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平台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区别
❶ 谁知道社交电商和传统电商区别
社交电商这一概念可以说是火出天际,据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规模达到6268.5亿元,预计今年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中国电商平台是社交电商的老前辈,它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已从一个初生婴儿成长至一位成熟中年人,可谓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共有8.0万亿元,它的增长速度放缓了近20%。
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传统主流电商都表示很无奈,找不到高效低价、粘性更高的流量来源,就意味着他们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小。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当务之急就是疯狂寻找新的用户引进入口,当然这对于拥有超强市场嗅觉的电商平台而言不算难事。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APP的全面普及,使得社交平台成为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他们培养出一群粘性强而且流量价值丰富的用户群体。具备这些特征的用户刚好是电商平台在转型期间所需要的消费者,而且利用裂变能力强的社交平台,电商市场仅需要较低的成本就能够吸引用户。
社交电商主要依靠两方面的特点打败传统电商,一方面是基于熟人这层关系,借助熟人之间的信任提高转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社群标签对用户做天然化的划分,从而进行精细化运营。
举个具体的例子,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一个销售者和消费者合一的角色,购买的欲望有一大半都来自于熟人之间的信任。而且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微商的群体会越来越庞大,看到周围成功微商的案例,人们会有一种心理暗示,他们多数都愿意相信自己是那个薅羊毛而不是被薅的人,所以这是一笔低成本高收益的买卖。
低成本的掌握用户渠道之后,又能够依靠算法等技术高效的留存顾客,更加厉害的是,社交电商还可以基于用户个体的去中心化传播网络,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消费推荐,这是传统电商平台所无法比拟的。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社交电商的精髓是“人”,它所经营的一切都是利用社交工具,以人际关系网络为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或者提供服务。这其实与新零售的宗旨一样,不再是单纯考虑怎么卖出商品而是把重心移到服务用户,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强的竞争力。
❷ 电商与微商的区别是什么
电商与微商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是指在互联网、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2)模式不同:
微商=消费者+传播者+服务者+创业者。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3)盈利不同:
电商盈利模式有如下几种模式:网上目录盈利模式、数字内容盈利模式、广告支持盈利模式、广告—订阅混合盈利模式、交易费用盈利模式、服务费用盈利模式等。但是对于微商而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有“消费者+传播者+服务者+创业者”这个模式。
❸ 微商和电商哪个好一点,区别在哪里
电商指的是类似淘宝,天猫,京东等在网站实现交易的平台,卫生主要是依附于app或某个平台做的以实现产品销售为目的,微商并不只是大家看到的朋友圈刷屏的面膜党和招代理圈钱的类传销模式。
和电商被接受的过程一样,微商现在是初期,存在很大的混乱,就像淘宝在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也被人诟病,但是他是一个趋势。
电商人可以不做微商,但是要充分了解微营销。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工具开启的小微时代强调的是社交关系营销。是基于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中关系营销。
微商的优势
推广成本低
与传统电商相比,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例如,在网络上做一个关键词竞价每个点击成本从10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而这只是点击费用,不一定能形成成交额。但在微信朋友圈中,理论上一条微信可能同时被5000人看到,而微信的流量成本要低很多。
微商是以人为中心
相对传统电商的以商品为中心,微商则是以人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社交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才是最核心的东西,通过关系获得信任,通过信任卖出商品是关键所在。但社交购物的微商时代,追求的是关系深度,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客户,只要维护好粉丝,就能形成多次转化。
微商与电商的区别
电商强调的是营销,产品和服务,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现在早已过了红利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门槛也越来越高。大家拼价格服务,不择手段的获取流量等新闻早已听麻木了。
微商在营销方面其实占比不是很大的,重要的是怎么样建立关系,获取精准的粉丝。因为一旦人与人之间建立和信任,只要是对方需要的产品,都不会怀疑产品的质量。这也就造就了一些不规范的产品和让人难以接受的欺骗行为。
做微商的可以完全不懂微商,因为现在很多90后几乎都没有做过淘宝,但是微商做的很好,因为什么?她们喜欢聊天,跟人沟通,朋友多。所以就能发展很多代理。造就了很多神话。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水分,但是也有人真的通过这个手段敛财。
做电商的应该要了解微商,一是因为电商这个渠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大家既然做了电商就是属于互联网营销的工种,对于微信营销这个新的渠道和新媒体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❹ 微商和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微商并不只是大家看到的朋友圈刷屏的面膜党和招代理圈钱的类传销模式。
