表達方式是困難的,網路的自由空間註定了它的語言表達將無拘無束。
「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龍的樣子沒人知道,如果面對孤獨只有煙酒相伴,惟有齊參與,共分享,才能超越12億倍的爽,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網戀,網聚狼的力量。」這是最近在網上頗為流行的網路搞笑篇。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網路詞語」的含義,你恐怕並不覺得上面這句話有什麼可笑之處。因為在聊天室、BBS、ICQ上,大家把「青蛙」比作長得很醜的男人,把「恐龍」比作很醜的女人,而把「狼」比作在網上的壞人。
諸如此類,在網路上產生且具有特殊含義的詞彙,就是網路用語。在於根元主編的《中國網路語言詞典》中,對「網路語言」提出了如下定義:「『網語』是互聯網的產物。在網路日益普及的虛擬空間里,人們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也應與現實生活中的表達習慣有所不同,於是有的人創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憤怒和不懂的『網語』。大部分『網語』是網民為提高輸入速度,對一些漢語和英語詞彙進行改造,對文字、圖片、符號等隨意鏈接和鑲嵌。從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看,『網語』中的漢字、數字、英文字母混雜在一起使用,會出現一些怪字、錯字、別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網路中,它卻是深受網民喜愛的正宗語言。」
網路語言大體上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和網路有關的專業術語,如滑鼠、硬體、軟體、病毒、防火牆等,二是與網路有關的特別用語,如網民、網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類是網民在聊天或是bbs上的常用詞語,也就是「口頭語」:美眉、大蝦、斑竹、菜鳥等。其中第三類網路新詞語是人們爭論的焦點,也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這些由敲起鍵盤來劈里啪啦的網上高手們,用他們靈活的腦子製造出來的一連串有別於正常含義的新奇詞語,著實上不熟悉網路的人匪夷所思。然而,這些新詞語卻是眾多網民們所熟悉和喜愛的。這一層次定義的網路語言不能簡單地等同與技術層面的「網際網路用語」或「網路術語」。
㈧ 微信朋友圈都有哪些詐騙手段(請說的全面些)
朋友圈裡有很多種,比如說和你見面啊!或者你中獎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