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如何看待微商
① 微商。如何看待。
我就是做微商的。網路界最賺錢的就是微商 大部分人都喜歡網購了
② 馬雲進軍微商是真的嗎
其實這么說有一定道理。淘寶的最大股東(除了馬雲)就是日本人。當時馬雲創辦淘寶這些的時候是日本的一家風投給的大部分資金
③ 你是如何看待微商的
微信朋友圈里他們經常會出現一個刷屏的現象,其大多數都是產品或是一些硬廣告的詞語有時候他們會出現一些聊天記錄都是關於一個顧客用自己產品後的感受或是轉賬記錄等一些圖文,但是太過的東西即使你每天努力的發產品發圖片,卻因為你朋友圈的冷清以及生活記錄的過少總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不信任最後會被拉黑或是屏蔽朋友圈,因為我發現加微信的人總是愛看朋友圈的東西假如你只是產品的話而且一天能發好多個,那麼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屏蔽朋友圈,所以對於「微商」來說不想被屏蔽就要讓自己的朋友圈漂亮有趣讓別人不想去屏蔽你,而且重要的是一定學習提高生活品味感受,讓別人無法拒絕你的朋友圈。
④ 如何評價馬雲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1月28日,著名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星期日泰晤士報》撰文評論稱馬雲在達沃斯傳遞的思想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文章截圖
附《星期日泰晤士報》全文:
馬雲達沃斯影響意義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8年1月28日,作者:尼爾·弗格森
達沃斯最有趣的人不是「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來自《哈利波特》,我這里隱去「黑魔王」的本名,其實也被稱作美國總統。老實講,我對他已經厭煩了。)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53歲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
馬雲是阿里巴巴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你可能對阿里巴巴這個電商公司的理解是中國的亞馬遜。那麼你錯了。等下我就給你解釋,先來談談馬雲。
雖然矽谷有很多人能充分展現自我,但沒人能比得上馬雲。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那就看看他那部極其任性但又好看的功夫電影吧。該電影也成為了去年流行文化的一個亮點。在這部名為《功守道》的22分鍾電影中,太極愛好者馬雲與包括武術冠軍李連傑、甄子丹、已退役相撲冠軍朝青龍等一系列武術大師進行了對決。
該片邀請業界最好的動作指導,比如曾指導過《駭客帝國》和《殺死比爾》動作場面的袁和平。你能想像即使是伊隆·馬斯克是否也敢於這樣展現自己呢?
我兩周前去過杭州,參觀了阿里巴巴仍在不斷擴張的總部。總部中央是被一堆嶄新辦公樓環繞的黑頂中式建築。我被告知,那就是馬雲的辦公室所在。
作為一個在中國貧窮時期長大的男孩,馬雲為了學英文,他經常騎數英里的自行車從家裡到杭州西湖邊的涉外酒店去認識講英語人士,通過提供免費導游來提高他自己的英語水平。但這並未使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容易找到工作。他求職時被警察局、肯德基都拒絕過。他十次申請到哈佛大學讀書,都被拒絕。他只能在一個地方院校教教英語。
馬雲1995年初到美國旅行,第一次接觸互聯網。與創立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不同,貝佐斯希望在網上銷售書籍,馬雲的願景是一個網上售賣一切的市場。關於「阿里巴巴」這個名字,他問過舊金山一位女服務員:關於阿里巴巴你知道什麼?對方回答:芝麻開門。(假設對方回答的是「四十大盜」,可能這個名字就要重新考慮了。)
是什麼使阿里巴巴超越亞馬遜呢?兩點:一是馬雲比他美國的對手貝佐斯更快地將業務多樣化。值得指出的是阿里巴巴最先開始了第三方支付,創立了支付寶,使得網上交易便捷順暢。