和电商被接受的过程一样,微商现在是初期,存在很大的混乱,就像淘宝在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也被人诟病,但是他是一个趋势。
电商人可以不做微商,但是要充分了解微营销。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工具开启的小微时代强调的是社交关系营销。是基于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中关系营销。
微商的优势
推广成本低
与传统电商相比,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例如,在网络上做一个关键词竞价每个点击成本从10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而这只是点击费用,不一定能形成成交额。但在微信朋友圈中,理论上一条微信可能同时被5000人看到,而微信的流量成本要低很多。
微商是以人为中心
相对传统电商的以商品为中心,微商则是以人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社交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才是最核心的东西,通过关系获得信任,通过信任卖出商品是关键所在。但社交购物的微商时代,追求的是关系深度,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客户,只要维护好粉丝,就能形成多次转化。
微商与电商的区别
电商强调的是营销,产品和服务,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现在早已过了红利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门槛也越来越高。大家拼价格服务,不择手段的获取流量等新闻早已听麻木了。
微商在营销方面其实占比不是很大的,重要的是怎么样建立关系,获取精准的粉丝。因为一旦人与人之间建立和信任,只要是对方需要的产品,都不会怀疑产品的质量。这也就造就了一些不规范的产品和让人难以接受的欺骗行为。
做微商的可以完全不懂微商,因为现在很多90后几乎都没有做过淘宝,但是微商做的很好,因为什么?她们喜欢聊天,跟人沟通,朋友多。所以就能发展很多代理。造就了很多神话。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水分,但是也有人真的通过这个手段敛财。
做电商的应该要了解微商,一是因为电商这个渠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大家既然做了电商就是属于互联网营销的工种,对于微信营销这个新的渠道和新媒体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微信与电商相同之处
然而就电商系统而言微信与电商的差别并不大,围绕的都是电商系统。很多研发公司同时都做着两块业务,比如优社电商,就是一个微商系统与电商系统都研发的。并给utSource、softlove、欧美药妆、老板电器等多家国内外品牌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❺ 电商和微商的区别是什么
微商也属于电商的一种。
电商和微商的区别
其实不然,微商只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产物,存在于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载体上,它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的一个资源整合。
只不过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觉移动互联网载体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这里做个解释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闭门造车,比如我就有几个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开了小店,几个月下来,小生意也是做得红红火火。
那么,微商与传统电商的区别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区别是购物场景不同。
拿淘宝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个例子。每当我们在登陆淘宝前,每个人心里往往是抱有一种购物目的。比如天气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买个礼物诸如此类。而微信购物大多数时候恰恰相反,我们往往是在吃饭休息时间刷个朋友圈,无意看到一件很动心的东西然后才产生的购买动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购买。
嗯,没错,微商大多数做的是“碎片化时间的买卖”。而很多人说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买卖”、“社交电商”,我觉得权重并没有那么明显。阿里除了没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
“社交电商”只是微商的一种运营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为主体模式还是值得我们思考,至少我身边做起来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传统的电商运营模式。
在我更多认为,微商之所以在这两年能够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其实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股流量的风口而已。当潮水褪去后,最后谁在裸泳自然一目了然。
当把微商“社交电商”这件华丽的衣裳脱掉之后,我甚至大胆地认为,微商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信你看!我给你普及一个惊人的数据。目前为止微商只占中国电商整体份额1%不到,阿里一家占了中国电商市场份额80%以上,其他的被京东,唯品会,国美等瓜分掉了。
你肯定会说,“不对啊,你看某某大师可不是经常说他哪个哪个徒弟月入十万,月流水百万吗?”等等,我倒杯水,回来再慢慢跟你说。
我介绍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师”,名字就不公布了,据说是XXX第一人。这年头,头衔没个“第一人”“创始人”之类的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每天他的朋友圈都会发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东西,或者一些成功学的鸡汤,偶尔透露一下这个圈那个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实都是转发另外“大师”的朋友圈信息)总之都是一些正确且没用的废话屁话。
