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朋友交流 » 微信朋友圈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

微信朋友圈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07-12 01:26:12

㈠ 家園共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1、教育專家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2、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有多大。但在這個面向金錢的時代里,想要培養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長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認識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拓展資料: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1、家園合作中教師、家長的地位不對等,表現為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很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長處於服從的位置上。幼兒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常常讓家長帶廢舊材料、實物入園便於孩子開展游戲、進行教學活動,但家長並不知道老師組織活動的目標、要求,有時會讓家長感到厭煩,存有抵觸情緒,易使老師、家長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

2、家庭教育重視早期智力的開發,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尤其是忽視對幼兒進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現為家庭教育小學化問題嚴重,家長認為對孩子只有過早地進行認字、加減運算、認讀漢語拼音、背誦古詩等,親朋好友聚會時好讓孩子有展露才藝的機會,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視眼前智力的培養發展;忽略了培養孩子的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遷就孩子、保護孩子,必然導致幼兒片面地發展。也可能是性格執拗孤僻。許多家長不能理解一個問題,就是幼兒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質量取決於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質等因素,未來社會情商重於智商。

3、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教師僅僅把書報雜志上的有關文章摘抄一些貼到「家長園地」里,或者教師把家長當作聽眾,以單向的講授為主,不給予家長更多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留給家長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使得指導內容缺乏針對性,結果很難被家長真正接受並內化為今後教育子女的能力,極度影響了家長參與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重視特長教育的培養,忽視身心的全面發展。不少家長片面地認為:素質教育就是特長教育,就是通過一些社會上開辦的培訓中心、活動中心對孩子進行體育、舞蹈、或琴棋書畫方面的專門訓練,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長。於是不管孩子興趣如何,一味地奔忙於幼兒園、家庭和培訓中心之間,盲目地參加各種興趣班,弄得孩子疲憊不堪,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㈡ 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讓家長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應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師與家長在育兒方面既有共同目標,又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任務。

要向家長宣傳:幼兒是人生的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要使家長認清他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應盡的責任。

(2)微信朋友圈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教師僅僅把書報雜志上的有關文章摘抄一些貼到「家長園地」里,或者教師把家長當作聽眾,以單向的講授為主,不給予家長更多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留給家長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使得指導內容缺乏針對性。

結果很難被家長真正接受並內化為今後教育子女的能力,極度影響了家長參與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幫助家長端正和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使孩子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諧地發展的思想,樹立面向未來,從幼兒期開始培養適應未來社會一代新人的觀念。

㈢ 家長在家園共育中承擔的責任及義務

家長工作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幼兒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讓家長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其次,還應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師與家長在育兒方面既有共同目標,又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任務。

再次,要向家長宣傳:幼兒是人生的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要使家長認清他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應盡的責任。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端正和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使孩子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諧地發展的思想,樹立面向未來,從幼兒期開始培養適應未來社會一代新人的觀念。



(3)微信朋友圈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1、要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並堅決抓好落實。要逐步建立健全幼兒園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幼兒園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幼兒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將家長工作與教職工月結構工資掛鉤。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2、 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家長觀。要做好家長工作,除了必須樹立大教育觀外,還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家長觀簡單地說,就是指教師對家長的基本看法。

教師以怎樣的眼光看待具有不同職業和文化素養的家長,決定了他們將以怎樣的態度和行為對待家長,對待他們的孩子。

而這種態度和行為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雙方合作的成效,並最終影響孩子發展。新時期的家長觀至少應基於兩點認識:一是將家長看成平等的教育者和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資源;二是明確幼兒園與家庭,教師於家長是一種主導與主體、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3、園長在家園共育中的定位,園長在家長工作中通過什麼方法來幫助教師,重點幫助什麼呢?幫助主要是誠懇地溝通和正確地教育培訓。幫助的重點當然是轉變觀念。人如果觀念不改變,習慣就不會改變;習慣不改變,結果就不會改變。