如今,西方遊客去中國旅行,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無處不在的手機支付。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機買所有的東西。盡管騰訊的微信也已提供同樣服務,但支付寶是開路人,這不僅僅指的是手機支付,也包括螞蟻金服所提供的余額寶和其它越來越多的在線金融服務。支付寶在中國無處不在的存在,馬雲功不可沒,PayPal在美國也無法比擬。
從投資角度看,阿里巴巴就是一場美夢。如果你在它2014年紐約上市時候買了股票,你的投資已翻三倍。是的,亞馬遜股價去年也表現很好,上漲67%,但是阿里巴巴的股價翻了一番。
使阿里巴巴可以超越亞馬遜的第二點是,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和增長的速度。而貝佐斯尤其是在收購了《華盛頓郵報》後,與「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關系變得十分緊張,但因為馬雲和阿里巴巴一直在極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在中國受到政府的重視和青睞。
去年馬雲對政法委系統的一次講座中說:未來的政法系統是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很快就會使預防犯罪成為可能,壞人根本走不進這個廣場。
由於「你知道我說的是誰」的「美國優先」政策之一就是美國之外的世界都是可以待價而沽的,所以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在「黑魔王」達沃斯平淡的(以他自己的標准)講話中,他重復著向世界推銷到美投資。許多企業很可能會由於他的政府減少企業稅和減少管制的做法這樣做。然而,如果像蘋果這樣的跨國公司都會將生產移回美國的話,這對世界其它國家意味著什麼呢?
馬雲有自己的解答:電商不是為了大公司和發達國家,而是為了發展中國家、年輕人和小企業。我們不應該讓世界六萬家大企業控制全球貿易。我們應該通過技術和政策賦能六百萬、一千六百萬、六千萬家公司。阿里巴巴要使讓這一切發生。
這很聰明。每一個新興市場在電商方面都落後於中國,不論是遞送包裹的物流還是應用了人工智慧的消費者信用。馬雲的新使命是將中國模式推廣出去,不是美國、歐洲,而是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他在達沃斯說:「五年前,阿里巴巴遞送八萬包裹到俄羅斯去,俄羅斯郵政系統崩潰。如今每天有一百萬包裹從中國遞送到俄羅斯。」同樣的擴張也將阿里巴巴帶到了印度和東南亞。
直到最近,我也曾是那些認為世界將會如此區分的人之一:臉書、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在內的矽谷的巨人會充斥中國以外的所有市場,中國則將由網路、阿里巴巴和騰訊主導。但是,會不會是BAT會拿下美國以外的所有市場呢?
達沃斯上「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已經被億萬富翁索羅斯所譏諷。對我來說,馬雲提供了一個對「美國優先」更好的選擇和反駁。在威爾第的歌劇《阿提拉》中,羅馬將軍艾齊奧對阿提拉說: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把義大利留給我!也許,「你知道我說的是誰」正給了馬雲一個相似的場景,他可以說:你可以讓美國重新偉大,但把世界留給我。
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
⑤ 什麼是新零售馬雲說未來電商是新零售,微商是新零售
新零售本質就是購物便利
新零售作為一種新概念,本質上是給消費者提供一種隨時隨地隨心的購物方式,其實本身並不存在線上顛覆線下,或者線下必須要去做互聯網,而是線上線下都必須要去進步和融合,最終給消費者一種完整的體驗。
新零售電商實體轉型的三大模式
「抱團取暖」的合作模式
強IP+多產業」發展模式
「高科技+」發展模式
新零售的難點是線上與線下的轉型,商家要懂得利用店易加這類的新零售門店系統為自己謀取便利
⑥ 關於微商,看馬雲怎麼說
沒檔次的職業,還能怎麼說
⑦ 馬雲為什麼來做微商了
不怎麼清楚,問對人一定是可以做對事的,
「心`行老`師」,再這個領彧公認的權葳,
你大可(柏度)sou他,請教看是怎麼回事,
望對你有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若您對我的答復滿意,謝謝您的采吶,好運與你常在!
