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運營數據指標
『壹』 請簡要概述微信公眾號運營消息分析的主要指標。消息分析有哪些作用
公眾號運營消息分析主要是後台分析讀者留言、投票及相關內容
『貳』 微信運營數據分析要做哪些
微信公眾號後台的分析主要涉及圖文、關注、粉絲等數據情況,以上數據統計圖表皆來自BDP個人版~~~
『叄』 微信運營的關鍵數據有哪些 如何提高這些指標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微信運營的數據分析,與接下來要介紹的幾個重要指標密切相關。
在微信統計模塊里有四個分析指標,諸葛著重介紹圖文分析這個指標。
針對圖文分析,微信公眾號提供了圖文群發和圖文統計兩個解讀的維度:
圖文群發
圖文群發頁統計每篇文章群發後7天之內的數據(去重),包括送達人數、圖文頁閱讀人數、原文頁閱讀人數、轉發和收藏人數。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單篇文章受歡迎程度。但是這些數據能夠提供的信息粒度太粗,只能作為初步的參考。
圖文統計
圖文統計頁提供了大量非常有用的數據,可以按日或小時,顯示所有圖文的圖文頁閱讀次數、原文頁閱讀次數、分享轉發次數、微信收藏人數。你可能會問:按小時統計圖文閱讀有什麼用呢?
答案是:通過該數據了解到一天24小時,你的公眾號目標用戶什麼時間段是閱讀高峰,那麼你選擇群發文章的時間放在該時段,往往會取得最好的初次打開率和轉發分享率。
接下來的閱讀渠道數據只針對圖文頁閱讀。
會話閱讀渠道就是通過公眾號的會話點擊閱讀的,換句話說就是圖文群發之後,用戶通過會話的初次打開情況;
好友轉發閱讀渠道不多說,指的是用戶把文章分享給朋友,或者分享到微信群後打開的情況;
朋友圈閱讀渠道大家都明白,用戶把文章分享到了朋友圈後文章打開的情況;
騰訊微博、歷史消息頁、其他這三個閱讀渠道相對占的比重要小。
下面上詳細數據,通過「圖文頁閱讀」,查看分渠道的圖文頁閱讀人數和次數;通過「分享轉發」次數,可以了解到用戶把你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多少次。
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微信運營的部分數據指標:
一、文章初次打開率 = 會話閱讀渠道圖文頁閱讀人數 / 全部圖文頁閱讀人數
因為除了會話渠道之外,其他基本全部都是轉發分享閱讀的,而轉發分享閱讀已經是二次傳播了,所以該數據指標即代表了文章初次打開率。初次打開率除了可以衡量文章是否吸引人之外,還可以衡量公眾號粉絲的活躍度,如果初次打開率持續低於3%以下,可以視為粉絲活躍度極低,這種公眾號即使粉絲再多,傳播效果也很差。
二、轉發分享率 = 分享轉發次數 / 全部圖文閱讀人數
這是統計所有閱讀過文章的人,有多大比例選擇分享出去。很多文不對題的標題黨即使打開率高,但是用戶轉發率極低也白費。比較合理的轉發分享率應該持續超過10%以上。
三、轉發拉粉率 = 粉絲凈增人數 / 分享轉發次數
每次轉發可以帶來多少粉絲。優化的好,可以超過100%,如果低於20-30%,算是拉粉能力很差了。這個指標很關鍵,直接決定了拉粉效率。同時拉粉需要技巧,此文暫不贅述。
四、二次傳播率 = (轉發閱讀人數+朋友圈閱讀人數) / 總閱讀人數
對於一個已經積累了一定粉絲量的公眾號而言,二次傳播率意味著文章通過朋友、群組、朋友圈的傳播能力。如果二次傳播率始終低於50%,說明用戶對公眾號的忠誠度很低。
通過以上這些基礎數據,就可以有效指導微信運營了。其實不光是微信運營者需要了解這些數據指標,對於那些想通過公眾號渠道投放廣告、推廣的廣告主來說,這些數據也至關重要!