比如發現教師見到家長不習慣打招呼,就要求老師見到家長微笑、打招呼。節日來臨時,要求老師給本班孩子的媽媽發簡訊,祝賀節日。我還要求教師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園長不是你們的領導,只是你們的橋梁,你們的「領導」是家長和孩子。所以,你們要盡力為家長和孩子服務。

4、 明確家長工作的目的、任務。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目的在於: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這也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實施方案:

1、召開「入托幼兒家長懇談會」;定期召開幼兒家長會。

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目標,在學期開始,由行政領導主持召開「新生幼兒家長懇談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歷史、辦園目標、辦園宗旨、課程、師資以及需要家園配合事宜;兩周後由班組長主持召開家長會。

根據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兒園教育需要,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爭取家園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開展。

2、 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

每學期舉行兩次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表現,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增加家長和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3、開展家長——教師崗位一日體驗活動。

每學期各班組織2~3名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做義工,親身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體驗幼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使其能更好的監督和支持幼兒園工作。

另外,家長資源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被引入幼兒教育,家長不同的職業背景、成功的育兒經驗、鮮明的個性特徵,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家長義工,老師也能從家長身上得到很大啟示。

4、親子活動或主題活動。

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要求家長和幼兒共讀一本書;共看一場電影;共唱一首歌;共繪一幅畫;共做一件玩具;共講一個故事;共做一個游戲;共做親子裝等活動,密切家園關系。

5、舉行幼兒伙食聽證會。

每月由醫務室組織召開,由班子成員、伙房人員、班組長、保育教師、家長代表、家長委員會委員共同參與的幼兒伙食聽證會。商討幼兒伙食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保證幼兒在園飲食安全、衛生、合理營養。

6、 作好家訪、家長問卷調查工作。

組織教師從學期開始就進行家訪活動,尤其是在新生入園後,家訪率達到全部幼兒。對於一天以上不到園的幼兒,要進行不同形式的家訪。

家長調查問卷是幼兒園普遍採用的手段,主要是用來評價和了解教師工作,充分體現為家長服務的辦園宗旨。學期結束,進行家長問卷調查,及時作好信息反饋,並及時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

7、堅持利用園報和網站實現家園多維互動。

為了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是怎樣教育孩子的,為了給家長提供一些關於幼兒教育、保育知識的學習材料,幼兒園可以開辟宣傳區,提升家長科學育兒水平,強化了家庭教育,促進了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合力的形成。

在家長思想日益多元、多樣、多變的狀況下,藉助網路的力量有針對性地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家長及時溝通,探討孩子現階段的教育。幼兒園可以選擇自己建立網站或者選擇專業的網路幼教平台加入。

8、定期舉行育兒經驗交流活動。

組織家長召開家教經驗交流會,邀請有經驗的家長撰寫經驗材料,向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和育兒方法;選出優秀經驗材料,刊登在宣傳欄和幼兒園網站上,供大家學習。

9、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推進幼兒教育信息化建設。

現代高節奏的社會生活,使得舊有的家園共育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的需求。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使用新的互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推進幼兒信息化建設。讓幼兒教師可以實時地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終端與家長互動,共同教育孩子,使得教育效果最大化。

目前已有這類的產品,如中國兒童領袖培養工程推出的兒童成長管家,通過任務的形式培養兒童領袖特質,這樣的方法有別於傳統幼兒課程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國眾多幼兒園合作開展等。

㈣ 微信標簽在朋友圈有什麼作用如何使用

微信標簽在朋友圈的作用:可以在發布朋友圈的時候,設置成對這些標簽可見。使用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手機,微信。

操作步驟:

方法步驟:

1、打開微信,找到發現,並點擊朋友圈;

㈤ 微信朋友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分享和記錄自己的生活。朋友圈是我們每個人的,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錄自己生活中的日常,以後在回憶起來翻一番朋友圈,感覺非常好。我們總覺得一些人在朋友圈中經常發照片,感覺在炫耀一些什麼。但這只是我們自己自私的想法,別人可能只是為了記錄生活,朋友圈是一個大眾的平台,每個人都有資格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狀態。