⑧ 馬雲怎麼評價微商
馬雲只說過,微信是把好牌,可惜玩壞了
⑨ 你是怎麼看待微商的
你好,至於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先給你大概的分析一下。
1、趨勢
我是一個80後,見過以前做個體戶擺地攤的,也見過賣BB機、DVD、紅白機卡帶的,那些都是先富起來的一群人。我覺得如果你不是出生在特權階級,真沒幾個人能做到先知先覺。做的人可能是窮怕了,膽子大,怕閑著,才去選擇了一個日後看起來趨勢最好的行業。例如淘寶剛推出的時候,你可能還在讀大學,或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者,沒時間沒精力成為了我們錯失一個時代的代言詞。我總覺得年輕時應該多嘗試,中年時應該尋求突破,錢少有錢少的做法,沒時間可以當作是副業,精力如牛奶,擠一擠,總會有的。切莫因為個人的慵懶,日後才去後悔。
2、規律
讀懂規律。任何行業,都存在著「28定律」,就是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我理解為,10個人進入同一個行業,其中只有2個人賺錢,8個人持平或者是虧本。即使是股市紅火的今天,大盤漲成這樣,但還有43.5%的股民跑輸大盤,25.2%的股民大概持平,僅有31.3%的股民跑贏大盤。意思就是,即使你進入了微商這個當前最火的行業,依舊存在著失敗的風險(成為那8成的炮灰)。但如果有人指著一塊土地和你說,下面是石油,買了穩賺不賠!那麼我只能告訴你,這種現象只存在於無良銷售或者忽悠培訓的話術里。沒有無緣無故的0風險投資,做與不做,僅是你對於未來期望的個人選擇。
3、產品
選擇一個產品很重要。例如是紅海,還是偏門產品。所謂方向錯步步錯,瞎選產品,不符合個人情況和心態風格,即使投入了再多的時間和金錢,做起來也可能事倍功半,有點兒浪費青春的味道。關於產品方面,我建議選擇極致類型。要就做絕對的高端,要就做絕對的低端,才有可能賺到錢。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各行各業競爭大,做的人也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選擇產品之前,先想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別人為什麼要買你的產品?」我認為不在乎兩方面,產品高大上,或者價格夠便宜。
高大上自然無可比擬,產品利潤率也高,有錢賺才有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你才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去做推廣、打品牌、養人、和試錯。這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公司成為第一份工作的道理是一樣的。有能力就優先選擇世界500強,能力適中就優先選擇一個省的500強,再差點就選擇一個市的龍頭企業。進入過這種組織嚴謹、框架齊全的公司喝過幾年鹽水,絕對比在中小企業從事工作的經歷和閱歷豐富得多。有沒發現在大公司,或者北上廣呆過的同學視野、思維、談吐都不一樣?有木有,有木有?
何為絕對的低端?就是產品比其他同行足夠的便宜,靠走量做批發或者其他方式賺錢。關於其他方式賺錢在這里我透露一個小干貨,為什麼有的面膜賣1元1片,假設產品成本是8毛,難道商家只是賺2毛嗎?不是,商家如果每月出貨出夠一定的量,是可以和物流公司簽訂補充協議的。例如我每月發貨1萬件,你給我的快遞費用是多少錢?給客戶加8元包郵我出夠量物流公司給我的成本由原來的8元變成4元,那麼我每出一張面膜物流費用就賺4元,一個月出五千、一萬、兩萬張呢?我的實際盈利是多少?
無論是絕對的高端或者是低端,主流思路都只有一個,走「差異化」營銷路線。意思就是,你如何戰勝你的競爭對手,讓客戶優先選擇你的產品。是通過產品的差異化、服務的差異化,最後才是價格的差異化。
4、爭議
關於微商是否傳銷,是目前討論很多的一個話題。判定的方式我覺得是否以「拉人頭」作為非法牟取利益的主要手段。倘若是有貨可銷,且貨物不是虛擬的且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我認為就不是傳銷。微商是一個新的產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