當然微信運營的核心還在內容,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內容做支撐,一切數據都是空中樓閣。就如一個企業,產品和運營密不可分,好的產品提供好的分析數據,這些數據又指導更好的運營方式,而運營的結果又讓產品迭代更加趨於完善,以此循環,生生不息。
『肆』 微信新推出的「微信指數」能不能成為營銷新利器
微信指數雖然剛剛發布,還不成熟,但是毫無疑問的必將成為營銷新利器。
微信指數,騰訊方面定義其為微信官方提供的基於微信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微信指數支持7日、30日、90日內的三個階段的數據。
在過去,相關內容在pc端的熱度,可以通過網路指數來反映。但是使用人數眾多的微信移動端則無相關標准。而在實際作用中,尤其是營銷過程中,相較於PC端的搜索次數,微信文章的閱讀量轉發量點贊數則更加重要的多。
然而在很長的時間里,微信關注度根本沒有一個官方的標准,只能由用戶自己估計,這樣的方法可靠性極低,很容易發生錯誤判斷,比如事件熱度已過,完全失去了熱度,類似的失敗的營銷案例絕不在少數。
而有了微信指數之後,至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相關事件的熱度曲線以及趨勢,加之自己的判斷,對於要投放的內容,作出必要的選擇。
此外,目前自媒體廣告的投放效果也缺乏一個量化的指標。經常是自媒體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發布的廣告內容的傳播效率,這樣的情況下,連和用戶討價還價都沒有底氣。而如果用其他pc端的指數來衡量微信端的效果,那必定是不準確的。
現在好了,對於效果可以直接打開微信指數,其在投放廣告前後的熱度可以做一個對比,廣告是否有效,增加了度搜好熱度都有量化的指標。
不過不得不說,目前的微信指數還有些粗糙。功能不完善,只是基於熱詞的一個搜索,誤差還較大。但是估計微信指數的研發人員也了解這一點,更加完善的微信指數肯定會出現,只不過這個估計就是要付費的了。
『伍』 微信公眾號數據分析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主要包含四個:用戶分析,圖文分析,自定義菜單分析以及消息分析。
用戶分析:包括用戶的增長,用戶的屬性。
在用戶增長方面,需要去觀察用戶增長以及負增長背後的邏輯。用戶量激增,是因為我們的某篇文章的某個點打動了用戶;還是某次活動,形成了裂變傳播。
在用戶屬性方面,包括對於用戶的性別比例,年齡層次,地域分布,興趣標簽等的分析。了解用戶的特徵,通過對用戶的畫像,適時調整內容方向。
圖文分析:包括閱讀來源,閱讀量等
單篇圖文分析包括轉化率朋友圈傳播分享等。通過對單篇圖文的深度剖析,深挖用戶的興趣點,做針對性的內容生產。舍棄用戶不感興趣的點,在用戶感興趣的點去深度挖掘。菜單分析:舍棄冗餘的菜單設置
通過菜單的點擊率了解用戶對哪方面的需求更敢興趣,對哪些菜單設置視而不見。點擊率較低的菜單設置,分析其原因,不斷舍棄不受歡迎的菜單,增加新的菜單。
消息分析:用戶公眾後台留言
統計用戶對設置關鍵詞的回復數量,從而來指導判斷文章的好壞。以及對用戶留言的統計分析,客服與用戶深度交流,了解用戶的影藏需求。
數據分析對於指導運營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因為繁瑣而不去做。數據是運營的方向指南,指引我們撥雲見霧。
『陸』 微信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怎麼用
數據統計功能大致分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三類:
用戶分析查看任意時間段內用戶數的增長、取消關注和用戶屬性等統計;
群發圖文消息分析,查看任意時間段內圖文消息群發效果的統計,包括送達人數,閱讀人數和轉發人數等分析;
消息分析可查看針對用戶發送的消息的統計,包括消息發送人數,次數等分析;
成為開發者的公眾號,可以查看介面調用的相關統計。
『柒』 如何做微信運營數據分析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一、消息分析
1消息分析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消息分析>>,即可查看粉絲人數的變化/當前公眾平台粉絲的分布情況。
2消息發送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會針對昨天粉絲主動的消息發送人數、次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消息發送人數、次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
消息發送人數:關注者主動發送消息的用戶人數;
消息發送次數:關注者主動發送消息的總次數;
人均發送次數:消息發送總次數/消息發送的用戶人數。
3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由於伺服器緩存,以及指標計算方法和統計時間的差異,數據可能出現微小誤差。
4消息關鍵詞
可查看用戶發給公眾號的消息中的關鍵詞,便於公眾號了解用戶需求。
關鍵詞:用戶發送文字中所包含的特殊名詞。
自定義關鍵詞:公眾號在編輯模式中預先設置的關鍵詞。
非自定義關鍵詞:用戶發送消息中,非公眾號在編輯模式中預先設置的關鍵詞。
二、圖文分析