㈥ 微信朋友圈是干什麼用的

微信朋友圈是干什麼用的

1、 基本就是一個小眾的熟人圈,私密、小眾,大家可以在這個小圈子上分享一些比較私密的東西,比如自己的日常生活什麼的,都是熟人嘛,分享這些日常東西也不會存在不合適之類的。

2、突然想到微博上也微博發送分組的功能,貌似也有點朋友圈的意思,但是在微博上做這事情做的不純粹,因為微博上本來關注的人都不一定是你的好朋友,所以我也沒見幾個人用分組的功能,微博現在有點像大V工具、新聞工具了,平時看看意見領袖和大的新聞節點都說些什麼,慢慢更多的像個簡訊的閱讀工具。

3、 微信官方解釋朋友圈不是一個營銷平台,至少微信官方沒有想把朋友圈做成一個營銷平台,但是我們卻仍然看到不少人在朋友圈做營銷,至少我一天能收到幾條賣東西的信息,在朋友圈上進行做買賣無非是因為微信上的人之間關系比較密切,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來做營銷。

4、 如果之間的關系越近,營銷就越容易成功,至少買賣東西的時候沒有了陌生人之間的防備感,同時用朋友圈這種方式對於維護老客戶應該是相當有效的,平時相互問候一下、給朋友在朋友圈發的信息寫個評論、點個贊啥的相當方便,一邊出去玩,一邊都可以把這些事情做了。

所以有營銷需要做的朋友,尤其是開淘寶店之類的同學,其實還是可以用用這種方式的,至少平時維護一下老客戶還是挺好的。但是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 可以偶爾發點營銷的東西,但是大部分東西還應該是你私人的生活之類的,起碼這樣讓大家覺得這個號碼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2)、 不要刷屏,我微信號上有幾個傢伙天天賣東西刷屏,最後直接讓我給刪了,真的很煩人。

3)、 平時多和微信上的朋友互動一下,評論一下,點個贊之類的這樣能夠增進彼此的感情,促進大家的關系,對以後的營銷也有好處。

4)、 千萬不要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公眾平台上賣假貨或者高仿貨之類的,小心被封號,因為我又發現了下面的官方公告:

微信公眾平台上存在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歡迎通過微信的舉報功能進行檢舉,核實後我們將根據違規程度進行處理。同時,我們也呼籲廣大用戶不要購買假冒偽劣商品,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總的來說微信朋友圈這個產品還是很成功的,很多愛發生活照的朋友,把陣地逐也漸轉移到朋友圈了,至少很多朋友能夠在朋友圈上獲得更多的關注,而微博卻在逐漸失去這些東西。