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聚集人气,还真有不少土老板,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家庭主妇们上钩。尤其家庭主妇,这是个很特别的群体,他们往往很多本身见识不广,缺少知识体系,喜欢贪小便宜,往往不甘于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业实现个人价值。
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赵大虎晒了很多诱人的支付宝流水图后,心里就呆不住了。这些“大师”把“微商”神话化是正常的事儿,这可是他们的饭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个赚到钱了,他们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这个成功案例。不过现在理性的人越来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万个“不可能”依然抵不过一个可能性的魅力,这些“微商大师”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心理学大师。
泼了这么多冷水,其实微商上确实有几批人赚了钱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党。他们打着“月入十万不是梦”的口号圈地圈人圈钱,但面膜90%都到不了终端客户手上,全被积压在代理商这个节点。没有实现一个流通闭环的买卖注定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的同时必然有人亏钱。所以,赚钱的永远只能赚第一波,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我重点说一下第二批。
他们是一群实实在在做买卖的人。他们有优势的货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运营能力,客户资源以及其他渠道资源。这种人,其实无论转移到哪个平台,我相信他们都能把这个买卖做成。
我也属于这类赚了钱的群体,是做另外的互联网项目转行过来的,团队本身具备一定的推广渠道(就是大家说的如何加粉丝)才决定投入这个行业。没有正确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这是经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个马云说,明天看个史玉柱自述后,就全身打满鸡血照葫芦画瓢。
我们来看个公式,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次数。如果在四个因素中你一个优势都不具备,我奉劝一下慎入。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个因素:
第一点,决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没有一定的推广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装实体店,每天进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荐她们加一下你的微信,这就是一种渠道。千万别相信什么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传播这种正确没用的废话。我过来人,信我没错!
第二点,决定转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让别人信任你,信任你产品的能力,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那种整天复制粘贴上家文案,转账图,买家对话图的请自觉退下。
第三点,客单价与你的产品定位有关。
比如你是做珠宝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学生,那我给你5万粉丝我也保证你一年也卖不出一件。再有,同类产品决定客单价的是你的产品是否属于一手、二手还是三手货源。如果你没有一手货源,那你有没有办法做出产品溢价?
比如你是卖服装的,你的虽然不是一手货源,但你能给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审美建议;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这也属于你的软品牌。
第四点,复购率就与太多太多有关了,比如你的产品品质、产品价格,你的售后服务等。
听了这些,你可能会说,“我虽然这些优势暂时都没有,但我愿意努力地去学。”嗯,对于真正有梦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说下我读书时代的一个例子,在初中高中那个年代,身边同学普遍都有一个清华北大名校梦,每个人都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但最终多少人圆了自己的名校梦呢?还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并不是想泼冷水,只是想大家永远记住的一句话,“成功,永远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这是这个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丛林法则。
你肯定不耐烦了:瞎扯了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来有没有前景呢?我先说句题外话,不单单是互联网行业,整个市场经济,永远都是“流量为王”,不信你看为什么肯德基总要开在人流大的场所而不是开在你家的小区。
“去中心化电商”确实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它不代表着“去流量化”,它只不过是利用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将流量沉淀下来了而已。
“目光聚集之处,必有商机。”微信以5亿用户目稳坐中国最大移动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拥着1亿多用户,这些app里面肯定润藏着巨大的商机。现在的市场就像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一样,百国纷争,未来几年,肯定会出现战国七雄、秦始皇这样的角色。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后形成BAT(网络、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三大垄断阵营。又如当年的C2C淘宝,最终会被B2C天猫、京东等渐渐取代一样。
风停后,一个个被吹上风口的猪也终归要掉下来。再强的互联网思维,终要回归产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满未知的路上,产品是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方向的唯一正确方向。不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够成功!
