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商代理 » 微商發現假貨如何退款

微商發現假貨如何退款

發布時間: 2021-07-31 16:55:15

微商中虛假宣傳退款難怎麼解決

在微商裡面買東西是沒有保障的
對於退換貨完全是看賣家心情
所以以後還是不要在微商那裡買東西
因為沒有人給你保障,全憑他一張嘴

Ⅱ 從微商那裡買到假貨怎麼辦

我覺得微商現在魚龍混雜,什麼都有,而且暫時我還不知道是否有監管。如果退貨無門,退款無門,那麼只有以牙還牙,在微信圈子裡傳播他的大名了,估計後來的人也不會光顧了吧

Ⅲ 做微商拿到假貨怎麼辦

做微商拿到假貨的處理方法是:
1、聯系供應商,告知是假貨,要求換貨或退款;
2、如果供應商不同意換貨或退款,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以維護自身權益;
3、如果無法聯系供應商,只能把商品銷毀了。

Ⅳ 微信上買到假貨怎麼才能讓她退款

微信朋友圈已經從交友的平台,變成微商的平台了,針對在微信上買到假貨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有哪些權利可以使用呢?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怎麼辦?
七天無理由退款:
消費者朋友圈購買商品受新消法保護,可退款維權。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無需說明理由。但已拆封的音像製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外。
包裝拆了但是沒有損壞,可以退:
如果消費者在准備退款時,商品本身沒有損壞,比如化妝品拆了外包裝,但只要他的質量是完好的就可以退!
向行政部門投訴,7個工作日內必須做出答復: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該自收到投訴之日起的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消費者。
推送廣告必須經過消費者同意:
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貨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拒絕的,不得向起發送商業性信息。
圖片與實物不符,可以協商退貨:
網購者發現食物與照片不符,可向第三方網路平台交涉,如果是在網路上活著展銷會上,購到虛假產品,消費者都可以向網路平台經營者貨展銷會舉辦者直接索賠,網路平台或經營者應先行賠付。
朋友圈購物後泄露個人信息,違法!銷售假冒商品,違法!
經營者手機、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明示手機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向他人非法提供。另外根據《刑法》,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最高可能面臨7年的有期徒刑。
在朋友圈為產品虛假代言,承擔連帶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的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遇消費欺詐獲三倍賠償: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要求增加賠償其收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購買商品的價值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

Ⅳ 在微商處買到假貨怎麼處理

在微信買到假貨怎麼辦?如何處理微商假貨問提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消費者有7天無理由退款權利

消費者朋友圈購買商品受新消法保護,可退款維權。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無需說明理由。但已拆封的音像製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外。

如果消費者在准備退款時,商品本身沒有損壞,比如化妝品拆了外包裝,但只要他的質量是完好的就可以退!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向行政部門投訴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該自收到投訴之日起的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消費者。所以您可以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和微商協商退貨

網購者發現食物與照片不符,可向第三方網路平台交涉,如果是在網路上活著展銷會上,購到虛假產品,消費者都可以向網路平台經營者貨展銷會舉辦者直接索賠,網路平台或經營者應先行賠付。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要求增加賠償其收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購買商品的價值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微信舉報該微商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了可以舉報該微商,微信作為平台服務提供者,直以來都對平台上的違法、違規信息依法進行管理,執行包括斷開鏈接、封停微信賬號等操作的。

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報警

如果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而且微商也不給予您回應的話,最直接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去報警哦,

在微信買到假貨怎麼辦?現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賣假貨的也很多,如果你再微信朋友圈買到假貨,那就按上方法來解決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採納

Ⅵ 買到假貨,微商以質量沒任何問題不給退貨怎麼辦

親,很遺憾,如果您所指的微商不是微店,而是在微信上售賣物品的個人,能不能退貨取決於對方是否願意;即使對方願意,您發過去以後,對方拒絕退款,這樣錢貨兩失也無法解決;
微信運營方早已聲明微信是社交軟體,不是交易平台,也就是不存在第三方維權措施。
這種事情只能吃一塹長一智,12315不會受理,警方不能處理,只能不了了之。
祝愉快!

Ⅶ 在微商買到假貨可是簽收了怎麼辦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一、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後,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採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正常要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經營者故意推卸責任,認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生產廠家的事,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因此,當消費者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時,如經營者推卸責任,認為是生產廠家的問題,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時,消費者應當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能挾在中間讓廠家和經營者當「皮球」踢。要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針對經營者以店堂通知、聲明、告示為由,拒不承擔責任的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因此,當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和服務問題與商家交涉、協商時,千萬不能為其店堂內服務規則或商品銷售告示所約束,這些服務規則與法無據,沒有法律效力,應視為無效規則。
二、投訴、調解
投訴的定義: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投訴的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行政申訴
申訴的定義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後,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何進行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消費者申訴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並載明下列事項:(1)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2)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4)申訴的日期。必要時,消費者可委託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託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後,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提起訴訟的定義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1)刑事訴訟;(2)民事訴訟;(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於民事訴訟范疇。
提起訟訴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
(1)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符合以上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才會予以受理。

Ⅷ 微商買到假貨怎麼辦

微商做的是信任,如果你收到了假貨,那你也別指望可以退換過了,因為她既然給你發了假貨,很可能她就考慮到不會做你第二次生意,所以微信上購物還是謹慎點吧

熱點內容
微信三天可見我還能看到對方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5:04 瀏覽:114
微商神器x3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4:12 瀏覽:667
微信朋友圈怎麼才能不壓縮視頻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746
af男裝微商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455
微信發朋友圈文字只顯示一行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775
微信怎麼看對方設置不看自己朋友圈 發布:2021-08-17 15:53:00 瀏覽:564
微商的萬斯是正品嗎 發布:2021-08-17 15:51:29 瀏覽:246
通過微信朋友圈加好友嗎 發布:2021-08-17 15:50:38 瀏覽:802
微信發了朋友圈之後怎麼修改 發布:2021-08-17 15:46:26 瀏覽:633
微商猜拳送手機詐騙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6:2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