因為普通用戶的參與感在慢慢的減弱,不過微博和論壇這種產品相似雖然活躍度在慢慢減弱,但應該在很長的時間內不會消失,所以微博用戶也不必擔心。

㈦ 如何發揮《我的成長記錄》在家園共育中的橋梁作用

《家園互動手冊》是家園溝通的一種簡便而有效的形式。家長可從中經常得知孩子的點點滴滴及家園配合教育方面的具體要求,教師則可從中獲得家長的反饋信息,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及得知家長的意見和要求,從而使幼兒在家園雙方的教育下更好的發展。填寫《家園互動手冊》是每個幼兒園要求教師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但從以往的使用情況及效果來看,並不理想。常聽見教師抱怨:不知寫什麼好、家長不願意寫,或每次發放都有孩子把它弄丟了等。填寫《家園互動手冊》只成為教師要完成的一項形式性工作,而沒有發揮它在家園共育中應有的作用。
《我的成長記錄》是《家園互動手冊》的一種,書中分為活動寫真、在園觀察、在家生活、我的故事、孩子講述、得意之作、期末綜合評價幾個部分,內容豐富。它需要教師和家長在平時對幼兒細心觀察、認真記錄才能利用好它,才能發揮它在家園共育中的橋梁作用。通過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還能提升教師的文筆及教育反思能力。不像以前用過的《家園互動手冊》,它只需教師和家長用☆、○、△等符號來記錄孩子在幼兒園及家中的表現,根本不需要他們思考該用哪個詞語描述孩子的表現更為恰當。大家均可簡單應付了事,這樣的《家園互動手冊》發到家長手中,一二次他們會認真看,認真填,長此以往,家長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也沒有吸引他們的東西了。那麼家長也會應付了事,有的家長就讓孩子自己畫完交差,有的家長甚至連符號都懶得填,就這么空白著交還老師,久而久之,書本不見的多了,到學期末能收上來的班級不多,填寫《家園互動手冊》只成為一種形式而沒有發揮它本身的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我園改用《我的成長記錄》。那麼,如何很好地利用《我的成長記錄》,充分發揮它在家園共育中的橋梁作用呢?我們決定從教師、家長兩方面著手,改變她們的思想認識、提升她們的能力,從而提高《我的成長記錄》的利用價值,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一、從培養教師入手,端正教師思想,提升教師能力。
通過全園教師會,業務園長引領教師就如何寫好《我的成長記錄》進行專題討論,讓教師們充分了解這本書,了解書中各個版塊內容應如何填寫,了解它的長處及跟以往的《家園互動手冊》的不同之處,引導教師學習他人經驗,如閱讀《早期教育》上黃曉梅老師的文章《〈家園聯系冊〉也能寫出精彩》,黃老師從幾個方面闡述了她的做法:教師寫《家園聯系冊》內容應一目瞭然,要以情動人,形式要活,真誠直面問題,要有趣味性,挖掘家長資源等。通過學習討論,端正教師思想,提升教師能力。(二)利用常規教研時間,就如何寫好《我的成長記錄》進行理論指導。
1、《我的成長記錄》所寫內容要具體,要有針對性,可以涉及多方面內容。
比如開學初,可以寫一些開學的注意事項,以及開學初期孩子的點滴變化,或者寫一些對孩子成長有利的建議,當然一定要真實,要根據不同幼兒的特點寫不同的話;接下來寫的內容可以是:一方面針對幼兒近期的情況進行描述,比如開展了什麼主題活動,孩子在某個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如何或者即將開展什麼活動,需要家長進行哪些針對性的配合工作等,如,本學期開展的小小雷鋒在行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題活動都可以作為一次內容來寫;另一方面既然是互動手冊,家長及時反饋後,當然希望老師進行回復,老師要根據家長的話及其子女的近期表現進行一些回答,提出如何做得更好的建議,也可以穿插一些理論性的指導。除此之外,還可以截取幼兒在園的某個生活片斷進行描述,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對他的孩子是非常關心、觀察是非常細致的,例如,ⅹⅹ小朋友在老師跟前與在媽媽跟前很不一樣,在幼兒園可聽話了。小嘴很會說,口才頂呱呱,常和老師聊天爺爺、奶奶可喜歡我了,給我買了兩個氣球,一個放在家裡,另一個弄破了,我把它扔掉了逗得老師們哈哈大笑、、、、、、這要求老師在平時工作中做個有心人,發現孩子的點滴變化及進步要及時記錄下來。切忌寫一些諸如孩子很聰明、孩子進步了、退步了等指向太寬泛的話。
2、教師要善於抓住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與家長交流。