❻ 请问微商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有什么区别
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应该指的就是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平台,
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
微商经历了速度为王、产品为王、团队为王、品牌为王的阶段,接下来将朝着构建完整微商生态系统的趋势发展,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上中下游相互协作、推进
传统的电商平台可以说已经有相当完善的规则和玩法,对于新人入局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微商目前而已属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微商纳入电商经营者范畴,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
平台的区别
对于电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平台就是淘宝,京东等。在这里平台中可以展示很多的产品或者服务信息,客户凭借这些信息来赢得需求。
微商是基于微信的,商家凭借着微信平台展示自己的信息,赢得客户并形成交易。
销售的区别
电商和微商都是在销售,但销售的本质是不同的。
细看电商的营销模式不难发现,这些平台有点像超市一样,客户与卖家就是单纯的交易关系。只要客户有需求,就会打开平台进行购物,像逛超市一样。
另外,大家可以细想一下,那就是我们对购买过产品的商家,很少会产生复购,总是凭借着价格与口碑选择较好的商家。也就是说对于买卖商品的随意性还是很大的,大家都看好商品的需求,选择喜欢的类型,并不会对店铺有所印象。而相对于商家而言,客流量相当大,但流动性也很大,很难形成忠实的客户。综上,我们知道电商实际上仅仅卖的单纯需求。
微商则不同于电商,一般来讲微商不仅仅卖需求,还包括信任与机会。
1、卖需求
在这一点上微商与电商相同,客户看到商品,喜欢并产生购买力,这是相当常见的情况,也是基本规律。例如,当我们在链接上看到一款商品很对自己的胃口,因此产生购买的欲望,就这样交易成功。这就是微商卖需求的基本表现了。
2、卖信任
也许大家会注意到微商成交,大多并非卖家的商品质量优秀,而是因为熟人的关系所以产生订单。举例来说,当我们的同学或者同事成为微商,发布一些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恰恰是我们需要的,那么如此一来,总要照顾一下,毕竟有着很好的关系。其实这样的交易是基于信任的基础上实现的,相信有不少朋友们都曾经买过朋友的东西。
3、卖机会
微商的核心就是这个,也许大家不知为何短短数年时间微商成长如此迅速,其实大多是受到机会的影响。靠着卖机会,微商的发展才会如此迅猛。大家其实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举世瞩目的成功者。也许你是在家看孩子的宝妈,不想成为靠男人的主妇;也许你是一个学生,大学之余找点事做,不想成为向父母要钱的人;也许你是上班族,不想拿着微薄的死工资。这些人群都在找机会,微商恰恰就为大家提供了这个机会。
❼ 电商与微商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都是电子商务,区别在于规模,电商更多是大型商业公司,微商是个体或者小微企业。
微商,英语名称We business(全民创业)。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2]
中国电子商会微商专委会秘书长冯凌凛于2017年4月11日在第三届世界微商大会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认为微商=消费者+传播者+服务者+创业者。
电商,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❽ 传统电商和社交电商有什么区别啊
社交电商正在异军突起
2019年6月年中电商商品大促的势头余温尚存,网购3.0时代下,“买买买”的剁手党通过自设网店“卖卖卖”,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向朋友圈推荐分享自己的心水好物,同时无需考虑进货、备货等问题,已经变身省钱达人。尽管网络零售增速明显放缓,但是一种电商中的火热玩法——社交电商正在异军突起。
流量红利见顶,传统电商改革突破口
社交电商,一种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对商品内容的分享传播引导用户进行消费的新型业态模式,近几年风头强劲。“互联网+”的浪潮下,“社交+电子商务”凭借较强黏性、互动性、精确用户细分与巨大商业潜力以及较低营销、时间成本迅速发展起来。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2015》里就提到:“未来的一切交易都将是社交”。当下社交电商的红火,表明“未来已经来临,并且开始流行”。流量红利见顶、巨头屹立的电商大势已定时,社交电商在传统电商中撕开缝隙,从毁誉参半到资本追逐,从今天“涉传”到明天上市,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
当前的社交电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内容导购型、零售型和分享(拼团)型,典型代表产品分别为小红书、云集和拼多多。
人、货、场去中心化 获客成本极低
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把主动权交给用户。用户不再是先产生需求再到电商平台采购,而是基于兴趣或社交关系,先通过熟人或社群的刺激需求再导向消费。传统电商的交易成本主要由营销成本和渠道成本构成,社交电商主要为社交成本,通过裂变方式增长用户,因此获客成本极低。