1圖文分析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數據統計>>圖文分析>>圖文轉發,即可查看圖文頁及原文頁閱讀人數和次數。
2圖文群發
所有圖文:可以選擇選定時間內的圖文,或者指定按標題搜索,會顯示圖文對應指標的數據。
圖文對比:將1個或者多個圖文,點擊「加入圖文對比」,圖文對比頁就是把1或多個圖文排到一起來方便對比查看。也可以點擊「立即去圖文對比」去到圖文對比頁。
指標說明:
送達人數:圖文消息群發時送達人數;
圖文頁閱讀人數:點擊圖文頁的人數(不包括重復點擊),包括非粉絲人數;
圖文頁閱讀次數:點擊圖文頁的次數(同一粉絲重復點擊計算在內),包括非粉絲的閱讀;
圖文轉化率=圖文閱讀人數/送達人數;
原文頁閱讀人數:點擊原文頁的人數(不包括重復點擊),包括非粉絲;
原文頁閱讀次數:點擊原文頁的次數(同一粉絲重復點擊計算在內),包括非粉絲的閱讀;原文轉化率=原文頁閱讀人數/圖文頁閱讀人數;
分享轉發人數:轉發或分享至朋友、朋友圈、微博的用戶數(不包括重復轉發),包括非粉絲分享或轉發。
分享轉發次數:轉發或分享至朋友、朋友圈、微博的總次數,包括非粉絲的分享或轉發。
3圖文統計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會針對昨天的圖文閱讀、轉發、分享次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
關鍵指標詳解趨勢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閱讀人數、次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可查看:圖文頁閱讀人數、圖文頁閱讀次數;原文頁閱讀人數、原文頁閱讀次數;分享轉發人數、分享轉發次數。
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三、用戶分析
1用戶分析模塊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用戶分析>>用戶增長/用戶屬性,即可查看粉絲人數的變化/當前公眾平台粉絲的分布情況。
2用戶增長說明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用戶分析>>用戶增長,可查看粉絲人數變化情況。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針對昨天的關注人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
關鍵指標詳解趨勢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關注人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
指標說明:
新關注人數:新關注的用戶數(不包括當天重復關注用戶);
增長來源統計:可按照全部來源、搜索公眾號名稱、搜索微信號、圖文消息右上角菜單、名片分享、其他來源查看新關注人數;(其他來源:通過二維碼關注)
取消關注人數:取消關注的用戶數(不包括當天重復取消關注用戶);
凈增關注人數:新關注與取消關注的用戶數之差;累積關注人數:當前關注的用戶總數。
3用戶屬性說明
微信公眾平台所有用戶會按性別、語言、省份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
性別分布:按男、女和其他分類(指粉絲微信里的設置);
語言分布:按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未知分類(指粉絲手機上設置的語言類型);
省份分布:按省份、未知城市分類(指粉絲微信注冊IP歸屬地);
終端分布:查看用戶使用的手機終端;
機型分析:針對使用的手機機型展示排名TOP前10(顯示Apple-iPhone4;1,位數4指的iPhone版本,位數1指的是蘋果公司內部版本號)。
4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由於伺服器緩存,以及指標計算方法和統計時間的差異,數據可能出現微小誤差。
『捌』 誰能告訴我,新浪微輿情熱度指數跟百度指數、微信指數都有什麼區別
新浪微輿情熱度指數:
是基於演算法計算出來的,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演算法覆蓋全網對指定關鍵詞的熱度,比如「戰狼2」最近很火在微博、微信、網路等傳播渠道上熱度很高,新浪微輿情會基於這些平台的監測數據結合演算法計算熱度
考量指標比較復雜
比如發布賬號影響力:粉絲數、發文數
傳播影響:轉發率
受眾影響:點贊評論量等
(微輿情是微博官方平台,所以微博數據方面的權威性較高,網路微信方面嘛就不敢恭維了)
網路指數:
網路指數分為搜索指數及媒體指數
搜索指數簡單說就是一定時間范圍內網民通過網路搜索相關關鍵詞的頻次(官方演算法說明:以網民在網路的搜索量為數據基礎,以關鍵詞為統計對象,科學分析並計算出各個關鍵詞在網路網頁搜索中搜索頻次的加權。根據數據來源的不同,搜索指數分為PC搜索指數和移動搜索指數。)
媒體指數演算法說明:媒體指數是以各大互聯網媒體報道的新聞中,與關鍵詞相關的,被網路新聞頻道收錄的數量,採用新聞標題包含關鍵詞的統計標准,數據來源、計算方法與搜索指數無直接關系
微信指數:
微信指數的計算范圍包含且只包含微信搜索、公眾號文章及朋友圈公開轉發的文章。
也就是說微信指數主要構成是 關鍵詞的搜索量及曝光量
『玖』 如何對微信運營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一、消息分析