《我的成長記錄》不同於《家長園地》。《家長園地》是面向全體孩子家長,就班上孩子共性的問題進行探討,而《我的成長記錄》是就某一個孩子的教育問題與家長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因此,教師必須抓准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點,用具體、精煉的詞語描述下來,使家長一看便知老師講的是自己的孩子。例如,ⅹⅹ小朋友上課聽講可認真了,小腦瓜轉得特別快。老師在講《司馬光砸缸》故事後提問,如果你是司馬光,在當時情況下,你還有什麼不同的好辦法救出小夥伴?他第一個發言,說我給他一根吸管含在嘴裡,再喊大人來救。瞧他多聰明啊!、、、、、、家長在了解到確有這么回事的同時,知道老師在關注他的孩子,這樣就很容易與教師產生共鳴,從而願意拿起筆與教師交流。
3、要注意多向家長匯報孩子的長處。
即使是再淘氣的孩子教師也要努力尋找他的閃光點,要充滿熱情地喚起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意識和對生活的信心。當然,也不是說不能向家長提及孩子的缺點,而是要求教師在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時,語氣要委婉,態度要誠懇。
4、提醒教師每次只寫孩子某一方面特點或在某一活動中的表現,並用具體事例說明這一特點和表現。不要包羅萬象,像記流水賬,下次就沒東西可寫了。如果每次都一個形式,家長也沒興趣看。
5、教師書寫要規范,字跡工整清楚,避免錯別字的出現。 對某個字拿不準時,應認真查閱字典,也是寫好《我的成長記錄》必須注意的。 對個別字體特別潦草的教師,允許她用列印好再粘貼上去的方法。
(三)創設環境,引導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利用常規教研時間,要求每位教師挑選五本認為自己寫得好的或認為家長寫得好的《我的成長記錄》,在教研時間念給大家聽,給教師們創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環境和氛圍。
二、從家長入手,提升家長認識,尋求家長配合。
(一)通過家長會,幫助家長了解《我的成長記錄》
每學期第一次發放《我的成長記錄》前,各班召開家長會。幫助家長認識《我的成長記錄》,把它的作用、目的及家長要填寫的內容交代清楚,語言要精煉。讓家長明白,填寫《成長記錄》是以孩子的發展為目的,是反映孩子在園在家的真實情況,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與老師配合,教育觀念方法同步。從而尋求家長配合,共同利用和保管好這書。
(二)發放致家長一封信。
內容為家長,您好!很高興與您相會在ⅹⅹ班。當我們從您手中接過孩子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成了親密的合作夥伴,共同擔負著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任務。我們目標的一致性,即促進孩子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需要我們相互協調、緊密配合,《我的成長記錄》是增進家園溝通的一本好書,能讓我們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問題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每次,老師會將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及點滴進步匯報給您,也希望家長能將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及進步告訴我們。真誠地希望我們能用心地利用好這本書,並保管好它,讓它在家園共育中發揮出橋梁作用通過這封信,使那些家長會上沒聽清或沒到會的家長也能配合老師用好《成長記錄》。
(三)曬曬《我的成長記錄》。
家園共育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幼兒園來說都是一個重要問題,我們只要用心去捕捉每位家長的心,對不同家長給予不同的支持。家長參與寫的意識就會變強,家園之間的距離就會拉得更近,幼兒在家園雙方的共同教育下才會健康成長。相信通過實踐與努力,《我的成長記錄》會真正發揮它在家園共育中的橋梁作用。

㈧ 論朋友圈的重要性

加速實現微信的商業化訴求。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提到自朋友圈功能發布至今,每天進入朋友圈的用戶數一直在增長,朋友圈的日活用戶有7.5億,平均每個用戶每天還會貢獻10+次的瀏覽量,所以朋友圈單日的總量就是100億次。這個量級的流量對於任何產品和品牌來說很重要,相繼投入不少朋友圈廣告,為微信增加不少收入。
鞏固微信的社交關系鏈,提升關系鏈的粘度,是防範頭條系的關鍵點之一。朋友圈之於微信這一工具類產品而言,最基礎的功能是給用戶提供一個好友間分享生活的社交場景,滿足人的好奇心和窺探欲,與他人建立連接、交流和認同。
朋友圈類似於每個微信用戶的自媒體。通過用戶的主動分享,可以吸引到與其有共同的愛好和價值觀的其他用戶。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