1消息分析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消息分析>>,即可查看粉絲人數的變化/當前公眾平台粉絲的分布情況。
2消息發送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會針對昨天粉絲主動的消息發送人數、次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消息發送人數、次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
消息發送人數:關注者主動發送消息的用戶人數;
消息發送次數:關注者主動發送消息的總次數;
人均發送次數:消息發送總次數/消息發送的用戶人數。
3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由於伺服器緩存,以及指標計算方法和統計時間的差異,數據可能出現微小誤差。
4消息關鍵詞
可查看用戶發給公眾號的消息中的關鍵詞,便於公眾號了解用戶需求。
關鍵詞:用戶發送文字中所包含的特殊名詞。
自定義關鍵詞:公眾號在編輯模式中預先設置的關鍵詞。
非自定義關鍵詞:用戶發送消息中,非公眾號在編輯模式中預先設置的關鍵詞。
二、圖文分析
1圖文分析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數據統計>>圖文分析>>圖文轉發,即可查看圖文頁及原文頁閱讀人數和次數。
2圖文群發
所有圖文:可以選擇選定時間內的圖文,或者指定按標題搜索,會顯示圖文對應指標的數據。
圖文對比:將1個或者多個圖文,點擊「加入圖文對比」,圖文對比頁就是把1或多個圖文排到一起來方便對比查看。也可以點擊「立即去圖文對比」去到圖文對比頁。
指標說明:
送達人數:圖文消息群發時送達人數;
圖文頁閱讀人數:點擊圖文頁的人數(不包括重復點擊),包括非粉絲人數;
圖文頁閱讀次數:點擊圖文頁的次數(同一粉絲重復點擊計算在內),包括非粉絲的閱讀;
圖文轉化率=圖文閱讀人數/送達人數;
原文頁閱讀人數:點擊原文頁的人數(不包括重復點擊),包括非粉絲;
原文頁閱讀次數:點擊原文頁的次數(同一粉絲重復點擊計算在內),包括非粉絲的閱讀;原文轉化率=原文頁閱讀人數/圖文頁閱讀人數;
分享轉發人數:轉發或分享至朋友、朋友圈、微博的用戶數(不包括重復轉發),包括非粉絲分享或轉發。
分享轉發次數:轉發或分享至朋友、朋友圈、微博的總次數,包括非粉絲的分享或轉發。
3圖文統計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會針對昨天的圖文閱讀、轉發、分享次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
關鍵指標詳解趨勢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閱讀人數、次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可查看:圖文頁閱讀人數、圖文頁閱讀次數;原文頁閱讀人數、原文頁閱讀次數;分享轉發人數、分享轉發次數。
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三、用戶分析
1用戶分析模塊查看方法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用戶分析>>用戶增長/用戶屬性,即可查看粉絲人數的變化/當前公眾平台粉絲的分布情況。
2用戶增長說明
在微信公眾平台>>統計>>用戶分析>>用戶增長,可查看粉絲人數變化情況。
昨日關鍵指標模塊:針對昨天的關注人數變化,以及與前天、7天前、30天前進行對比,體現為日、周、月的百分比變化。
關鍵指標詳解趨勢圖:可選擇7、14、30天或某個時間段的關注人數變化,也可以選擇按時間對比。
指標說明:
新關注人數:新關注的用戶數(不包括當天重復關注用戶);
增長來源統計:可按照全部來源、搜索公眾號名稱、搜索微信號、圖文消息右上角菜單、名片分享、其他來源查看新關注人數;(其他來源:通過二維碼關注)
取消關注人數:取消關注的用戶數(不包括當天重復取消關注用戶);
凈增關注人數:新關注與取消關注的用戶數之差;累積關注人數:當前關注的用戶總數。
3用戶屬性說明
微信公眾平台所有用戶會按性別、語言、省份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
性別分布:按男、女和其他分類(指粉絲微信里的設置);
語言分布:按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未知分類(指粉絲手機上設置的語言類型);
省份分布:按省份、未知城市分類(指粉絲微信注冊IP歸屬地);
終端分布:查看用戶使用的手機終端;
機型分析:針對使用的手機機型展示排名TOP前10(顯示Apple-iPhone4;1,位數4指的iPhone版本,位數1指的是蘋果公司內部版本號)。
4關鍵指標更新時間
每日數據統計截至晚上24點,會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顯示昨天的最新數據。 由於伺服器緩存,以及指標計算方法和統計時間的差異,數據可能出現微小誤差。
『拾』 微信公眾號哪裡看數據分析
在微信公眾平台自帶有的圖文數據我們稱之為基礎圖文指標,這應該 80% 的公眾號運營都會去看的數據。
通過它們你可以知道每篇公眾號圖文送達給多少人,有多少人閱讀了(來源分布),多少人點贊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